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在虚空的白日梦中

2014-09-21丁兆欣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4期
关键词:叙事方式社会意义主题

摘 要:2013年年底上映的贺岁档电影《私人定制》,以其犀利的社会批判主题与深刻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唤起了观众的观影热情,票房持续高升。影片以一种独特的虚拟游戏式的叙事方式,依次将几个小故事展开,虽然结构略显凌乱,却仍然于不动声色中抨击了当下社会的弊病与人性的虚伪,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主题 叙事方式 社会意义 人性

《私人定制》是冯小刚的一部接近贺岁片档期的电影,在上映前的宣传就被炒得极热。影片名字也很有意思。何谓定制?所谓的定制就是专门为固定的个人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无非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再加之私人二字,更能深刻觉察出导演这是要敞开大门向全国观众讲一个关于个人想法的白日梦似的故事。然而对于这么一部主题意旨犀利,而台词情节还颇能博人一笑的影片来说,冯导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不仅赋予了影片社会现实意义,还在结尾将全片的思想境界“升级”了一个层次。

虽然影片上映后口碑褒贬不一,但是冯导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节构造依然能让人拍手称奇。作为一个最善于讲故事的导演,冯导并未直接开始讲一个刀刀指向贪污、句句指向领导作风问题的故事,而是将所有问题融入到了一个有趣又奇特的虚构“游戏”中,在电影中的人们也在演着一场编排完毕的剧。这一个个“戏中戏”的故事,主角们往往都是在现实中愤懑不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事,就被搬到了白日梦似的虚拟场景中过一把瘾,虽然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是近似于神经病的做法。这也印证了杨重私人定制公司的口号:成全他人,恶心自己。虽然影片的情节前后稍显零散,但它的社会意义却还是能够发人深省的。

抛开影片中大家普遍反映稍显凌乱的情节构成部分不说,对于这个不再时兴苛刻文艺片的时代来说,《私人定制》的出现却也着实让我们惊喜了一把。对于片中主题时而指向贪污、时而指向铺张浪费、时而又指向赤裸裸的当下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的犀利性,我们也许应该对广电总局的宽容大度深表赞赏。

一、主题的社会意义:为官该贪还是不该贪?

平民司机范伟想体验一把当领导的感觉,其实就是想体验一把抵制不正之风的感觉。

正是因为领导在现实生活中贪得厉害,下级乃至老百姓才会有怨言,然而一般人对此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乎就有了范伟这个平民司机的白日梦似的愿望。

官瘾过完了,最后却是功亏一篑。回头细思,范伟“在职”期间并无不妥之处,更重要的是,也并无什么实质作为。这样我们明了,正如平日人们所说,“不作为的官员才是真正的腐败”。

最后范伟却说了一句心里话:“还是想‘管人,‘管人过瘾。”这句话除了揭示出官员领导与老百姓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外,还让我们发现,若是换做自己做了领导,未必就能保证自己做的更好,还是老老实实做我们的平民老百姓的好。

就像片中范伟体验领导时晚睡早起被下属从书桌上拖起来的情景,我们也会发现,官员领导即使很贪,领导也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的。

二、主题的艺术情怀:俗与雅的界限何在?

俗导想要追求大雅,与王宝强所演的弹棉花工人换了血,结果呢,弹棉花的成了俗导屡获大奖,原本是俗导的大导演成了弹棉花的,确切地说,接近于一个神经病人。做了俗导的王宝强拿了俗奖是一脸满足,弹了棉花的俗导也成了不折不扣的行为艺术者,还生怕自己的作品让人看懂了。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冯导在这段故事中是在以俗导自嘲,拍的娱乐片部部成功,但是文艺片却不受欢迎,自己想做得高雅,但是大众却如坠云雾,不买阳春白雪的高雅账。

细细品味却又发现,这只是导演与观众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影片中所谓的雅也只不过是个弹棉花的。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一切,但在现实中,又有谁敢为所谓的“雅”下个确切的定义呢?所以说,冯导只是以一种俗的不能再俗的方式为我们开玩笑似的讲了一个关于雅的小故事。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在关于细节方面的描写不够细致,很多原本可以深度挖掘的情节镜头都只是一带而过。

片中的俗导虽然俗,但凡是他拍出的电影却仍然有大批的观众捧场。商业片往往因为内容太接地气而被认为是俗,于是他自然就又想拍一些大家看不懂的东西,于是乎,大家又都觉得自己看不懂的东西才是高雅的东西,是所谓的“雅”。

就现在遍地都是的商业电影而言,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多多少少都带有商业性与庸俗性,然而影片中大家对于庸俗的一致理解就是大众喜欢的。世俗的喜好,用葛优的话来说,“凡是咱们喜欢的就要反对,凡是咱们膈应的就要发扬”,一句话就彻底地将商业电影与其仅有的一点艺术性剥离开来。

好笑之余不禁豁然开朗,原来导演所要表达的是,比起为了追求所谓的大雅砸了家具,换了血,还是老老实实做俗事的好。如此自嘲的意指,这么看来不仅令人发问,俗的究竟是导演还是观众呢?

三、主题的生活感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足?

宋丹丹扮演的清洁工体验了一次做富豪的感觉,也许对于平民来说,富豪的生活就是每天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而李小璐为她建立自信的方法则是在心里默念一百遍“我是有钱人”。这也不失为一种对现世有些人做一夜之间腰缠万贯的白日梦的讽刺,通过心理暗示在虚拟世界里过一把富豪瘾,完全忘记了要想致富,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

但当真正开始体验时,在售楼处买房后,买房要价反而是越喊越高,也许这是对中国当今房地产房价走势的影射,却又让人不自觉地觉察到所谓的富豪生活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财富欲望而无度挥霍,有力地鞭挞了现实社会中资本游戏的虚荣本质。葛优却又说,那些钱,就是那些富豪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要还给银行的钱,所以我们又能深刻体会丹姐天黑回家下楼梯时说的那句话“有钱人不一定就是快乐的,最快乐的日子是省心的日子”。

随后回家路上车中响起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不失为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一句歌词道出了多少平凡人一辈子的感悟。所谓生活,其实就是跟家人一起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辜负自己的一生罢了。这也正与那句“最快乐的日子是省心的日子”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呼应。

最后宋丹丹消失在阴暗小巷里的背影更是让人深切体会到了,一切皆是一场梦。只不过有的人能很快醒过来,继续面对现实,面对生活;有的人则是不愿醒来,白白浪费了光阴。

四、叙事结构:分段式的叙事结构

三个小故事分别反映了影片的社会意义、艺术意义与生活意义,其中穿插的其他小故事虽使得整部作品叙事稍显凌乱不接,虽然故事与故事间的衔接稍欠自然,但也基本遵循了分段式的叙事形式。有人说,这也许是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行文结构的一种模仿,就像《史记》中的一个个列传,其间也并无联系,只是一件件事实的罗列。然而就是因为段落之间的故事衔接过渡得不自然,才会让人有一种整部电影的小故事都是拼凑在一起的感觉,尤其是第二段,光怪陆离的观影效果颇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意味。影片到了最后向大自然的道歉,更是有一种硬把主题往升华上推的乱入感。在镜头的运用方面,有很多镜头在刚刚拉到了大全景时就很快被切了过去,正反打与硬切的过多运用也使得大家对影片的凌乱感更深一层。

其他像《私人定制》这种叙事结构的影片也不是没有,但是无不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因为凡是想讲好一个故事的电影,所选择的故事无不是经过精挑细选、深思熟虑的,在主题上都有层次上的递进关系,许多个故事围绕的立意、阐明的主旨、激发的情绪,是一脉相承、循序渐进的。

但是影片却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虽然几个小故事在形式上毫无关联,但是所表达的主题,所针砭的都是社会的病态。影片结尾所表现的环保主题确实是能够发人深省的,演员将画面带入,配合发自内心的解说词,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大自然的深深愧疚感。

虽然影片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但瑕不掩瑜,这部影片所反映的现实意义并不是每个商业电影都能做到的。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影片却并未一味地迎合观众,因为电影本身就是导演为了反映现实、剖析自我意识的一种艺术性流露。不能迎合所有人的口味,这也十分符合王朔的创作风格,推翻了所有传统的价值观。甚至影片中有些部分能明显地感觉到导演是在讽刺观众,比如说范伟体验领导的部分所透露出的“群众中也有坏人”,这明显违背了商业电影的一贯迎合讨好观众的风格,所以许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也是正常的,因为它毕竟不是一部纯艺术电影,它属于商业片范畴,又略带了一股子黑色幽默式的讽刺。

有的人说这部影片是冯小刚的烂片,未免有些过头。也许是影片的阵容让大家抱了太高的期望,也许是影片的鞭挞力度不够,也许是它与前几年的《甲方乙方》太相似,以至于让人觉得冯小刚似乎已是江郎才尽。但不管如何,正如冯小刚回应记者提问时所说,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私人定制。

影片结尾记者问葛优:“如果你有一辆车,你愿意捐吗?”葛优思索良久答道:“不愿意。”“愿意捐,为什么一辆车不愿意呢?”“因为我真有一辆车”,这么一句话直接点出了人性的弱点,以及其弊病的原因所在。因为,这部影片从头到尾,只是讲述着一场场略带讽刺意味的白日梦。

(丁兆欣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 276826)

猜你喜欢

叙事方式社会意义主题
从称呼语角度解读“亲”的指称含义和社会意义
剧情片叙事方式解析
电影《千万别丢下我》的叙事学分析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从《夏洛特烦恼》看青春片叙事方式的走向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