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铜陵近代教育的发展

2014-09-20姚雪梅

关键词:铜陵学堂学校

姚雪梅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 24406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变迁,中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传统的封建教育开始向新式的近代教育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效法图强成为必然的趋势。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宣布“新政”,将教育变革作为重点之一。“改书院为学堂,省城均设大学堂或高等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1]1902年和1903年,清王朝又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及《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等构成当时学校的系统,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1905年8月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在清末掀起的这股创设近代学堂的浪潮中,安徽铜陵地区跟上了形势,废除县学、设立学堂,逐渐走上近代教育事业的道路。

一、铜陵近代教育的发展状况

铜陵自古以“儒学为重”[2]。近代以来,在全国掀起创设近代学堂的浪潮中,铜陵近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得到了发展。

(一)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据《安徽通志稿·教育考》记载,铜陵近代教育的兴办始于1904年9月。当时在城东文庙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1953年更名为铜陵县实验小学),以书院田租、积兴存款及盐肉串票捐为常年经费,学生31名。此后又开办了公立两等小学堂2所、私立半日制小学堂1所。

小学堂是各级学堂的基础,对普及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小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两级。所谓两等小学堂是合高、初等为一校的小学堂,分堂授课而已。4所小学堂施行癸卯学制,初等学堂招收7岁以上儿童,五年毕业,主要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课程;高等小学堂招收初等小学堂的毕业生,五年毕业,主要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课程。小学教师都是由各学校校长延聘。

表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铜陵学校统计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末,铜陵出现了兴办近代教育的高潮(见表1)。1912年,教育部公布壬子学制,废止癸卯学制,学堂改称学校,初小改为4年,高小改为3年。学校成为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是年,县人江材在石洞耆东二区(今董店镇江村)设公立两等小学校,同年城内积谷仓创办了公立女子小学,是为县内第一所女子小学(至民国18年有女学生70名)。截至1917年,铜陵增设了18所学校,其中高等小学和半日制学校各2所,国民学校14所(将初等小学改为国民学校);公立学校16所,私立学校2所[3]。此时全县学校共计21所,教职员25人,学生653人。自1924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后,教育行政开始统一,教育事业日趋发展,并渐次走向正规化的轨道,学校规模得以扩大,至1929年,全县共有女子小学2所(1920年县立女子小学附设幼稚班,到1931年全县有幼稚园2所,在园幼儿65人),各级小学42所;教职员148人;学生1611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409人。常年经费17780元[4]。根据民国12年(1923年)施行的壬戌学制,初小4年,开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园艺、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高小2年,开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园艺、手工、图画、音乐、体育等课程。民国15年(1926年),伊斯兰教徒在顺安清真寺创办县境第一所少数民族学校——回部私立穆德初级小学。民国20年(1931年),基督教徒在和悦洲圣公会创办利民小学校,这是县境第一所教会学校。民国25年(1936年)后,遵照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小学规程》,铜陵县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小学校,校长由保长兼任,教员由兼任校长聘用。这一时期“各区学校,以顺安县立第二完全小学,城区县立女子完全小学校,大通公立女子小学,大通私立和悦小学办理较为认真,学生人数亦颇发达。第三学区新设之第十一第十二等初小学校,均有发展希望,图书馆添置书籍数十册。城区实验民众夜校,办理切实,学生成绩均有相当进步,教员授课,尚无间断”[5]。日军侵占铜陵后,全县大多数小学停办,仅存私立完小(初、高级)1所、短期小学10所。

(二)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铜陵近代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仅学校教育得到发展,社会教育也开始起步,增设教育馆、体育馆等社会教育机关,同时“……民众教育馆,前经各界士绅捐助书籍甚多。为了便利民众借回阅览起见……实行借书办法”[6],社会教育投资的经费占到了整个教育经费的13.35%[7]。其中,民众学校就是以前的民众问字处,1931年建。1933年,改由县民众教育委员会开办,有学校2所、学员69人。1936年,学校增至10所,有学员210人(其中女学员15人)[8]4。社会教育机关的设立为民众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供了场所,提高了民众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与学校教育一起构成了铜陵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铜陵近代教育的特点

在全国近代教育改制和发展的大背景下,铜陵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首先,起步较晚,发展失衡。中国近代教育兴起于洋务运动,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所限,铜陵地区的近代教育则兴起于甲午战争以后,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末才出现兴办近代学校的高潮。然而,在兴办近代学校的浪潮中,铜陵作为一个县城只设立了小学堂,教授一些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音乐、图画、体育、卫生、园艺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没有专门设立中学堂、高等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型学校等教授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实业技能。

其次,新旧杂陈,中外并举。铜陵地区创办新式学堂,在学科中引入了基础科学和技艺,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方的某些成果,如陈春圃创办的育才高小所开设的课程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潮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大通女子学校,专门招收女学生,转变了人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但在近代教育的兴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旧式私塾。以大通为例,1935年“大通和悦洲南岸商埠,人烟稠密儿童众多,据教育局最近统计,私塾共达六七十所,所容塾生,每所平均以十人计,均在六百人以上几与学校学生数相等”[9]。随着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确定铜陵大通为“寄航港”,一些外国传教士进入铜陵地区,创办了教会学校。新式学堂、旧式私塾和教会学校并存发展,所授内容也是中西并举。

再次,举步维艰,发展受限。铜陵位于素有“东南邹鲁”之称的徽州边缘,深受徽文化影响,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私塾教育活跃,新式学校教育普及程度低。1936年,全县仍有私塾53所、塾师143人、私塾学生2076人[8]4。此后还有增无减。私塾的旧式教育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与此同时,新式学校的创办和发展也是步履维艰。一方面受战乱影响,政府支持力度有限,更有甚者校舍变军营,“马路第一完全小学,屡被驻军,兵师驻通时,颇受损失”[5],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存在“经费困难”、“儿童读物,统计图表,及体育用具均甚缺乏”、教师待遇过低、“校舍简陋”等一系列问题。据民国6年(1917年)《铜陵县教育视察报告》载:县立高等小学“校舍系一古寺,极不适用”,“设备仅一黑板。尚苦无处悬挂”。教师薪金微薄,加上物价飞涨,生活难以维持,向有“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之自嘲[8]35。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三、铜陵近代教育的影响

甲午战争以后,铜陵地区废除县学,兴办新式学堂,紧跟当时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对该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教育面貌的更新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初步建立了近代学校系统。清末“新政”确立了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等近代普通教育系统。铜陵改变了以往以县学、私塾等为主的旧学,逐步确立了近代学校体系,即幼稚园、初小、高小等。虽然铜陵教育在近代社会中还没有建立中学堂、高等学堂,甚至是师范学堂、实业型学校,但是这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设置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1907年,铜陵设立劝学所,它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是推行近代教育的机构。劝学所内设有劝学员,主要负责筹款兴学事项,并负有“查有学龄儿童,随时册记,挨户劝导,并任介绍送入学堂之责”[10],并且每年两个学期“以劝募学生多寡定”考核劝学员的成绩。1924年改劝学所为教育局,教育行政开始统一。这样一来,更加利于学务推广。再次,规范教师从业资格。传统社会的教师队伍并无统一的学历要求,小学均由各学堂堂长自聘,到了民国时期也多由塾师代用。为此,193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铜陵县小学教师登记规程》,提出“凡请求登记者,须备具下列各项资格之一:一、大学本科高级师范优级师范或师范专修科毕业者;二、专科学校(高等师范以外)毕业者;三、高中师范科旧制师范本科或乡村师范毕业者;四、短期师范(二年以上者)或师范教习所毕业者;五、高级中学旧制中学或职业学校旧制甲种实业学校毕业,最近在小学继续服务一年以上者;六、修业期限在二年以上之保姆传习所或幼稚师范科毕业者”[11]。这一规定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水平,增强了师资力量。教育面貌的更新打破了旧有的教育格局,开启了铜陵地区近代教育发展的新时代,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启民智、开风气”。教育的示范作用使得教育成为传播思想、转变观念的重要手段。新式学堂所授内容少了传统的经学,多了“经世致用”的科学和技艺,也涉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新文化思潮,促进了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在铜陵地区的发展。新式学校的创立特别是女子学堂的出现,对于数千年来被剥夺了平等教育权的女性来说是一次解放,从思想观念上给千百年人们固守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开创了中国妇女接受学校教育的先河。而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得铜陵地区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男人一改清代时期留长辫的习惯,开始剃光头、平头等,女人也开始留短发,同时开始废除缠足。各类教育馆、体育馆、阅报处等次第开办,对开通风气、传递信息、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普及和提高民众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铜陵近代教育从实践到效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当时传统社会大环境下,教育事业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教学方式和内容方面重视经学,致使铜陵近代教育发展缓慢。不可否认的是,新学堂的建立冲击了铜陵地区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使该地区教育出现了新的生机,倡导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对于推动铜陵教育近代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1]安徽通志馆,纂修.安徽通志稿·教育考:铅印本[G].安徽通志馆,民国23年.

[2]李士元,沈梅.(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铜陵县治》[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2.

[3]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第1辑[G].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88:119.

[4]方兆本.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铜陵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463.

[5]章尚蘭.铜陵县教育局五月份工作报告[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2).

[6]铜陵民教馆实行借书[J].学风,1935(1):4

[7]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安徽省统计年鉴[M].合肥:安徽省政府统计委员会,1934:215.

[8]政协铜陵县委员会,铜陵县教育和体育局.铜陵文史资料选编·第9辑·铜陵教育史料[G].2002.

[9]尹孔敏.案据视导员尹孔敏呈送二十四年度下学期视察铜陵县地方教育及义务教育报告表祈核示饬遵[J].安徽教育周刊,1936(83/84).

[10](清)冯煦,主修.陈师礼,纂.皖政辑要·学科·建置[M].合肥:黄山书社,2005:479.

[11]太平旌德铜陵滁县四县小学教师登记章程[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2(34).

猜你喜欢

铜陵学堂学校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学校推介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