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职语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4-09-22王慧
王慧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是竞争性市场,着眼于中职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加大就业的机会。在中职语文学习中,采取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中职生多种职业能力,能为其今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质疑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是《学记》中的记载,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就强调学生之间的彼此切磋和相互交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也已成为中职课堂上普遍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是竞争性市场,中职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以增加就业的砝码,加大就业的机会。中职语文教学,在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其职业能力培养。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语文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多种职业能力。
一、在合作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学习中质疑的重要性。同样,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应具备质疑的能力,在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质疑,寻求解决问题、做得更好的方法。
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以《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为例,教师可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在合作预习中抽丝剥茧,层层质疑,得到答案。二是教师提出课文中的所有问题,让学生选择认为重要的问题逐步产生质疑。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全面提出问题,小组在分析对比中选出重要的问题逐步质疑。三是小组自主质疑,对课文进行分析。以《寻找时传祥》为例,小组从寻找的意义、目的入手,探究目前该不该再学习时传祥。在小组合作质疑中,学生明白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时传祥的精神永远不该过时。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文章中的问题质疑,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谷歌CEO施密特所说:“我管理公司是靠‘发问,不是靠‘回答。问答会启动对话,对话会刺激创新。如果你想要一个创新文化,那就多发问。”
二、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世界上的事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同样,工作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完成的,而要通过员工的能力合作,才能够完成。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处处有快乐,学习时时有快乐。在问题面前,明确分工,互相帮助,合作找出问题的答案,那么大家都会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同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学生也不会自我封闭、孤芳自赏,而是以一颗快乐的心态与他人共事。
三、在合作探究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尔基说:“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在语文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谈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工作中也不能墨守成规,一直延续老套的工作方式。不然,何谈进步,何谈发展。因此,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就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十首足矣》为例。本文是将十首诗串联,表达出作者对美好人性和社会的渴望。其中排在第三首的《静夜思》表达了乡土之恋。但是在学生的理解确实不同,如人生理想之路上迷茫的感叹,对亲情认知的过程,家是寄托心灵的港湾,做人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受挫才会去反省,心态决定一切,吾日三省吾身……在学生的解析中,这些观点也都是行得通的。
思考使人类不断进步,思考使历史前进。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只有思考,才能克服困难,赢得发展。
四、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斯大林说过:“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很多高校提出,语言表达是大学毕业生该具备的一项技能。而职校生所面临的就业方向更是以服务为主的工作,语言表达也尤为重要。因此语言表达也是职校生应具备的一项就业技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阐释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力的一个很好途径。
以《故都的秋》为例。作者笔下的秋味是怎么样的?语文课上,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南北之秋的对比,选取5幅秋景图的描写后,合作探究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有着怎样的感触时,各组学生会结合作者淋漓尽致的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等细节描写,畅谈出作者笔下孤寂、忧郁、平和、闲适、落寞、恬静等不同的秋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流利的语言表达,折射出他们对课文以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及归纳能力。从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淡定的畅谈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具有相应的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工作面试、与他人沟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从文本出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逐步推进,使之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