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票房到底被偷了多少?
2014-09-19王道
王道
最近网曝多张关于《小时代》偷挪其他影片票房的票根照片,从去年的阜某市工人文化宫的《天台爱情》到今年的曹县新某某电影城、宣威美某电影城的《后会无期》,都被指观众明明去看《天台爱情》和《后会无期》,却被上述三家影院给了《小时代》的票。“偷票房”又一次成为了行内讨论的热点。据调查,偷漏票房的违规行为至少有15种方式。
偷票房秘诀之【大片不偷白不偷,小片偷了也白偷】
先且看这同一个影院的两张票根,分别是2013年7月11日和12日的两张票,颜色格式却不同——说明什么呢?
说明该影院可能12号换了影票打印系统,更可能使用了双系统!
其中一张票例如《天台爱情》可能是“第二系统”所为;而且其中一张票将《小时代》手写改为《天台爱情》,再加盖一个西2厅的章,说明可能存在挪票房,也可能是《小时代》的票款根本就没入机,而是提前用假系统把票打出来,再另改签。一个影院可以同时采取多种偷票房的方式。让许多人看后禁不住猜测联翩唏嘘不已!
更有业内资深人士曝光偷漏瞒票房秘诀:大片不偷白不偷,小片偷了也白偷。
何谓“大片不偷白不偷”?
大片譬如变形金刚之类的,票房一来就是五六个亿、七八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票房的电影,偷个几十万几百万根本看不出来。
资深人士算笔帐:
某三线城市某影院5个厅,平均每个厅100余座,一张票定价50元,假如最低票价20元。算算一部大片30天档期下来,每厅每天只需在高峰时段偷一场,能偷多少票房:
1号厅全部采用团购结构票:1张影票兑换券+1个爆米花兑换券共计50元,先拿了影票兑换券去换票,票价入机20元,其他30元算爆米花收入,最大桶的爆米花成本不足5元,所以影院实际“偷了”25元,上座率80%,合计2000元/高峰场。
2号厅全部采用过期废票+手写票+改写票入场。过期废票就是将过期的电影场次再打印出来的废票,手写票就是拿张空票用手填写,改写票就是已经打出其他片名改改再用。上座率80%,50*100*80%=4000元/场。
为什么要多种票混合进场?因为过期废票不在系统里,不知道哪个座位还空着,所以要补充那些过期废票,就要用手写。
3号厅使用蓝光放映,配合双系统,完全不用入机。80%上座率,4000元/场。
4号厅包场。观众都是一个单位的,不用出票,进去随便坐。3000元/场。
5号厅高收低入。前面几种玩法都没有票房上报,必须还要报一些,要不然太明显!所以5号厅就高收低入吧,收款50元/张,入机45元,80%上座率,则偷漏(50-45)*100*80%=400元,这是“搞”得最少的一个厅。
所以,这个三线城市的5厅影院,每天每厅只需在高峰时间偷一场,就可以得到额外收入:
2000+4000+4000+3000+400=13400元。
一个大片季30天就可以得到:402,000元的收入,一个月轻松有20万的额外净利润。这是否值得影院冒一点风险呢?
大片有一二线城市的大影城撑着票房,某影城随便搞一点看不出来,这就叫“不偷白不偷”。
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观众“被拿”《小时代》的票去看《天台爱情》,这样的例子以前在其他影片也发现过不少——拿了本来就票房高的影票去看票房较低的影片。这应该不是片方或发行方直接所为,只是这样的片子返点高一些,影院自己偷漏挪了。手写票那就更是影院自己偷得!
小片的票房本来就没多少,社会舆论也不关注,制片发行公司还以为自己就是低票房呢。
《南京!南京!》很多舆论当时不看好这个片子,所以当时有个更小的“小片”趁乱以高返点给影院,导致影院挪《南》的票房给这个小片,被导演陆川闻之,陆川后来说在一次会上自己差点没HOLD住,要拿茶杯砸那个导演。幸亏没砸上去,这个其实是影院的问题,导演自己挪不了票房。
所以,这个秘诀就叫“小片偷了也白偷”。如果小片喊自己票房被偷,就会有人出来说“你看,某些片为了宣传自己,不择手段——说别人偷他票房啦,真是拉不出屎怨茅厕”。所以,“小片”片方只能哑巴吃黄连,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
票房到底被偷了多少?有多少影城在偷票房?
2014年2月份,中国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制片人协会联合发布的对15家影城的处罚通告中,我们看到有一家影城周五当天票房收入51065元,入机上报只有1970余元;这是一个什么比例?
偷漏了96%!
该影城第二天周六截止下午13:00影城收入票房18000元,入机只有4150元,这是一个什么比例?
很多人在为中国的票房高增长欢呼雀跃,但是,票房冰山海面下的部分你知道吗?
中国13.5亿人口,居然2013年票房只有36亿美元,占世界票房10%,人均年观影次数0.5次;
美国人口3.1亿,票房109亿美元,占世界票房30%;年人均观影次数4次;
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是美国人口的4.5倍,中国银幕数量是美国的二分之一,但是中国的票房却是美国的三分之一?
你能相信这是很合乎逻辑的事情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万科地产2013年收入1709亿;万达集团2013年收入1866亿。
阿里巴巴2013年营收400亿; 伊利477亿;农夫山泉一瓶水卖了150亿??
你相信物质生活丰富的中国全国的电影产业链2013年产值只有区区210亿人民币吗?一个从制片、发行、院线,到影城共同分享的产值!
为什么那么多影院投资者明知道竞争激烈,甚至已经“亏钱”,还在持续投资?一个影城每天只卖10张票,仍然在持续经营?endprint
显然,这并不合乎常理!
2014年5月,两协会再度通告处罚了11家影城,其中7家影城使用双系统,双系统就是可以根本不用上报票房的系统。其中有一家影城在上海——连中国一线的城市都敢使用双系统,可见偷票房之风之猖獗!
偷漏瞒挪在一二三四线城市均有存在,程度不同。
最严重的是篡改数据!任何影城的票房数据都可以改,那就不知道改了多少了!
全国偷漏的票房到底有多少?许多资深人士有多种说法:每年人民币20亿、30亿,或70亿,80亿,也有人说可占现有票房的40%,50%,那就是100多亿人民币。
我觉得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够!
究竟有多少影城在偷票房?
正道纵横影城管理公司开发了系列电影城利润诊断分析模型,本来的目的是服务于影院经营管理、诊断营销问题和提出方案;但不幸的是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发现至少有500家影城的票房数据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
是数据模型不成熟?还是影城的票房数据有问题?这可能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此就不详细披露了。
“偷漏瞒挪”票房之界定与成因解析
“偷漏瞒挪”的说法早已有之,但是没有准确明白的定义,不妨将偷漏瞒挪分类界定如下:
·偷:所有不进入系统的卖票收入,全进了影院老板口袋,均谓之偷;
·漏:连影院老板也不知道的票房,无影踪地“漏”到了影院雇员、经理人的口袋里,或者无票入场(亲戚朋友来看、领导来看、员工无限制观看),电影产业链均无收益,均谓之漏;
·瞒:售票进入系统之后,影院暗自修改系统数据,不上报,谓之瞒;
·挪:A片票房转到B片票房,谓之挪。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均导致偷盗横生。偷漏瞒挪票房的核心成因是由四个“不均”造成的:
一是权利不均:
影片的最后收成(票房)全部由影院代为收取,而收成的分配权又几乎全部归影院所有,缺乏有效监督的分账协议只是一纸空文。尤其是一些距离监管较为偏远的城市,缺乏制约分配票房权利的权力部门,那么影院自然要给自己多分一点;那些偏远地区的偷漏瞒票房行为是无法靠设备监督的,至少目前的设备监督不了。
二是收成不均:
不同的影片票房收成大不一样,因此导致制片发行方对不同的影片有不同的激励措施:明修栈道——同样的分账协议,暗度陈仓——给院线的返点比例不同,最终导致挪票房。挪票房都是直营影城在院线的统一指示下完成的;加盟影院不会自己挪票房——既然能把A影片的票房抠出来,不如全部落到自己口袋里,就没必要再挪到B影片去了!这个挪票房损害的是给返点低或不给返点的影片制片方和发行方的利益。
三是分账不均:进口片分账、港片分账、大陆片分账协议自然有差异,这就直接可能导致影院/院线将分账低的影片挪到分账高的影片。所以即便是同一个发行公司发行的两部影片,一部国产一部进口,发行公司也可能对某院线的挪票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发行和院线利益一致,损害的只是那个给分账低的影片制片方的利益。
四是政策不均:国产片放映达到一定的比例额度,还有奖金!进口片就成为被挪的对象!这个另当别论。
偷票房的路会逐渐被堵住!
最近我也关注了一下被处罚过的26家影城票房数据,发现整改后能正常经营的部分影城票房都大为增长;有的则是比原来更低的票房,这是大部分片源被断掉了,还没有放开;还有一些影城是被完全断了片源,4个月过去了,仍未正常营业;有的影城管理人员被罚以后不得从事影院管理工作。
《电影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已经出台,篡改数据、恶意退票等几种最厉害的方式基本要被杜绝了!但是双系统等其他若干种的偷漏挪票房手段还需要人的监察。
总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偷票房不应该是影城的生财之道。影城经营,还是要在学习和改进影城的定位、营销、管理上下功夫!
正道纵横企业管理咨询致力于电影城利润提升研究和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