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优化模型研究
2014-09-21何占磊
何占磊
摘 要:由于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问题,导致目前省内“优质师资”供需状况出现“脱节”。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应以增设课程征询系统、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及加大教育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为核心,创设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以根除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性”弊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266-04
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中提出的“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将优先发展教育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该文件精神为指导,我省各地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突出问题:社会、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升温,围绕“优质教育”产生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学前教育“入园难”现象普遍;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家长热衷于“重点”学校,致使这些学校“一座难求”而“二、三流”学校面临生源紧张的生存压力。这种教师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不仅制约了我省不同地区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当前发展,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长远发展,给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造成巨大负面影响。造成上述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优质师资的缺乏,追本溯源,在于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环节存在严重问题。
鉴于此,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以需求理论为切入点,以我省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现状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高等教育、高中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初中、小学)、学前教育4个教育阶段,采用问卷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产出最大化理论和经济博弈论,寻求适合我省实际教育现状、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旨在不大幅度增加师资培训投入的前提下,对高校师范专业现有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升教育投入的单位产出,提高高校师范生培养的针对性,缓解“优质教育”供需双方矛盾,总体提高我省教育质量,助力我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论基础
教师教育课程优化配置是在不大幅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以需求理论、产出最大化理论和博弈论为指导,追求教育投入的产出最大化。
Kemp认为需求是“希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1]。束定芳则把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大类:前者是政府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相关人员各项能力的要求,后者主要是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现状与其期望达到的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2]。综合上述对需求的理解和定义可以得知,需求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出发,指社会、国家需求;从微观层面出发,指个人需求。本文认为,可从学生、学校、社会3个视角出发,讨论需求问题,其中学生需求主要指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期望达到的水平,学校需求主要指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追求办学质量、社会声誉、物质财富、教师发展空间与待遇等方面的需求,社会需求宏观上主要指国家和地区对经济文化建设尤其是教育方面的需求,具体主要指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个人需求、学校需求、社会需求来自3个不同群体: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大小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三者在需求方面达成的共识越多,该模型就越理想,反之则越不理想。见下图:
博弈论是解决两个或多个理性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问题及均衡问题的理论[3]。它通过把决策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理性化、抽象化,实现精确描述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从而使决策和抉择过程更加科学化。博弈过程主要指博弈主体之间所开展的博弈过程[4],即博弈主体在“策略空间”,作为“理性参与人”在面临多个策略时进行选择及实现对自己利益最大化方案的可能性。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各个利益主体不能站在全局统筹的角度,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产出最大化理论起统筹作用。
产出最大化理论就是在既定单位投入的前提下,通过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发挥既定单位投入的最大功用[5],简言之,就是获得单位投入的最大收益率。就教师教育课程优化配置来讲,就是在不大幅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各高校如何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依据师范生和社会需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高师范生培养的社会针对性。
博弈论与产出理论的耦合,能够减少各博弈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过程中的盲目性,抑制其“独立集团利益”意识,引导博弈过程健康发展,提高博弈成果的产出率,缩短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周期。
二、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可大致分为4类:第一类是对国外教师教育课程研究的介绍与综述,如周钧介绍了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性与关联性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6];第二类是对中外教师教育的对比研究,如杨宏通过对中俄两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可借鉴之处[7];第三类是对国内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综述,如朱松涛研究探索了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发展、专业价值等方面的问题等[8];第四类是具体到各个学科的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如杨万林等研究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问题[9]等。
上述研究值得充分肯定,但基本停留于运用教育理论研究本领域问题的层面,研究不够深入,研究视角受到一定的限制,具体来说有两点不足:1.研究所用理论较单一,未将解决教育问题所需诸理论综合运用;2.只涉及教育问题的某些方面而未触及全局。总之,迄今为止,在立足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跨领域引入需求理论、经济博弈论及产出最大化理论,通过调查论证,探究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优化设置模型,且通过座谈等信息反馈方法,对新模型修改、提高,尚无人开展。
三、问卷调查
在广泛调研论证阶段,通过在高校师范生、师范生家长、用人单位中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收集课题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调查问卷主要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优秀师资缺乏”这一社会热点与矛盾设计,主要包括高校师范生卷、师范生家长卷和用人单位卷3种,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课程设置、用人单位代表的社会需求、师范生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然后辅以在一定范围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充资料,接着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从宣传协调至问卷收回,历时5个月,其中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共有956人参加,共收回规范、有效的用人单位问卷898份,参与问卷调查者均为全省中小学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男女比例为6:5。由用人单位卷数据统计可知,72.8%的用人单位表示“招不到专业知识与能力真正对口实用的师范毕业生”,表明高校师范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现象已在社会上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尴尬境地;89.9%的用人单位表示,“‘职场新人的专业知识过于笼统,不能对口迅速开展实际工作”,表明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严重;80.4%的用人单位表示“新录用人才所学专业重理论、缺乏实用性,用人单位需对其展开职业培训,耗时耗力”,反映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实习环节问题明显。
endprint
师范生问卷调查共有1503人参加,收回规范、有效问卷1359份,参与问卷对象为来自全省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男女生比例为5:6。由师范生问卷数据统计可知,81.7%的问卷调查参与师范生表示,对“目前课程设置不满意,其比例之高,表明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严重;87.3%的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在“就业前景”一项,屡屡提及“毕业即失业”一词,表明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91.3%的问卷回复者“希望自己所学课程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表明师范生的择业观已从“感性理想”向“理性现实”转变,“务实”思想已起主导作用。
家长问卷调查共有来自各行业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家长637人参加,共收回规范、有效问卷572份,男女比例为9:7。由家长卷问卷数据统计可知,64.5%的家长对教育实习表示“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反映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实习环节问题突出。
四、分析与讨论
此次调查问卷参与者中,有89.9%的用人单位、72.8%的师范生及78.5%的家长都明确表达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该问题关注度均居3套调查问卷数据之首,可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认为,社会(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家长)需求、师范生需求和高校需求三者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而是有先后序次之分:社会与师范生为该需求关系的第一序列,二者的共同需求成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高校需求为本文需求主体的第二序列,即高校需求主体身份处于从属地位,其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凸显: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其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软、硬件保障。
(一)追求用人单位与高校学生的需求趋同化
师范生问卷数据显示的学生择业观的“务实”转变,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家长问卷数据表明的家长需求主体对基础教育阶段“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外在压力与动力;而用人单位卷数据显示的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尴尬境地,凸显供需各方的协商刻不容缓。
本文认为,可以从追求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趋同视角,来研究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问题。前者是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和师范生家长)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后者指师范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图2:
从图2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毕业生作为供需双方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认同度越高,相关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越理想,反之则越不理想。
根据这一原理,在现实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若通过意见征询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社会需求信息共享满足了社会需求,通过教育主管机构的协调与监管满足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则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意味着达到了最佳模式,相反则严重浪费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社会对优秀教师的需求。
如何实现“优质师资”供需双方的趋同化?由需求终端理论可知,可设置一需求信息征询系统,通过需求各方的积极参与,实现对需求信息的实时、动态收集与整理,实现社会与师范生二者需求信息沟通与共享,达到双方需求认同最大化。
可设置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等4个课程需求信息反馈入口,构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征询系统,以一年为一个课程设置调整周期,广泛征求基层各方需求信息。在每个周期的前半年,以实名制问卷形式征求供需各方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然后根据各课程网络关注度,确定各高校的特色课程,立即向社会各界公布,接受监督。
(二)突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一个主体的各项功能在其内部处于“此消彼长”状态,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其同时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及服务社会的功能。由师范生调查问卷可知,由于各个高校作为独立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直接或间接忽视了市场需求调研的必要性,盲目扩招,造成以“生物教育”专业为代表的诸多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屡创新低,深刻反映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作为用人单位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桥梁,高校在课程调整设置中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做好信息传递与公开、组织与服务,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这一举措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学子、社会的民生工程。
可通过课程征询系统的高校入口,开设社会热门需求专业及相应能力训练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实战”实力;同时省内各高校应树立全局观念,在师范专业、课程、招生规模等方面保持信息共享,抱团发展,如此才能增强师范毕业生的职场综合实力,避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千篇一律”,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缓解师范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发挥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功用。
同时,高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还必须发挥高校师资调配的服务工作。在最新教师教育课程信息确定后,迅速组织、调配获批相关课程的师资,确保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工作得以扎实开展。
(三)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效率,加大“阳光”监管力度
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受访对象对现有课程设置“滞后性”不满,且将其归咎于高校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在走访高校教务等职能部门后发现,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还存在更深层次原因,即课程设置调整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参照博弈论可知,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最大功能,必须精简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缩短高校课程设置调整周期,同时加大其对各高校课程设置的监督与宏观调控力度,优化省内高校的教师教育各专业招生比例及规模,提高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改革中的比重,发挥其引导作用,尽最大限度纠正高校不顾社会需求、追求“自身集团利益”而盲目扩招的不科学做法,将教育行政监管及宏观调控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针对问卷反映的高校招生“利益思想严重”现象,可通过课程动态征询系统,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管控”职能,发挥网络环境“阳光监督”优势,实现对各需求主体的协调与制约,规避师范招生过程中各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盲目做法,对其他入口的信息反馈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五、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
以需求理论为突破口,在追求“投入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之间平衡的基础上,本文探究出高校课程动态调整模型,即在不大幅度增加教育课程投入前提下,以需求理论为指导,设置课程设置征询系统,实时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对“优秀师资”的迫切需求,最大化拉近“优秀师资”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培养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作用与功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针对性;教育主管部门明确社会服务意识,在授予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更大变更权限的同时,高效使用自身掌控的宏观审批权限,缓解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造成的矛盾,维护教育主管部门权威;同时加大“阳光”监管力度,对各个征询信息入口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各师范生招生高校加大监督力度,简称“阳光-花-盆模型”,见下图。
六、结论
在不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本文着眼我省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性”弊端,依据需求理论,增设课程征询系统,实时反映现实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需求信息,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耦合运用经济博弈论和产出最大化思想,以最小教育投入博取“优质师资”培养的最大产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提高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与就业率;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助力构建人才培养和谐模式,创设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以期根除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弊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缓解社会因“优质师资匮乏”产生的各种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
——————————
参考文献:
〔1〕Kemp,J.et al.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New York: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8.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2-90.
〔5〕赵平.新微观经济学——基于投入-产出比效率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重构/高校社科文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6〕周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1):89-93.
〔7〕杨宏.中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81-83.
〔8〕朱松涛,李群.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探索[J].济宁学院学报,2011,(5):37-39.
〔9〕杨万林,王利明,杨万森.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63-64.
(责任编辑 姜黎梅)
endprint
师范生问卷调查共有1503人参加,收回规范、有效问卷1359份,参与问卷对象为来自全省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男女生比例为5:6。由师范生问卷数据统计可知,81.7%的问卷调查参与师范生表示,对“目前课程设置不满意,其比例之高,表明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严重;87.3%的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在“就业前景”一项,屡屡提及“毕业即失业”一词,表明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91.3%的问卷回复者“希望自己所学课程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表明师范生的择业观已从“感性理想”向“理性现实”转变,“务实”思想已起主导作用。
家长问卷调查共有来自各行业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家长637人参加,共收回规范、有效问卷572份,男女比例为9:7。由家长卷问卷数据统计可知,64.5%的家长对教育实习表示“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反映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实习环节问题突出。
四、分析与讨论
此次调查问卷参与者中,有89.9%的用人单位、72.8%的师范生及78.5%的家长都明确表达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该问题关注度均居3套调查问卷数据之首,可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认为,社会(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家长)需求、师范生需求和高校需求三者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而是有先后序次之分:社会与师范生为该需求关系的第一序列,二者的共同需求成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高校需求为本文需求主体的第二序列,即高校需求主体身份处于从属地位,其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凸显: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其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软、硬件保障。
(一)追求用人单位与高校学生的需求趋同化
师范生问卷数据显示的学生择业观的“务实”转变,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家长问卷数据表明的家长需求主体对基础教育阶段“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外在压力与动力;而用人单位卷数据显示的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尴尬境地,凸显供需各方的协商刻不容缓。
本文认为,可以从追求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趋同视角,来研究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问题。前者是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和师范生家长)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后者指师范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图2:
从图2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毕业生作为供需双方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认同度越高,相关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越理想,反之则越不理想。
根据这一原理,在现实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若通过意见征询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社会需求信息共享满足了社会需求,通过教育主管机构的协调与监管满足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则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意味着达到了最佳模式,相反则严重浪费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社会对优秀教师的需求。
如何实现“优质师资”供需双方的趋同化?由需求终端理论可知,可设置一需求信息征询系统,通过需求各方的积极参与,实现对需求信息的实时、动态收集与整理,实现社会与师范生二者需求信息沟通与共享,达到双方需求认同最大化。
可设置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等4个课程需求信息反馈入口,构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征询系统,以一年为一个课程设置调整周期,广泛征求基层各方需求信息。在每个周期的前半年,以实名制问卷形式征求供需各方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然后根据各课程网络关注度,确定各高校的特色课程,立即向社会各界公布,接受监督。
(二)突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一个主体的各项功能在其内部处于“此消彼长”状态,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其同时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及服务社会的功能。由师范生调查问卷可知,由于各个高校作为独立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直接或间接忽视了市场需求调研的必要性,盲目扩招,造成以“生物教育”专业为代表的诸多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屡创新低,深刻反映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作为用人单位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桥梁,高校在课程调整设置中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做好信息传递与公开、组织与服务,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这一举措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学子、社会的民生工程。
可通过课程征询系统的高校入口,开设社会热门需求专业及相应能力训练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实战”实力;同时省内各高校应树立全局观念,在师范专业、课程、招生规模等方面保持信息共享,抱团发展,如此才能增强师范毕业生的职场综合实力,避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千篇一律”,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缓解师范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发挥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功用。
同时,高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还必须发挥高校师资调配的服务工作。在最新教师教育课程信息确定后,迅速组织、调配获批相关课程的师资,确保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工作得以扎实开展。
(三)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效率,加大“阳光”监管力度
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受访对象对现有课程设置“滞后性”不满,且将其归咎于高校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在走访高校教务等职能部门后发现,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还存在更深层次原因,即课程设置调整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参照博弈论可知,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最大功能,必须精简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缩短高校课程设置调整周期,同时加大其对各高校课程设置的监督与宏观调控力度,优化省内高校的教师教育各专业招生比例及规模,提高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改革中的比重,发挥其引导作用,尽最大限度纠正高校不顾社会需求、追求“自身集团利益”而盲目扩招的不科学做法,将教育行政监管及宏观调控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针对问卷反映的高校招生“利益思想严重”现象,可通过课程动态征询系统,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管控”职能,发挥网络环境“阳光监督”优势,实现对各需求主体的协调与制约,规避师范招生过程中各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盲目做法,对其他入口的信息反馈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五、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
以需求理论为突破口,在追求“投入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之间平衡的基础上,本文探究出高校课程动态调整模型,即在不大幅度增加教育课程投入前提下,以需求理论为指导,设置课程设置征询系统,实时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对“优秀师资”的迫切需求,最大化拉近“优秀师资”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培养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作用与功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针对性;教育主管部门明确社会服务意识,在授予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更大变更权限的同时,高效使用自身掌控的宏观审批权限,缓解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造成的矛盾,维护教育主管部门权威;同时加大“阳光”监管力度,对各个征询信息入口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各师范生招生高校加大监督力度,简称“阳光-花-盆模型”,见下图。
六、结论
在不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本文着眼我省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性”弊端,依据需求理论,增设课程征询系统,实时反映现实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需求信息,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耦合运用经济博弈论和产出最大化思想,以最小教育投入博取“优质师资”培养的最大产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提高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与就业率;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助力构建人才培养和谐模式,创设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以期根除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弊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缓解社会因“优质师资匮乏”产生的各种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
——————————
参考文献:
〔1〕Kemp,J.et al.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New York: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8.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2-90.
〔5〕赵平.新微观经济学——基于投入-产出比效率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重构/高校社科文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6〕周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1):89-93.
〔7〕杨宏.中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81-83.
〔8〕朱松涛,李群.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探索[J].济宁学院学报,2011,(5):37-39.
〔9〕杨万林,王利明,杨万森.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63-64.
(责任编辑 姜黎梅)
endprint
师范生问卷调查共有1503人参加,收回规范、有效问卷1359份,参与问卷对象为来自全省各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男女生比例为5:6。由师范生问卷数据统计可知,81.7%的问卷调查参与师范生表示,对“目前课程设置不满意,其比例之高,表明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严重;87.3%的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在“就业前景”一项,屡屡提及“毕业即失业”一词,表明课程设置的滞后性已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91.3%的问卷回复者“希望自己所学课程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表明师范生的择业观已从“感性理想”向“理性现实”转变,“务实”思想已起主导作用。
家长问卷调查共有来自各行业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家长637人参加,共收回规范、有效问卷572份,男女比例为9:7。由家长卷问卷数据统计可知,64.5%的家长对教育实习表示“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反映高校教师教育课程实习环节问题突出。
四、分析与讨论
此次调查问卷参与者中,有89.9%的用人单位、72.8%的师范生及78.5%的家长都明确表达对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该问题关注度均居3套调查问卷数据之首,可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认为,社会(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家长)需求、师范生需求和高校需求三者之间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而是有先后序次之分:社会与师范生为该需求关系的第一序列,二者的共同需求成为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高校需求为本文需求主体的第二序列,即高校需求主体身份处于从属地位,其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凸显: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中,其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软、硬件保障。
(一)追求用人单位与高校学生的需求趋同化
师范生问卷数据显示的学生择业观的“务实”转变,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内在动力;家长问卷数据表明的家长需求主体对基础教育阶段“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外在压力与动力;而用人单位卷数据显示的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尴尬境地,凸显供需各方的协商刻不容缓。
本文认为,可以从追求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趋同视角,来研究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问题。前者是社会(包括用人单位和师范生家长)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后者指师范生目前现状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首先阐明此两种需求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见图2:
从图2可以明确看到二者之间存在重叠部分,且这个重叠部分面积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重叠部分面积越大,则说明社会和毕业生作为供需双方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认同度越高,相关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越理想,反之则越不理想。
根据这一原理,在现实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若通过意见征询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通过社会需求信息共享满足了社会需求,通过教育主管机构的协调与监管满足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求,则这样的课程设置就意味着达到了最佳模式,相反则严重浪费教育资源,无法满足社会对优秀教师的需求。
如何实现“优质师资”供需双方的趋同化?由需求终端理论可知,可设置一需求信息征询系统,通过需求各方的积极参与,实现对需求信息的实时、动态收集与整理,实现社会与师范生二者需求信息沟通与共享,达到双方需求认同最大化。
可设置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等4个课程需求信息反馈入口,构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征询系统,以一年为一个课程设置调整周期,广泛征求基层各方需求信息。在每个周期的前半年,以实名制问卷形式征求供需各方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然后根据各课程网络关注度,确定各高校的特色课程,立即向社会各界公布,接受监督。
(二)突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一个主体的各项功能在其内部处于“此消彼长”状态,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其同时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及服务社会的功能。由师范生调查问卷可知,由于各个高校作为独立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直接或间接忽视了市场需求调研的必要性,盲目扩招,造成以“生物教育”专业为代表的诸多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屡创新低,深刻反映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作为用人单位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桥梁,高校在课程调整设置中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做好信息传递与公开、组织与服务,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调整这一举措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学子、社会的民生工程。
可通过课程征询系统的高校入口,开设社会热门需求专业及相应能力训练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实战”实力;同时省内各高校应树立全局观念,在师范专业、课程、招生规模等方面保持信息共享,抱团发展,如此才能增强师范毕业生的职场综合实力,避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千篇一律”,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缓解师范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发挥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的最大功用。
同时,高校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还必须发挥高校师资调配的服务工作。在最新教师教育课程信息确定后,迅速组织、调配获批相关课程的师资,确保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工作得以扎实开展。
(三)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效率,加大“阳光”监管力度
此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受访对象对现有课程设置“滞后性”不满,且将其归咎于高校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在走访高校教务等职能部门后发现,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还存在更深层次原因,即课程设置调整审批程序过于繁琐。
参照博弈论可知,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最大功能,必须精简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缩短高校课程设置调整周期,同时加大其对各高校课程设置的监督与宏观调控力度,优化省内高校的教师教育各专业招生比例及规模,提高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改革中的比重,发挥其引导作用,尽最大限度纠正高校不顾社会需求、追求“自身集团利益”而盲目扩招的不科学做法,将教育行政监管及宏观调控的服务功能落到实处。
针对问卷反映的高校招生“利益思想严重”现象,可通过课程动态征询系统,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管控”职能,发挥网络环境“阳光监督”优势,实现对各需求主体的协调与制约,规避师范招生过程中各博弈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盲目做法,对其他入口的信息反馈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五、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
以需求理论为突破口,在追求“投入最小化”与“产出最大化”之间平衡的基础上,本文探究出高校课程动态调整模型,即在不大幅度增加教育课程投入前提下,以需求理论为指导,设置课程设置征询系统,实时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对“优秀师资”的迫切需求,最大化拉近“优秀师资”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培养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作用与功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针对性;教育主管部门明确社会服务意识,在授予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更大变更权限的同时,高效使用自身掌控的宏观审批权限,缓解因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问题造成的矛盾,维护教育主管部门权威;同时加大“阳光”监管力度,对各个征询信息入口加强监管,特别是对各师范生招生高校加大监督力度,简称“阳光-花-盆模型”,见下图。
六、结论
在不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本文着眼我省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性”弊端,依据需求理论,增设课程征询系统,实时反映现实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需求信息,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耦合运用经济博弈论和产出最大化思想,以最小教育投入博取“优质师资”培养的最大产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提高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与就业率;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助力构建人才培养和谐模式,创设高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动态模型,以期根除目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弊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缓解社会因“优质师资匮乏”产生的各种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
——————————
参考文献:
〔1〕Kemp,J.et al.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New York: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8.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72-90.
〔5〕赵平.新微观经济学——基于投入-产出比效率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基础重构/高校社科文库[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6〕周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设置的关键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0,(1):89-93.
〔7〕杨宏.中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81-83.
〔8〕朱松涛,李群.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探索[J].济宁学院学报,2011,(5):37-39.
〔9〕杨万林,王利明,杨万森.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J].教育与职业,2007,(27):63-64.
(责任编辑 姜黎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