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2014-09-20薛登梅
薛登梅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成都 610015)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因其使用安全、可靠、便捷,可以长期留置、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PICC置管后最常见并发症是机械性静脉炎,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严重者不得不提前拔管。对其预防和治疗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2年1月我院行PICC置管患者168例,男90例,女78例,年龄26~85岁[(46.27±12.64)岁],疾病类型包括乳腺癌40例,肺癌65例,结肠癌54例,其他9例,住院时间9~32 d[(16.52±6.35)d],置管天数 9~341 d[(98.67±37.82)d],穿刺部位有贵要静脉96例,肘正中静脉48例,头静脉24例,以肿瘤晚期患者居多。以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男51例,女33例,年龄29~81岁,中位年龄55岁;观察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26~85岁,中位年龄48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置管材料:采用美国箭牌(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型号5F。置管前后作相关的健康教育,由持有PICC操作证的专业护士进行置管,均采用直接穿刺法。①对照组抬高患肢适当制动;避免肘关节活动,适当增加手指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症状。用热毛巾热敷,每次15~20 min,每日3~4次;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软膏涂擦,每日2次;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 min,每日2次;如处理3~5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予拔管。②观察组置管前用40 ml生理盐水加5 mg地塞米松浸泡导管≥2 min后置入;于置管后2小时,预防性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七叶皂苷钠软膏于穿刺点上沿置管静脉走向均匀抹至肩关节,宽度约8~10 cm,涂抹后以保鲜膜包覆再给予温水湿热敷,置管术后当日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10 cm×10 cm)覆盖在穿刺点及穿刺血管近心端静脉走向的皮肤10~20 cm处。其余处置措施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静脉炎分级标准[1]:0级:无症状;1级:注射部位局部红斑,伴或不伴有疼痛;2级:注射部位疼痛,伴有皮肤红斑和(或)水肿;3级:注射部位疼痛,伴有皮肤红斑和(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注射部位疼痛,伴有皮肤红斑和(或)水肿,条索状静脉长度>2.54 cm,伴有脓液渗出。观察期间,只要有1级以上(含1级)的静脉炎表现,就视为发生静脉炎。每天观察1次,直到置管后7天。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1例,发生率25.0%;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4例,发生率4.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4,P < 0.05)。
表1 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静脉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可见沿静脉血管走向出现的条索状红线及皮肤色素沉着,原因考虑由于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针、插管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性摩擦刺激而引发血管反应。通过观察置管前向患者介绍穿刺程序,应用目的,使用优点,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2];穿刺过程中保持与患者良好的交流;接触导管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用地塞米松稀释液浸泡导管,均有明显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3]。
机械性静脉炎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通常发生于PICC置入后25~72 h,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 cm。于置管后2小时,预防性的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七叶皂苷钠软膏于穿刺点上沿置管静脉走向均匀抹至肩关节,涂抹后以保鲜膜包覆再给予湿热敷,置管术后当日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覆盖在穿刺点及穿刺血管进心端静脉走向的皮肤10~20 cm处。均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静脉炎后,利用硫酸镁局部应用具有抗炎、消肿作用的机制[4],50%硫酸镁湿热敷。水胶体敷料可形成闭合环境,在局部皮肤形成低氧张力,刺激组织释放巨噬细胞及白细胞介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5];患肢抬高制动,避免肘关节活动,适当增加手指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回流,缓解症状。部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患者缺乏相关健康知识有关,对于PICC置管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置管后的健康教育最为重要。置管结束后要充分肯定患者的有效配合,给予鼓励,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指导患者置管侧手臂的活动方法。对不识字的患者由护理人员完成指导。定期抽查患者能否复述术后教育内容,直至其完全了解和配合[6]。护士在日常维护的同时加强置管前后的预防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机械性静脉炎发生,还可以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7],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王丽华,超薄型美皮康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3(27):807-808.
[2] 刘文华,洪月光.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河北中医,2012,7(34):1089-1090
[3] 赵焕利,陆印,冒美娟.地塞米松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9(27):1703-1705.
[4] 王守慧.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2,4(18):51.
[5] 闻曲,刘义兰,喻姣花.肿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6] 梁洁梅.PICC置管后患者的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9,11(16):122.
[7] 刘欣悦,黄春.肾移植术后多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