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2014-09-19苏婵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作业数学

苏婵娟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老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遵照新课程理念,即“以人为本”。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强化的过程,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多元化的。教师也要特别看重现在的教学改革,在新理念的促进下,不断改变作业的形式。

一、联系生活,摒弃纸上谈兵

传统的数学作业大部分是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模仿练习,学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中,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完全割裂。老师布置多少学生完成多少,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学习什么知识,主旨还是要利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知识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讲解新课、设计练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知识的存在,进而理解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知识的应用。比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之后,就让学生周末在家里记录周六和周日一整天的气温变化,然后将气温变化绘制成折线图。这样一来,在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二、改变形式,远离枯燥无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主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年龄和不同生活环境,设计出适合学生并且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式一:在游戏中

每个学生都有爱玩的本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学生就能将学习的知识有效地融合在游戏中,极大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即使是令人头疼的数学作业,也会变得轻松。在游戏中作业,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在老师教学完“认识左右”后,老师就能进行“捉迷藏”“找朋友”等游戏,课后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玩,放学之后可以和家长或周围的小朋友玩。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在游戏中学习,不仅感受到了知识,还能以最有效的方式掌握知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还培养了他们的交流能力,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有趣的任务。

形式二:在情景中

学生只有在情景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在情景中,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这里讲的情境,就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目标而构建的一种学习环境。就像在二年级时,在教学完“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加减法”之后,就可以设计“小小图书管理员”的学习环境,提供很多图书供学生选择。在图书管理员进行结账的时候,就问学生:“你需要几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多少?总共要支付多少钱?”这样一来,就将枯燥无味的加减法变得生动有趣了,也使得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较高,学习效率也会提升。有效地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让生活服务于学习,使得学生喜欢做数学作业。

形式三:在绘画中

儿童的思维世界是靠形象、颜色、声音来勾勒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联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进行作业,采用绘画的方式来强化所学知识。这样不但能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例如,在学过《平移与旋转》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借助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自主地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知识的新鲜,还能有效地运用知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枯燥的作业变成一件具有艺术性的任务。

三、创编题目,培养综合能力

1.查阅性作业——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这种类型的作业是在数学例题结束以后,提问“你知道吗”,很多数学课本中都有这样的内容。这些知识有的是介绍数学知识的,但是数学课本上的介绍比较少。老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来设计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借助图书馆中的书籍或者网络来获取答案,将自己欠缺的知识有效地填补起来。经过长时间的探究之后,也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好多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经过长时间探究得出的,凝聚着人类的智慧。这类作业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整理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这种类型的作业是在每个单元结束以后设计的整理复习题。在学完每个单元的新知识以后设计这种类型的作业,特别适合高年级学生。这一模块的主要目的是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强化记忆,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老师先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在设计这种类型的作业时,要求老师对学过的知识的整体框架有很深的了解。在开始练习的时候,只要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整理出知识即可。通过不断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举一反三,整理出习题的详解、全面的解释过程以及注意点。自己为自己设计同类型的习题,这样一来学生就成了自己书籍的编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3.自编题作业——建立数学模型

每节课后设计一题自编题“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出题考考同学和老师”。给学生一定的提出问题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非常大的作用。很多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总能提出一些自己比较模糊或者容易出错的习题来考大家,出题的完整性和存在的漏洞也再现了学生的问题所在。这个环节的设计凸显了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层次性,对于我们有针对地分析、指导学生有极大的价值。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改革。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练习作业,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作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作业,在心情愉悦中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之后,学会创造性地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作业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快来写作业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