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入的方法
2014-09-22刘宝芹
刘宝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许多教师对语文课堂的导入并不重视,一些教师仍然直奔主题,失去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大好时机。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体裁不一,内容丰富,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讲课风格,充分研究和设计,精心改革和创新。那么,教师应如何导入新课呢?
一、解读文本,找准入点,激发兴趣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一个恰当的问题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从一开始就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创设悬念,使学生能说却不知从何说起,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导入一旦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跟随教师去探讨知识的奥秘。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在课件上出示了鲈鱼的图片,然后介绍鲈鱼的味美及作者得来的不易,但又说作者却把这条鲈鱼放生了,这是为什么呢?听了我的话,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寻找答案了。
二、创设情境,动之以情,引起共鸣
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能让学生触景生情,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丰碑》的时候,我首先提问:“人被活活冻死,这种情景你们见过吗?你们一定不曾见过!从生到死这一过程会经历怎样的体验呢?而且他还是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他可以给自己穿很多的棉衣服,因为他是军需处长,但是为了同志们能够有衣服穿,他却活活被冻死了,最后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有关红军战士光荣事迹的文章。”通过引导学生把自己置之情景内,产生共鸣更能体会到英雄的伟大。又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了文中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
三、音乐熏陶,视听共享,多维思考
音乐是美妙的,它能使人变得清醒,能使哀伤的心变得富有生机,能够马上将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用音乐导入教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二泉映月的产生》的时候,我这样导入:“现在老师请你们听一曲二胡,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倾听。”果然,效果异常好,学生不但听得认真,还问了许多问题,如:这是什么曲子?作者是谁?怎么创作出来的?这些问题正是我要问他们的,学生自然进入了情境,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请跟着音乐一起来唱这首歌。”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们是在上音乐课吗?我喜欢这首歌。”这是二年级的课文,学生年龄小,这首儿歌又是表达他们放学后出去游玩的美好心情的。听着儿歌,学生都跟着大声唱起来,我也融入其中。我和学生说:“如果唱好了,我们就来一个歌曲比赛怎么样?”听到这话,同学们更加努力唱歌了。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对加深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抓住文眼,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有很多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我们若能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对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将大有益处;每一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而如何体现重点和难点,正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能在导入语上抓住文眼巧妙地把重点和难点渗透进去,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利用故事,提高兴趣,领会内涵
精彩的故事总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无论几年级的学生,对于故事都同样热衷,每当听到故事时无论怎样吵闹,也会变得安静。教师运用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教师甚至自己根据教材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趣的故事能让学生在故事中领悟一定的道理,受到一定的启发,这样有助于下一步教学。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时候,我就将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学生听得津津乐道的时候,我对学生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从老师的讲述中,你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了吗?”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课文中的相关故事题材,或与课文题目、作者相关的故事,这些都可以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当然,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教师在讲述时要在语言上注意形象生动,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的原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短时间内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拨动其情感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我会为此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 冯 璐)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