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甄嬛传》中浣碧的悲剧命运解读

2014-09-21董恕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甄嬛传

摘 要: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浣碧虽为配角,却是该剧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之一。在后宫这一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畸形环境中,她的人性之恶被大大激发,原本改变地位、追求幸福的合理之举,蜕变为生命堕落、人格异化的铁证。浣碧无疑是封建制度与皇权制度的牺牲品,而她的性格弱点则加剧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及强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浣碧不仅是一个需要批判、否定的形象,还是一个令人同情、悲悯的角色。

关键词:《甄嬛传》 浣碧 悲剧命运

《后宫·甄嬛传》是流潋紫创作的长篇小说,经过作者的改编后搬上荧幕,引发“甄嬛热”。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后宫争斗之中,浣碧虽为配角,却呈现出极为丰富的悲剧意蕴,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一、急于改变出身的配角

浣碧不仅仅是甄家大小姐陪嫁的丫鬟,也是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私生女”像一个永远无法摆脱的魔咒,折磨着她,摧残着她。在封建传统礼教和严酷的等级制度之下,浣碧是一个不能被世人认可的存在。她是父母爱情的牺牲品,她不能叫一声父亲,她的娘亲更不能入宗庙,她自己不能活出“人”的模样,只能跟她的母亲一样为奴为婢。

甄嬛知道浣碧的身世,所以对她也格外好些,入宫后的浣碧吃穿用度都要好于其他的侍女,但浣碧并不知道甄嬛的良苦用心,在自卑和不平中膨胀了她的私欲。她极度地渴望着出人头地,这在她平时的一言一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安陵容得宠后去看甄嬛,浣碧的一句“安小主现在不一样了,原不用天天过来的”,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她内心的嫉妒。在浣碧的眼里“安常在也没多美,家世也算不上好”,总之是个不及自己的人,却得到了恩宠和位分,为什么自己却不能呢?同样是爹的女儿,甄嬛可以获宠,为娘家带来荣耀,她不甘心自己一直默默无闻,嫁于匹夫草草了结一生。

浣碧为了不再继续做抬不起头的下人,利用自己与甄嬛相似的眉眼,试图勾引皇上,皇上并没有被她迷惑。几次三番的失败后,得知内情的曹氏应允在皇上面前保荐浣碧,她便出卖甄嬛,成了曹贵人的线人,暗地帮助华妃两次陷害甄嬛。后来,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出嫁王府,在浣碧挑选名字时她又质疑名字“从玉不从女,不像钮祜禄家的亲生女儿”,大婚前夜她又说:“只可惜是侧福晋,不能穿正红。”她做了王爷的侧福晋,可终究无法替代甄嬛,只能做一个心有不甘、自我催眠的配角。

“悲剧的主要叙事模式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前者因为力量悬殊、历史条件限制或主观过错等原因而归于失败或毁灭。”[1]浣碧的悲剧就是从她本性中的真善美逐渐消失开始的。欲望的力量是可怕的,浣碧的心气太高使她总是不满足她所得到的,还痴心妄想得到更多,一个接着一个的错误渐渐使她变得贪婪丑恶,不但没能收获爱情,还失掉了甄嬛对她的信任。

二、活在充满谎言的骗局中

“在皇权制度和封建制度下,任何女子都不可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和自由,再光鲜再亮丽的情爱外笼罩着的外壳,都不过是一袭袭爬满了虱子的旗袍罢了,看似光彩无比,一经虱咬,便万劫不复。”[2]浣碧也不例外,从她爱上了果郡王的那一刻起,她就完全陷入自欺欺人的陷阱中。浣碧强烈的欲望将她推向了危险的处境,她对爱的渴望让她变成了满口谎言的骗子。她骗皇帝,骗甄嬛,骗果郡王,甚至一直都在骗自己。她编造了自己与王爷七年的感情,说果郡王收起来的小像是自己剪的,骗得皇上亲自做主赐了婚。在洞房之夜,她对着酒醉不醒的果郡王说:“我知道你心里有我,我也是。”果郡王生病,甄嬛遣浣碧前去王府照顾,但当王爷问起,浣碧却说是自己求了苏培盛才来王府的。当王爷要出兵救甄嬛的时候,浣碧拦住王爷说:“她哪里是为了保全你,她是为了保全她自己……王爷你还不知道长姐的脾气吗?当初在她得知你的死讯没多久,她就回宫了。你为什么还要为了她放弃你的平安尊荣呢?”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在她的口中甄嬛永远是个自私又贪图富贵的人,可事实上她自己又何尝不是那样的自私冷漠!

浣碧在出嫁前对甄嬛说:“长姐,对不起。这个位置原本应该是你的,是我占了你的……我知道你心里难过……如果当年能够再等几个月的话,今日嫁给王爷的人那就不会是我了。”浣碧婚后入宫看望甄嬛,在甄嬛面前“秀恩爱”,她说“王爷确实待我挺好的”。这每一字每一句都像一把尖刀插在甄嬛的心上,她只顾着自己沉溺在幻想的爱情之中,全然不顾甄嬛的感受,她把王爷的那份客气错看成爱情,不断地催眠自己。

别林斯基说过:“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的,其中没有哪一个形象重复着另一个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凭它所特有的生命在生活着。”[3]浣碧的形象,不同于其他《甄嬛传》中的女性,她内心复杂而又矛盾,她有着善良忠诚的一面,为了爱情她什么都愿意去做,她用真心爱王爷,用真心侍奉太妃,可她最恐惧王爷的心里永远都只有甄嬛。在她无法排解掉内心的恐惧与欲望时,她会用谎言为自己堆砌起沙堡一样的“避难所”,明知道不堪一击,可她还是选择逃避现实,让自己定格在幻想中的美好世界,也使得她的命运变得越来越悲哀。

三、被痴情推入毁灭的绝境

浣碧是《甄嬛传》中痴情形象的典型代表。“文学反映社会生活,跟科学不同,它不是通过一般来说明个别,恰恰相反,它是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4]联想一下现实生活,有太多人偏执地爱着不爱自己的人,浣碧只是这些人浓缩出的代表而已。

皇上要同甄嬛用早膳,而浣碧将自己打扮得很是娇艳,又主动引起皇上的注意,却只被皇上说是俗气。浣碧负气跑到园子里,巧遇果郡王,果郡王夸赞了她的穿着,从这安慰开始,浣碧便对王爷动了情。这是她毕生最爱的人,浣碧痴心一片努力争取,在果郡王那里却变成是痴心妄想。在甄嬛离宫修行前,但凡有事相求,浣碧一定会去找果郡王帮忙,她为见果郡王不停地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她的心满满的都是果郡王,可偏偏王爷心里早就被甄嬛占满了。在凌云峰,她看着两情相悦的甄嬛和果郡王互通书信,自己就也想跟着甄嬛学读书。在宫中,每每提及王爷时,浣碧的神情和语气都毫无保留地流露出对王爷的爱意,就连叶澜依都看得出来。后来她又暗中设计,凭借那张甄嬛的小像,铤而走险,一手促成自己的婚事。

幸福无法靠别人的布施,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浣碧确实是做到了,她最终还是成了果郡王的侧福晋。浣碧好像收获了幸福,可身份的转变却带来了更多的苦恼,她为果郡王心中只有嬛儿而无奈,为娴福晋的痴情而懊恼,为娴福晋先她一步有孕而愤怒,为自己只是在王府做“管家”而不平。看着娴福晋缠着王爷,王爷也开始待娴福晋好些,她就躲到甄嬛那,不愿回到王府。她为了赶走王府上下最拔尖的美人,就将彩频拱手献给了皇上,间接导致了彩频惨死的悲剧结局。

浣碧说过:“长姐(甄嬛)虽然是我的亲姐姐,她虽然有恩于我,但是你是我的夫君啊,又是这一辈子我唯一爱的男人,我宁愿为你去伤害任何人,也不愿意去伤害你。”可悲的是她的爱情一直是一场独角戏,她能守得住果郡王的人,最终还是得不到他的心。果郡王同为痴情之人,只能说出:“我知道我一直都对不住你。”最后他没能保全自己,为了保全他毕生所爱的甄嬛而死。在灵堂浣碧歇斯底里地喊出:“王爷,别留下我。”随后用尽全力撞死在灵前。浣碧的爱情,就像是飞蛾扑火,她的一片痴心怎么可能敌得过果郡王的无情,最终她只能在自己对爱情的幻想中,追随着不曾为自己驻足的王爷共赴黄泉。嫁入王府前浣碧改名为“玉隐”,这像极了她人生的悲剧结局:“浣”拭过的一块“碧”“玉”,却因着痴情“隐”没了自己。

“语言不仅仅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同时也是人物复杂内心活动的外化表现。”[5]从浣碧的一言一行之中可以看出她骨子里的骄傲操纵着她的无情,而内心深处的亲情又使她后来对甄嬛忠心耿耿。她费尽心力地从陪嫁丫鬟变成王府福晋,可对爱情的过分执着,使她最后惨死棺前。她的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最终酿成命运的悲剧,她不仅是一个需要批判、否定的形象,也是一个令人同情、悲悯的角色。

(本文为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JGZX0097。)

注释:

[1]陈吉德:《影视编剧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页。

[2]周海英:《专制皇权下的爱情是一袭爬满虱子的旗袍——电视剧<甄嬛传>之剧评》,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5期。

[3]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52页。

[4]王确:《文学理论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5]格非:《小说叙事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董恕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157011)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甄嬛传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命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小说《飘》中女性人物的解读
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命运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