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4-09-21李丽杨荣曹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5期
关键词:急诊科信念依从性

李丽 杨荣 曹静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急诊科是收治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地方,这些患者病情危重、病程变化快,决定了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争分夺秒采取急救措施,因而很多时候在尚未明确患者是否患有传染病之前,医护人员就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1]。而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2]。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暴露的发生和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本研究对三个医院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及本市其它两家医院急诊科在临床工作一年以上、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护士108名,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0.65±8.69)岁;其中大中专学历80人(74.1%),本科学历28人(25.9%);职称:护士57人(52.7%),护师43人(39.8%),主管护师8人(7.4%)。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参考美国疾病控制中心、Mehrdad A[3]、国内各专家编制的有关标准预防知识、态度、依从性等方面的问卷,在“知识—信念—行为”模式(KABP)、健康信念模式的理论基础上,自行编制一般资料问卷、标准预防知识问卷、标准预防态度问卷、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1.2.1.1 一般资料问卷 内容包括:(1)研究对象个体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职称、行政职务、职业暴露经历等;(2)组织因素如工作量、科室锐器盒的配备、标准预防氛围、标准预防培训等。

1.2.1.2 标准预防知识问卷 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的标准预防标准[4]和 Mehrdad A、国内相关文献及咨询专家的意见编制而成,包括标准预防的概念、目的、行为标准、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等内容,共25个问题,进行“对”、“错”判断,每小题1分,得分范围0~25分,得分越高,说明该护士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1.2.1.3 标准预防信念问卷 根据健康信念模式设计该问卷,共5个维度10个条目,包括职业暴露的可能性(疾病易感性)、职业暴露结果的严重性(疾病的严重性)、采取标准预防的益处(行动的益处)、依从标准预防行为的障碍(行动的障碍,该条目反向计分)、标准预防行为的动力(行动的线索)。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分值范围为0~40分,得分愈高,说明该护士标准预防的态度愈好,促使其采取标准预防的动力越强。

1.2.1.4 标准预防依从性问卷 参考常红娟[5]编制的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问卷,结合专家意见修订而成,内容包括正确洗手与手消毒、正确应用手套、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锐器处理、环境处理5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分值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该护士标准预防行为执行的越好,即依从性越强。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进行标准预防知识、态度、依从性的统计描述及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其中α取双侧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知识掌握情况 三个医院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总得分最低分12分,最高分25分,平均得分(21.63±2.31)分,其中完全不知道标准预防概念、目的的护士占7.4%(8人)。

2.2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现状(表1)

表1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现状 (n=108)

2.3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性现状(表2)

表2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性现状 (n=108)

2.4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信念与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相关性 采用皮尔森相关对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标准预防信念与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进行相关性分析(表3)

表3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信念与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相关性 (n=108)

2.5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将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得分作为应变量,将研究对象年龄、工作时间、文化程度、职称、行政职务、职业暴露史、是否经过标准预防培训、标准预防知识、信念各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4)。

3 讨论

3.1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信念、行为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3.1.1 标准预防知识、信念、行为依从性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平均得分21.63分(总分25分);标准预防态度平均得分32.69分(总分40分);标准预防依从性平均得分80.65(总分100分),相对于周建伟[6]2007年的研究,得分相对较高。原因可能有两个:(1)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二级以上医院护士,且三家医院均在等级医院创建中,医院感染控制较好,个人防护意识强,比如本研究的中的三个医院均配备了锐器盒;(2)2007年至今,经过反复强调标准预防教育,卫生部大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护士的知识、态度都有很大提高,故得分相对较高。

表4 6个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在回归模型中的参数

3.1.2 影响因素 在进行影响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时,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动变量有:采取行动的障碍、标准预防知识、标准预防行为的动力、接受标准预防培训、职业暴露史、标准预防氛围,因此,在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和制度时,应着重针对这6个方面进行提高。

3.1.3 “知识—信念—行为”模式(KABP) 表3显示: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信念、行为得分三者之间有相关性,标准预防知识、态度得分高的护士,其行为依从性也高,即“知识—信念—行为”模式(KABP)高。通过提高护士的标准预防知识、信念,即可提高其行为依从性。故护理管理者在提高护士标准预防行为时,可借鉴此模式。

3.2 对策

3.2.1 提供标准预防的有利条件,清除阻碍标准预防行为的障碍 在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中,采取行动的障碍是排在第一位的,障碍越强,依从性越低。具体来说,障碍包括:紧急抢救时间紧张、防护用具提供量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等,故医院应该形成一套紧急抢救流程,将做好自身防护纳入流程之中;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具;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使护士在防护用具破损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换下来。

3.2.2 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进行职业防护教育 KABP模式指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是三个连续的过程。首先要让护士充分认识到标准预防的必要性、不遵守标准预防行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其次要加强标准预防行为的训练,包括正确洗手与手消毒、正确应用手套、合理使用防护用品、锐器处理、环境处理等,切实掌握标准预防的技术。

3.2.3 培养标准预防意识,激发动力 意识决定行动,只有一个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动力,才能将其切实履行到行动中来。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思想教育,切实培养护士标准预防的意识、激发其内在动力,比如通过进行个案教育,曾有过职业暴露的的护士现身说法,小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7],培养护士标准预防的动力。

3.2.4 科室内部营造标准预防氛围 肯尼迪曾经说过,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文化氛围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使其内部人员团结一致、互相影响。在医院营造一种良好的标准预防氛围,同事之间会互相讨论、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同时带动新来的同事遵照标准执行,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一种习惯和文化,才能真正的把标准预防根植于医务人员心中。

[1]张玉勤.感染控制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13-814.

[2]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S].北京:2009.

[3]Askarian M,Mclaws ML,Meylan M.Knowledge,attitude,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standard precautions of surgeons and physicians in university-affiliated hospitals of Shiraz,Iran[J].Int J Infect Dis,2007,11(3):213-219.

[4]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2012.2012.

[5]常红娟,梁艳.护理人员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44-2247.

[6]周建伟,罗阳.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39(1):7-10.

[7]张连荣,谢少清,张小红,等.分层次多元化培训模式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3):1175-1176.

猜你喜欢

急诊科信念依从性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为了信念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