蒙太奇在达娜.斯皮奥塔作品中的巧妙运用
2014-09-24赵倾国
赵倾国
摘要:达娜·斯皮奥塔在小说《销毁文件》中运用时空蒙太奇手法,别具一格,标新立异的创作方法和谋篇布局,大胆地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界限,将人物的意识活动和精神世界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独特并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反战女性的坚强意志,多舛的命运以及敢于面对历史审判的勇气。
关键词:《销毁文件》;蒙太奇;意识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4017602
1引言
达娜·斯皮奥塔是一位当代杰出的美国女作家,曾获得美国艺术文学院2008-2009年度约瑟夫·布罗茨基罗马奖。《销毁文件》是她的第二部小说,也是她的经典代表作品。《销毁文件》获得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荣获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罗森塔尔基金奖。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悍然发动了侵越战争。他们派出近五十万士兵,占领了越南南部,并动用轰炸机疯狂地炸毁越南北部,同时使用大量化学药剂,不仅毁坏了大片反美武装力量藏身的丛林,而且还造成了很多平民的伤亡。于此同时,美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一些反战人士采取极端手段,以迫使美国政府停止战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惠特克是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的反战热血青年,因痛恨战争,她和男友博比·德索托以及其他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制造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爆炸事件,想以此警告并惩罚对越战进行援助并向美国军队提供服务的大资本家们,不料却造成了无辜人员的伤亡。从此,这几位年经人被警方追捕,被迫隐姓埋名,辗转美国各地,亡命天涯。30年后,玛丽,博比他们再聚首时“幡然醒悟”。岁月浇灭了他们当年的反战热血,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身心俱疲,无辜受害者的阴魂始终缠绕着他们,玛丽决定到警局自首,博比也心灰意冷,从容地让警察把自己从家中带走,最后面临法律制裁。
《销毁文件》这部小说虽然是围绕着战争与反战来写,但是小说中所体现出的战争对人们的影响,尤其是玛丽,博比所经受的战争创伤,还有一个深受越战影响的人物是博比经营的“大草原之火”书店的老板亨利·奎因。同时小说中对20世纪最后三十年美国社会的黑屋和新哈蒙女性社区的描写体现了作者达娜·斯皮奥塔的女性主义思想。而本文却试图从蒙太奇叙事角度来分析《销毁文件》是如何对传统小说结构进行挑战,如何在写作技巧上进行极端实验,从而反映20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
2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法语建筑学中的名词montage译音,意思为装配或者构成。电影艺术家们从建筑学中借鉴这一术语,意思引申为剪辑,组合,即把不同的镜头,画面有机地结合连接起来,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艺术品。蒙太奇运用到文章中,是指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段巧妙地连接起来,以体现文章的主题。达娜·斯皮奥塔在小说《销毁文件》中大胆地采用了蒙太奇手法,摆脱了钟表时间和物理空间对文学作品的束缚,并成功地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即把长长的20世纪最后三十年时间压缩,使时间不再像一道急流那样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而只是一滩死水,在其深处去进行着细致缓慢的分解,从而把小说从时间的延续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使作品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和巨大的凝聚力。
3结构蒙太奇
在《销毁文件》中,达娜·斯皮奥塔出色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将同一时刻内不同事件或者不同时空的相同场面加以剪辑和组合,通过对某些形象或者生活镜头的并置,穿插和对照,交织成一幅万花筒式的画面;利用不同角度和不同节奏的镜头多层次地折射出越战后美国社会反战青年的焦虑,苦闷,孤独与绝望。
同时,达娜·斯皮奥塔运用时空蒙太奇在小说创作中把时间的过去和现在压缩在一个平面上,把空间的远近拼凑在一起,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有条不紊的叙述结构,使故事的情节不分先后同时并列在一起。例如小说中第一部分发生在1972年,讲述的是玛丽回忆她和博比爆炸事件发生后的逃亡过程,他们更改名字,设计好路线以及在逃匿的路上应该注意的细节等问题;第二部分的时间是1998年,主要记叙玛丽的儿子贾森在家里听摇滚音乐和纳什开办书店,亨利破坏广告牌的故事;第三部分的时间又回到了1972年至1973年之间,回顾玛丽逃亡中的际遇;第四部分时间还是1998年,仍然以贾森的日记开始,但故事的主题围绕着亨利,纳什,米兰达三人展开;第五部分的时间转而回到1973年至1980年之间,主要讲述玛丽与她的难友贝莉在新哈蒙女性社区的生活和玛丽与她的男朋友奥古斯都邂逅同居的故事;第六部分的时间是在1999年春,汇集了有关纳什,贾森,亨利等人物的故事;第七部分是1982年至1999年间,主要讲述玛丽怀孕和生子的“革命”行动;第八部分的时间是2000年,所有人物的出现为小说解开悬念做了铺垫;第九部分作者并没有准确交代时间,但内容涉及比较多,包括玛丽回忆起当年自己进入度假屋安置炸弹,并和同伴焦急等待结果的情景,正好与第一部分在情节上构成一种呼应。
细看作者达娜·斯皮奥塔刻意设计的小说整体框架,似乎有点巧合的是,属于奇数的第一,第三,第五,第七以及第九部分在时间上大致可以连接在一起,主要以玛丽逃亡时候经历的事情为线索,映射出主人公的所见所思以及当年的暴力行动;而属于偶数的第二,第四,第六以及第八部分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情节衔接上都有些散乱。他们分别记述了这几年这对恋人各自的生活,有关激进青年的故事,以及贾森在成长过程中对母亲的审视和怀疑,读来给人一种“天各一方”的不同时空交错感。这种叙述时间上的交差对照使得小说的情节衔接不受时间空间或者因果逻辑关系的制约。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的转换失去时间、地点的紧密的逻辑关系,也缺乏必要的暗示和说明,这样就打破了小说章节之间固有的因果关系,从而导致小说叙述结构上的蒙太奇手法。
小说的结构中使用蒙太奇,可以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曲折多变,场景转换明快自如,不同场景和人物之间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生动地反映出广阔的生活画面,多侧面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文章思想内涵的开拓和挖掘,增强表现的鲜明性和深刻性,升华文章的主题。
4思维蒙太奇
在小说《销毁文件》中,达娜·斯皮奥塔在第一部分中着墨写主人公玛丽在爆炸事件后的逃亡和藏匿,玛丽乘坐火车跨越五个州后,躲藏在汽车旅馆中,她的神经一直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她的思绪在飘忽着,时而想到美国黑豹党领袖弗莱德·汉普顿因为反对美国黑人参加越战帮助美国政府,最终被警察在家中打死;时而想到自己必须要更改假名,开始新的生活;时而玛丽回忆起事发前她和博比的关于名字的闲谈;时而玛丽杜撰着她的新身份;时而玛丽思绪穿越到未来,她在想象着她更名换姓为卡罗琳后的新生活以及在藏匿中忍不住给母亲拨打电话听听母亲声音,却始终不敢出声以免暴露身份;尽管当时她一直在为自己的境遇充满担心与恐惧,尽管汽车旅馆房间里的电视里一直播放着娱乐节目,但是玛丽的意识飘来飘去,跳跃频繁,往返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把穿越时空的各种意象交融叠印在一起。玛丽在思考现实中逃亡的事件时,会有许多过去的感觉,印象,愿望以及对未来的想象自动地浮现到脑海中来,使她自己的意识始终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滑动。小说《销毁文件》中出现了明显的时空跳跃与滑动,主人公玛丽的意识始终在专注与走神中游动,从而为我们读者眼前展示了一幅幅逼真的有关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的生活画面。
前苏联著名导演安森斯坦有句名言:“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是二数之积,而且,它更能产生一种比戏剧更为可行的具有‘积的冲刺力”。小说《销毁文件》的第二部分,作者达娜·斯皮奥塔仿佛采用了几架摄像机,一边在记录着玛丽的儿子贾森在家里听摇滚乐;一边在拍摄着纳什(博比逃亡中的假名)开办经营“大草原之火”书店;一边又在注视着书店老板亨利经受越战后的身心创伤,进而通过在夜晚破坏路边广告牌去宣泄内心的愤慨;另一边摄像机则跟踪着米兰达来到她所居住的具有美国时代特征的“黑屋”,以及他们在“大草原之火”书店里组织的激进的倡议保护动物权利的社团活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另外一个场景则是亨利端坐在自己房间的睡椅上,脑海里浮现出的是越战时候美国士兵向越南北部反美武装力量藏身的丛林中喷洒化学药剂的场面。一个个孤立的场景,一个个互不关联的镜头,小说作者达娜·斯皮奥塔则把不同角度透视而来的素材按照一定的模式拼贴在一起,展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元素,如摇滚音乐,艺术,电影,黑客,青年群居生活,激进主义社团,女性主义等,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勾勒出美国20世纪最后三十年间的社会画卷,凸显出美国在“后越战”时代一部分具有反战情绪激进青年的玩世不恭的心态及社会病态。
5结语
总之,《销毁文件》在创作手法和谋篇布局上标新立异,别具一格,淋漓尽致地展示出美国社会在后越战时代的激进青年一代所面临的矛盾与危机。达娜·斯皮奥塔大胆地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界限,将小说的整体框架以及小说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安排以蒙太奇的写作方式,从而实现小说的主题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浓缩性的凝聚和升华。《销毁文件》是对传统小说叙事结构的挑战,而且也是现代小说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Spiotta,Dana. Eat the Document[M].New York:Pan Books Ltd.,2008.
[2](美)达娜·斯皮奥塔著,销毁文件[M].乔国强,张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0).
[3]王颖.蒙太奇在文章中的巧妙运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2):7678.
[4]唐璇.《尤利西斯》中的时空蒙太奇与音乐美[J].山西师大学报,2006,(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