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祛魅”论及其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2014-09-24董子豪
董子豪
摘要:马克斯·韦伯被称为“当代政治科学传统的开创者”,致力于研究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过程,认为现代社会有两个特质:理性化、由理性化导致的“祛魅”(disenchantment)。祛魅强调人们的工具性目的,忽视人生价值和目的这种“超验”问题。祛魅化的世界能取得一定的物质和文化成就,但也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将在对韦伯祛魅论产生根源、思想内涵介绍的基础上,浅论其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韦伯;祛魅;价值;影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4014702
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过程是韦伯研究的一个重点主题,他在《以学术为志业》这篇演讲中说道,“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经被祛除巫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最终极、最崇高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世界,或者走入个人之见的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博爱之中。”
1韦伯“祛魅”论产生的理性化根源
1.1韦伯关于社会行为类型的划分
首先,关于韦伯上述那段演讲词中的“理性”的内涵,要涉及到其关于社会行为类型的四种划分:传统行为、情感行为、价值理性行为与工具理性行为。前两者分别指无意识的机械行为和由情感冲动而做出的行为,都是传统社会的主要行为。
而现代社会主要则是理性行为。包括价值理性行为和工具理性行为。前者是指对纯粹行为本身的绝对价值的一种自我信仰,对所偏爱的价值目标的追求是基于信用的,而不考虑是否有现实成效;后者则指选择某种有效的手段去达到既定目标,以追求效率为核心。
1.2工具理性的统治造成“世界的祛魅”
韦伯认为新教的伦理精神使教徒们的生活态度日渐理性化,同时也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但当科学技术日趋发展进步,工业化时代到来,人在技术意志的支配下,已变成最大限度地谋求利润的工具,个人已被吞没在功能之中,生命已变为一种纯粹的功能,已丧失了它的历史特性。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逐渐远离作为其源动力的价值理性,两者间产生了疏离,手段压制了目的,价值理性逐渐被工具理性否定和消解。工具理性占据了全面统地位,而价值理性却在逐步消退,世界的祛魅化过程由此而产生。
2韦伯“祛魅”论的思想内涵
对“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由前缀‘dis(表否定)和‘enchantment(魅力、魔力)组成,因此又可译为“除魔”、“去神秘化”等,即把魔力从世界上祛除出去,使世界更加理性化。其核心思想是指:除了满足人们的工具性目的,世界上不具有任何其他目的。人生价值和目的这种“超验问题”,完全是非理性的和无意义的。因此,祛魅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生意义、价值、信仰进行的全面而体系地解体。在韦伯看来,祛魅的思想内涵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浅层内涵:祛除“巫术”或“魅力”
这是祛魅最浅层的内涵,也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的。韦伯在解释新教伦理的作用时使用祛魅这一概念,通过祛魅来否认天主教教会、圣事能拯救人类,彻底清除了一切非理性的巫术、魔力和神秘主义。祛魅在西方国家发展持续几千年,新教的加尔文主义是其发展达到的顶峰。新教伦理体现高度理性化,彻底否定世界上有魔力存在,对巫术、迷信、神秘主义等进行了根除,强调人们应该致力于世俗的职业来实现救赎,因此新教能够形成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理性主义,实现西方社会想现代化的转型。
2.2中层内涵:祛除“克里斯玛”神秘光环
祛魅的第二个内涵是对“克里斯玛”神秘光环的祛除。“克里斯玛”(Chrismatic)也是“魅力”的意思,这源于韦伯对社会生活统治方式的划分: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前两者都有神秘主义、神圣权力因素的体现,尤其是后者,又称“克里斯玛统治”,指统治者具有能把一些人吸引在其周围成为追随者的超凡魅力,且这些追随者对具有上述品质的统治者具有忠诚度,这种超凡魅力就是一种“克里斯玛”。
但韦伯认为再有魅力的统治者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魅力型统治是最不稳定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其最终结果要么是统治终结,要么就会走向常规化。因此,祛魅就是祛除这些统治者身上的“克里斯玛”神秘光环,即非理性的魅力,而是让普通民众看见这些统治者真正的品质,用能力和实际成果说话,消除盲目崇拜的弊端。
2.3深层内涵:世界观从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
如果说祛魅的浅层内涵聚焦的是宗教层面,中层内涵聚焦的是统治者层面,那么其深层内涵则聚焦于人们的世界观。在古代传统社会,人们相信世间事事皆有其内在根据,个体生命只有在这种神圣的秩序中才能实现意义。但祛魅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产物,它否定神秘的魅力,将工具理性作为世界上的唯一目的,与此同时价值理性逐渐消褪。于是,近现代人们的世界观受祛魅的影响,理性化大大增强,原先那种神秘的巫术或魅力起不了作用了。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样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
总的来说,无论是宗教层面、统治者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祛魅的基本思想内涵都体现为对神秘魔力、魅力的祛除,对理性化尤其是工具理性的宣扬和发展。工具理性逐渐远离价值理性这一源动力,并与其相悖,最终替代之,人们在世俗和功利的现代社会,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都更加追求效率、手段,行为本身的价值、信仰、信念则被忽视。
3“祛魅”现象对人生价值的影响
祛魅有其进步性:从思想内涵来看,新教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理性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和实用理性得到发展;民众也应该更加关注领导人的能力、品质和统治效果,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崇拜;人们的世界观也从被动、愚昧的古代社会转化为独立、理性的近现代社会。因此,祛魅现象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但另一方面,它对价值理性的背离,对人生价值、信仰的解体和忽视,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人的本质的失落、信仰的危机、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崩溃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现代人,人们完全生活在随时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和灾难的不确定性中,这就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价值困境。
3.1“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祛魅将人的生活分裂为两个领域:“事实领域”(或“公共领域”)和“价值领域”(或“私人领域”)。前者是指依照工具理性的原则而组织起来的生活空间,现代官僚体系就是其最典型的表现;后者的意思是:关于人生意义、目的和价值的问题完全属于私人领域,政府应在公民的终极价值问题上保持中立,不偏袒某一种人生观,个人选择怎样的人生价值完全是个人自由。“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造成了价值的多神化和争斗。
3.2价值的多神化和价值的争斗
祛魅将人们生活划分出的私人领域,包括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目标问题,因此每个人可选择自己的价值信仰、人生目标,但这也造成诸多选择的困惑。价值多神化又称价值多元化,它使世界上各种价值体系相互冲突,即魅力祛除前的“诸神之争”。“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与目标,不仅众多,不仅相互冲突而难以共存,并且由于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尺度,根本无法在其间比较高下,以便排定先后顺序。”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争斗,每个人认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合理的,因找不到共同的衡量尺度,便会排斥他人的价值选择。
这种价值多元化在今天很多方面都有着体现。例如,“文化偶像”在80年代一直是被精英知识分子垄断的,而新世纪文化界的一个戏剧性现象就是文化偶像的多元化、碎片化、世俗化。今天的普通百姓不会再像过去一样,有共同的精神偶像或权威,大众传播日趋发达,人们接触到的价值观也日渐多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追求,而当文化平民化和大众娱乐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普通人自己也可通过某种方式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偶像,接受崇拜,让自身的价值观影响更多人。典型的例子就是“超女”、“快男”、“好声音”、“达人秀”等名目繁多的选秀节目,草根出身的歌手也可一夜成名,一改过去少数偶像和权威的垄断局面。
3.3价值祛魅造成“无意义感”,信仰体系崩塌
在世界未被祛魅之前,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信仰,这种信仰使社会就像一个大的共同体,人们因某种群体热情和归属感凝聚在一起,为心目中共同的价值追求痴迷。如毛泽东时代,国人将其视为精神偶像,生前还未经历“祛魅”这样一个过程,但他去世后,不少国人却忽然失去了共同的价值信仰,或者说信仰体系瞬间崩塌,茫然无措。
即使在今天,人们面临各式各样的价值选择,却容易活得很累。因为人们日趋理性,没有了原始的神圣情感的躁动,对各类价值观作出理性计算、比较与考量,因此往往难以获得一种真正的稳定的价值依托。这是一种“精神危机”:人们缺失稳定的价值导向和依托,便容易沉醉于对外在物质的狂热追逐。人在物欲追逐中会遗忘或迷失人生意义和人格的尊严,最终会失去生活理想目标而沦落于“无意义感”。工具理性的极致发展和价值理性的日渐衰微,人们把达到特定世俗目的的手段作为生活的中心,反而逐渐远离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意义的生活。还是以选秀节目为例,不少年轻人缺乏合理、科学的价值观的引导,盲目跟风各类选秀出身的偶像,希望靠一夜爆红收获源源不断的利益,但或是没经过专业训练,或是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历练,再或是根本没把音乐、演艺事业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成名获利的途径和工具,这又怎能真正的成功,成为所谓的偶像呢?
4结语
世界的祛魅化之所以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根源,即理性化。因此,祛魅化的过程就是对神秘魅力的祛除,对工具性目的的片面追求。但这种追求也会导致价值理性的忽视,给现代人的人生价值带来严重的危机,体现在价值的多元化和争斗、信仰体系的解体、生活的无意义感等方面。面对祛魅,我们应看到其两面性,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不忘价值理性,不要让我们的精神世界在现代社会拂上一层厚厚的尘土。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丁晓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陈建华.现代价值困境与检察官职业道德培养——马克斯·韦伯“祛魅化”思想的启发[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3).
[4]王泽应.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9,(4).
[5]陶东风.文学的祛魅[J].文艺争鸣,2006,(1).
[6]葛晨虹.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J].教学与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