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2014-09-21闫凤梅

黑河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品德儿童生活

闫凤梅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回归生活,品德培养更要回归生活。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进行。为此,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教学中做到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为此,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课程基础,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和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二、教学活动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和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

品德课程基于案例、生活、情境和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中,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和体验,从而真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作为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动画等,供学生探讨和解决,激活学生生活,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四、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

品德教育主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是为了“悟行”。“悟”是基础,“行”是根本。品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学生只有在笑中才学会笑,在哭中才学会哭,只有通过实际的富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学会如何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品德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和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如表演、操作、小品、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探究解决问题,并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规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在大自然中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体验,这样品德教学才能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品德儿童生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