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4-09-21黄小甜
黄小甜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广东 兴宁 514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当前各国非常关注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病变,其发病与各种有颗粒有关,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且在当前世界范围内40岁以上的发病率已经接近10%,对此要高度重视。以往对COPD的治疗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由于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建立必要的人工气道,因此很容易对患者造成大面积的创伤,同时容易引发并发症,患者的整体依从性较低[1]。近些年随着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COPD的治疗效果,已逐渐取代机械通气治疗成为当前治疗COPD的主要方法。本文以本院收治的80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来探讨无创通气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以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治疗的80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患有COPD且没有同时患有其他类型的疾病。性别分布上,男性为48例,女性为32例;患者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为25岁,平均年龄为34.3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已经过相关软件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COPD治疗时常用的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所采用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然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和生命体征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 h的生命体征(呼吸、心率)及血气分析进行监测,并及时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 h的血气分析及心率、呼吸这两项生命体征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此时pH值在正常范围内,PaCO2下降、PaO2升高,血气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且效果好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呼吸、心率)都趋于平稳,而对照组这两项体征虽也有下降,但幅度比较小。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
3 讨 论
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危害非常大,致残率和致死率都相当高,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治疗,如果在患病早期就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方法的话,就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气管插管率,治疗的效果最佳[2]。
无创通气还具有操作便捷的优点,而且既可以持续应用,也可以间断应用,灵活性很强,和过去的机械通气治疗相比,能够更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可以正常说话和进食,因此依从性相对较高[3]。以往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时会用到人工气道,这样容易形成创面,加剧患者的痛苦并引起并发症,无创通气治疗则可以有效杜绝这一情况,因此深受医患的青睐。
在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时,有时候患者会出现一些像痰液黏稠之类的不良反应,这时候要注意及时使用湿化装置来保持气道的湿化,以便患者能够顺利将痰液咳出。另外也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现面部皮肤损伤以及胃肠胀气的现象,如果有发现的话要及时进行处理[4]。
虽然无创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且操作便捷,但由于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身体情况通常都比较差,因此治疗时必须密切观察他们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每隔1~2 h就要监测一次血气分析,对治疗进程进行严格把控。另外还要根据病情程度及时相应地调整呼吸机的参数,当患者病情突然出现恶化时,要尽快改为气管插管有创通气,避免患者贻误治疗,出现生命危险[5]。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生命体征对比
总体而言,无创通气治疗在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治疗上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很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COPD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 何惠英.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5(5):2.
[2] 徐雪芬,郑玉龙,何远强,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4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5.
[3] 刘其国.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n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6):2.
[4] 崔永慧.BiPAP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12):1099.
[5] 华绪柏.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n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对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