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不变 停滞不前

2014-09-19温文杰HKSC

电影中国 2014年8期
关键词:镜筒焦段变焦镜头

温文杰+HKSC

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翻译缺陷,我们进入这篇文章前先界定一下文中所说的“镜头”是指照相用的光学镜头 (photographic lense),而非电影画面语言中的最小单位“镜头”(shot)。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评论或看法,请发邮件跟我联系:aiofilms@gmail.com。

从二十多年前电脑应用首先进入视频后期制作领域,先后有 PhotoShop、AfterEffects等软件的出现到各种非线编剪系统,在电视、录像业界引起革命,十五年前,随着第一部能拍摄每秒24帧标准电影帧率的高清摄录机出现 (卢卡斯用以拍摄星球大战第二集的 Sony HDW-F900),这一波数码革命蔓延至影视行业的前期拍摄、采集领域。期间,IT为基础的数码科技逐步过渡、代替影视生产线上的所有流程。时至今日,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整个数码革命,2013年影视制作正式结束以胶片、机械为基础的“古典时期”(笔者自定义),进入了新千禧的全数码时代。

百年不变的光学成像原理

可是,电影语言并没随着科技革命而发生相应的重大发展,但这是一个独立课题留待日后再研究。本文关注的是在整个影视工业科技相关的领域中,电影摄影用的光学镜头也没有得到数码科技的重大裨益,不像Motion Capture(动态捕捉)或者Holographic Imaging(全息成像) 等新科技,光学成像的原理一百多年来也没有什么改变。

在电影的萌芽时代,摄影机的光学镜头基本上取材于平面照相机,这些镜头的设计原理沿用多年,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著名镜头生产商如德国的蔡司 (Zeiss) 和英国的库克 (Cooke) 的光学设计基本上奠定了现代摄影镜头的方程式,后来有法国厂家安琴 (Angenieux) 也为电影变焦镜头设计作出重大贡献。五十年代崛起,六十年代在影坛举足轻重的潘纳维新 (Panavision) 成为变形宽银幕 (Cinemascope) 和70mm 大画幅电影的权威。电影摄影光学历史中,日本和欧洲的其他厂家似乎不太成气候,以主流商业电影为例,除了一些美国厂家的产品外,库克的镜头从二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独领风骚,蔡司光学成为过去四、五十年来电影拍摄的主力部队,透过它们成像的大、小影片数目无法估算。

镜头改良但无革命

IT科技应用在镜头生产方面大多停留于设计层面,把光学缺点完善化,譬如在提高分辨率,控制变形,降低光谱畸变 (紫边),改善跟焦时的“呼吸”现象等方面,尤其在变焦镜头的设计时省却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毫无疑问,光学镜头原理、方程式没有重大改变的前提下,镜头的光学质量在不断提升,镜头产品一代比一代锐利,高反差 (发烧友口中的通透度),各种畸变降低了,极端焦段 (广角、长焦) 的光孔加大了,变焦镜头 (zoom lens) 受惠更大,焦段延伸了 (变焦倍数提高了),光孔加大了,解像力直逼定焦镜头,配合着高感光度的胶片或者传感器 (ISO500-1,000),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拍摄场景,的确有“一镜走天涯”的可能性,但由于上述几项科技进步,变焦镜头越发变得巨大和沉重,也由于变焦镜头在同一镜头内 (within a shot) 可以改变焦段的特性,摄影师们往往忍不住手透过轻微变焦微调构图,这些因素改变了七十年代新浪潮导演所建立的运用定焦镜头、手持摄影机、多采用现场光拍摄的美学特质。

但大部分光学产品的改良并没有达到革命性的成果,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光学镜头的功能和特质,今天影视界应用的光学镜头原理、结构和性能都跟五十年前的产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跟其他影视生产的工序相比,唯一把IT科技引进来的只有极为局限的Cooke/i设计,固定了某些镜头与某些摄影机身匹配,得到有限的 Metadata (元数据)传输记录而已,相比随意一部数码单反,十多年前就能轻易地、低成本地记录拍摄摄影用镜头的焦段、距离、光孔大小,这种 /i镜头有点劳民伤财,小题大做。

电影光学镜头另外一种可笑的科技滞后是遥控焦段、距离和光孔改变的方法和工具。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依赖极为昂贵,每次麻烦装卸、调教的所谓 FIZ (Focus, Iris and Zoom) 系统,逐一安装马达机械地带动镜头上的齿轮转动,达到跟焦、变焦和调整光孔的效果。君不见四十年前电视摄录机用的变焦镜头已经自带多个马达,机身可以遥控变焦和调节光孔吗?还有兼备自动曝光功能呢!有没有注意到二十五年前单反照相机、镜头已经有自动对焦的能力呢?今天用个手机就能遥控距离和光孔了,这不都是超低成本、极端普及的民用科技吗?为什么就不能带进我们的电影世界呢?

事实上,富士和佳能这两家生产电视变焦镜头传统悠久的公司终于打通了影视之间的经脉,驾轻就熟地把电视镜头技术和功能移植到新一代的“4K电影变焦镜头”上,RED和佳能公司也把照相机用的自动对焦系统过渡到它们的视频摄影机上面,使用iPad 点击画面某个位置自动对焦、跟焦的操作也开了个头,证明它的可能性,当然和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电视摄像机镜头的伺服马达 (servo motor) 早就能做到匀加速、匀减速,按人手的压力大小精确地控制变焦方向与速度,收放自如。但要做到有实际意义的自动对焦、跟焦和像人手控制传统电影镜头那样的无阶段的光孔变化,厂家还要重新配用更精密的马达,镜头的转环加大,方便放入更精准、细密的刻度,达至微调的功能,再加上WiFi或蓝牙联网,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监视画面,可以对FIZ (焦段、光孔、距离) 进行实时调整。从现有的科技估计,这点改良要求应该没有什么难度,问题只在于厂家们觉得这个市场是否有足够生意让他们回收开发成本并获得利润而已。

粗大沉重为哪般

近年还有一样镜头设计的趋势令人觉得莫名其妙,就是把镜筒弄得又粗大又沉重,尤其是定焦镜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们见过某些特定焦距和最大光孔镜头的大小,并用来成功地拍摄无数漂亮的画面,感动亿万观众的心灵,有必要把它们造成无比巨大和沉重,完全与手持拍摄,移动摄影,用小飞机航拍等摄影风格背道而驰吗?无可否认,要改善某些光学质量,进行某种镜头设计 (例如telemetric 方程式);要增加最大光孔,玻璃的面积自然要加大,镜筒加长,新一代的镜头设计的确把画质大幅提高,但并没有为常用的中间焦段镜头带来更大的光孔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产品)。笔者个人看,新一代的巨大镜筒设计最重要的功能只有两个,一是为了隐藏低端非镜内对焦 (internal focus) 镜头的明显缺陷,把镜筒弄大弄长,可以把镜头本身调焦时引起的镜身伸缩收藏起来,让人有一个虚假的印象以为这是一支前镜框不会转动、镜身不会伸缩的镜内对焦 (IF) 镜头。当然,这种“骗人”的镜筒设计只针对改装一些现成的照相机镜头,以廉价取胜,毕竟不是电影光学镜头的主流,影响不大。endprint

大品牌厂家设计巨大镜筒的真正原因是为了方便把距离的刻度细分,让跟焦员能按着主体细微的距离变化而作出适当的调整,也因为镜筒圆周加大,让微小的距离变化,能在镜筒上有足够的空间移动。但是,过去一百年跟焦员们用细小镜头拍摄,焦点依然准确,难道这十几年来我们的工艺倒退了吗?必须承认,从胶片过渡到高清,再从高清过渡到4K,随着画面清晰度增加,景深的容忍范围收窄,对焦点的准确度要求有所提升,我们在产品的设计上给予跟焦员的工作提供方便实在无可厚非。但为了他们的工作方便就把镜头重量和体积加大两三倍,对所有承托设备提高要求,降低摄影机的灵活性,增加掌机员的体能负担,严重妨碍运动拍摄值得吗?厂家还有一个把镜筒弄大的原因是为了迁就广角镜头较大的前镜片但同时保持全套镜头的前框直径统一,甚至与高倍变焦镜头匹配,方便使用同一套遮光斗、滤光片承载系统,设计的原意可嘉,但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这两年莱卡 (Leica) 公司全新设计的两套电影专用镜头,T2光孔的 Summicron-C和T1.4光孔的Summilux-C给笔者的观点有力的支持。这两套超级昂贵的电影镜头新经典前端直径全部统一为95mm,镜身长度为101mm和142mm,重量分别为1.2和1.6公斤左右。八十年代流行,小巧精致的蔡司Superspeed T1.3系列就更不用说了,证明大光孔高端的电影镜头并不需要造成直径114mm,长180mm,重3公斤这种庞然大物。

工艺倒退?

说到跟焦的工艺问题,笔者想指出近年一个由于科技设备的发展而导致的倒退现象。在胶片摄影的头70年,录像系统并不存在。哪怕到了有video assist 监视设备的八十年代,从经济效益上说,摄影助理没有使用监视器的余裕。从科技水平来说,当时的监视器也不能提供一个清晰的画面让跟焦员作为对焦的参考,跟焦员一百年来都是预先量好主体活动范围的不同距离,在画外加入参考物 (例如地上画标记等),凭着经验和视觉判断,把焦点按着剧情的合理性,导演、摄影指导的特定要求,按一定节奏调整。绝大部分时间,跟焦的目标是焦点落在主体演员脸上,并与他们的运动同步,让观众不察觉这个调整的动作。这个调焦方式背后的理念其实就是古典主义电影制作原则的一部分,目的是让观众沉浸在一个电影创作者布置好的幻想世界里,全心全意地吸收导演提供的故事、场景和人物,不要从梦境中跳出来,不要意识到“电影叙事”的存在 (背后有人在拍电影、讲故事这一事实)。

但是,到了十多年前,电影工业引进了高清设备,摄影助理们都有一个清晰的监视器画面帮助其工作,跟焦的工艺相对松懈,往往忽略凭经验和视觉判断,同步跟焦的重要性,而是过分依赖观看监视器上的画面,检查焦点是否对上,等到发现焦点有偏差时马上看着屏幕补救。加上近年以数码单反相机为基础,低成本制作的微电影多数由一人包办掌机、跟焦工作,“看着画面调焦”的情况更为严重,往往有“迟来的焦点”效果 (演员移动时焦点有点虚,人站定了之后焦点才跟上去的怪现象)。恰好观众也受了二、三十年音乐录像 (MV) 的洗礼,焦点可以随意浮动,见怪不怪,观众也就习以为常了。这种工作流程的变化 (或者说工艺的缺陷) 产生异样的画面效果,改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方法,显出跟焦人员的工艺退步,虽然有点无奈,但想到历史上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观,这一跟焦时间的改变大抵无可厚非,也可以算是二十一世纪影视作品的特色之一吧。

值得关注的新技术

基于物理原理的局限,光学镜头设计短期之内不会有革命性的突破,但有两项相关的科技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是由马来西亚华人 Yi-Ren Ng创立的 Lytro 公司 (www.lytro.com) 研发的数码光场摄影术 (Digital Light Field Photography),可以先拍照,后选择焦点平面所在,其颠覆性的意义可谓惊人。虽然目前只能在平面照相方面进行尝试,但潜在的可能性和对影视制作的影响也许会相当深远,但由于本期文章篇幅所限,加上这项科技距离视频拍摄的实际应用阶段还十分遥远,所以不在此作深入研究了。另一项已经接近生产阶段的自动跟焦科技由Andra公司 (http://andra.com/) 研发、销售,结合motion capture 技术与遥控跟焦设备,达至高速自动跟焦效果,观其演示片段,反应时间和准确度几近可用水平,相信到量产的时候功能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就像科技进步威胁了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人员的专业地位一样,Andra系统成熟后,跟焦员的重要性会否受到冲击呢?endprint

猜你喜欢

镜筒焦段变焦镜头
高精度光学遥感器用镜筒设计及稳定性验证
相机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
自制望远镜
极大望远镜桁架式镜筒设计及优化∗
超广变焦镜头
NEO—2X光电吊舱
驾驭光学技术的大家——实测腾龙3百万像素NIR百万像素手动变焦镜头
你需要怎样的微距镜头?
标准镜头“常规”焦段比你想象的强大
镜筒热形变对星敏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