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颌中切牙不同阻生类型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2014-09-20吕园园毕韡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阻生牙成角牙冠

吴 平,吕园园,闫 欣,毕韡玮

(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辽宁大连116021)

本文回顾性研究上颌中切牙阻生病例,根据牙冠在牙槽骨中的位置及冠根相对位置和角度分类,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影响阻生牙预后的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01—2013-01在我院正畸科就诊的7~15岁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患者112例。纳入标准:①牙冠阻生,健侧同名牙已完全萌出(双侧阻生者参照侧切牙已萌);②资料完整,治疗前、中、后均拍摄全景片、头侧位片及根尖片,记存模型及面颌像记录;③替牙期及恒牙初期;④接受正畸治疗,包括牵引成功(外科手术暴露加牵引)、牵引不成功及拔除病例;⑤配合良好无失诊。

1.2 方法

根据阻生牙冠在牙槽骨中的位置及冠根相对位置和角度,对阻生牙进行分类;弯根者记录弯根部位(釉牙骨质界,根颈1/2,根尖1/2);记录相关病因;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阻生牙分类标准:①冠根成角,牙根在釉牙骨质界或根颈部弯曲,牙冠多唇向倒置,牙根紧贴腭侧骨皮质,或牙冠腭向牙根抵唇侧骨皮质,常突出隆起;②冠水平唇向根腭向远中,常伴根尖弯曲;③冠垂直位或倾斜,牙根发育基本正常。

正畸牵引成功标准[1]:牙冠排入牙列;牙根有足够长度;有足够牙槽骨包绕牙根,牙齿动度正常;牙龈形态基本正常(龈退缩<2 mm);活髓。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均值差异应用t检验,病因差异及成功率比较应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分类及病因分析(表1)

组间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根成角组中外伤比例明显高于垂直阻生组(P<0.05),垂直阻生组多生牙/牙瘤比例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

表1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分类及病因分析

2.2 各类型阻生牙治疗结果(表2)

表2 上颌中切牙各类型阻生治疗结果

冠根成角中5例不成功为牙冠排入牙列,但牙根过短,根尖突出于黏膜下,影响牙龈形态,轻度松动,活髓;冠水平阻生中4例不成功为近远中牙槽骨丧失达4 mm;冠垂直/倾斜中14例不成功为唇侧牙龈退缩>3 mm伴牙槽骨丧失,较影响微笑相。

牙冠水平及垂直/倾斜阻生组中,仅1例选择拔除,且牵引成功比例远高于冠根成角组(P<0.05)。

3 讨论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因其对容貌外观的影响,早期诊断、分类及矫治尤为重要。以往研究多以牙冠位于牙槽骨的唇、腭侧或居中来分类[1-2],本观察对阻生牙的分类还考虑了冠根相对位置和角度,后者包括冠根成角或牙根弯曲及牙冠长轴相对上颌正中线角度。据此将所选病例分为3类;通过病因及治疗结果回顾分析可见,冠根成角组与牙冠水平或垂直/倾斜阻生组间疗效存在明显差异。

上颌中切牙阻生原因有局部和系统因素两大类,其中局部因素更为常见,包括乳牙滞留、多生牙/牙瘤、局部损伤、局部感染、唇腭裂、囊性病变以及局部解剖生理因素的改变,出现恒牙胚畸形或位置、萌出道异常;系统因素可能与基因异常、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或营养不良等有关[3]。

本结果显示,32例冠根成角病例多为牙冠唇侧倒置弯根(25例)。乳牙期外伤在冠根成角组占21.9%,明显高于牙冠水平或垂直/倾斜阻生组,提示早期外伤可能是冠根成角形成的重要原因[4]。乳切牙根尖慢性炎症,尤其是经久不愈的窦道、肉芽肿等[5],在冠根成角及水平阻生组中比例都较高。因就诊时大多滞留乳牙已被拔除,不排除根尖病史被忽略和低估的可能。牙瘤/多生牙在垂直/倾斜阻生组占43.1%,远远高于其他两组,提示萌出道阻碍是垂直类阻生的主要原因。乳牙滞留常常不是引起阻生的原因,而是阻生的结果。

牙列中伴发的先天缺失牙、融合牙等其他发育异常,在冠根成角及水平阻生组中比例分别为28.1%和33.3%,间接支持了特发性发育干扰理论[6]。

临床上如发现较对侧同名牙迟萌半年以上,应及时拍X线片检查是否存在切牙阻生。尽早去除可能病因,包括拔除罹患根尖炎的乳切牙,手术去除多生牙/牙瘤,对于垂直牙位者有自行萌出可能;而冠根成角或牙位异常者,则需早期牵引。

本病例均为埋伏阻生,因中切牙位置的特殊重要性,治疗中尽可能保留并牵引。但对于冠根明显畸形、牙位过高或家长不接受牵引风险者,则选择拔除。冠根成角组中接近一半选择拔除,水平阻生者仅1例拔除,而垂直阻生者均做保留牵引,且治疗成功比例后两组远远高于前者,有显著性差异。

本观察排除了去除阻碍后自然萌出者,阻生牙位较深或较高,均需要外科暴露加正畸牵引。水平及垂直/倾斜阻生者仅1例选择拔除,且牵引成功比例远远高于冠根成角组。

牙冠水平及垂直/倾斜阻生组中,牙齿保留比例很高,几乎都可以牵引入牙列,但有近1/4病例术后牙龈退缩明显,并伴支持骨丧失。这些病例阻生牙冠偏唇侧,骨壁较薄,附着龈不足。外科手术应尽量减少去骨量,勿暴露釉牙骨质界,牵引力尽可能通过牙槽嵴中部向下,避免唇侧直接加力,以防加重牙龈退缩,保证牙周健康和美观。

[1]孙超凡,孙浩,郑志伟,等.替牙期上颌埋伏中切牙正畸疗效的锥形束CT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9):528-533.

[2]王镶珊,胡荣党.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2,19(3):144-148.

[3]Suri L,Gagmi E,Vastardis H.Delayed tooth eruption:pathogenesis,diagnosis,and treatment.A literature review[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4,126(4):432-445.

[4]Crescini A,Doldo T.Dilaceration and angulation in upper incisors consequent to dental injuries in the primary dentition:orthodontic managementv[J].Prog Orthod,2002,3(1):29-41.

[5]Kalra N,Sushma K,Mahapatra GK.Changes in developing succedaneous teeth as a consequence of infected primary molars[J].J Indian Soc Pedod Prev Dent,2000,18(1):90-94.

[6]Topouzelis N,Tsaousoglou P,Pisoka V,et al.Dilaceration of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a literature review[J].Dent Traumatol,2010,26(5):427-433.

猜你喜欢

阻生牙成角牙冠
成角近段旋磨对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价值
CBCT对阻生牙定位及正畸治疗的指导价值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错在哪里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不同成角三维牵引对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