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4-09-18程皖川
程皖川
(成都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0106)
《成本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会计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性要求很扎实,方法体系比较复杂,应用性广泛、操作性很强的课程。[1]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的《成本会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形式、手段都与现代复合型会计应用人才的教育要求、以及企业的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由此使得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基于此,笔者对目前《成本会计》“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并尝试提出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教”中发现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参考书错误百出
现行的《成本会计》教材的内容编写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主导: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室为中心,课本为重点。教学注重知识的注入和灌输,学生只注重教材所限内容的学习记忆,不重视已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导致前后知识脱节。例如: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以费用的分配核算为主,所涉及的案例对象通常是制造业,在实验课程中与此配套,也主要设计了制造型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各阶段的会计业务,很少涉及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服务行业等经济业务的案例。[2]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服务行业等经济业务已经非常普遍、运用广泛。由于学习案例的狭窄,学生也很难将制造业中的成本会计核算与商品流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服务行业等经济业务的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等结合起来运用,造成书本知识与现实需要的脱节。而在使用的效果上,现行“教材”多半是满足教师“教”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的需要,教材上没有学生学习时可以提出问题、注解问题和自己理解问题的学习空间。有的参考书审核不严,甚至出现严重的计算错误,亵渎了教科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增加了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的难度。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设置不匹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设置不相称,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中就存在。引用所教对象的课程教学计划可见(表1):《会计学原理》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第1学期开设,该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概念多、核算较为复杂,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作为铺垫,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相关的专业实践性观摩非常重要。但是,教学计划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专业观摩环节、或者模拟环节。
表1 2012级会计学(本)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课程设置表
虽然配合《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专业会计模拟实验”、配合《成本会计》教学的“成本核算模拟实验”,都安排在同一学期开设,可是,由于实验教学的课时太少,缺乏经验的新老师又是集中安排实验课程,学习理论时枯燥无味、大量的表格和公式单调繁琐,到了实验教学,理论知识的信息已经遗忘,实验中很难恰当运用和验证,学生还要花大量时间去复习理论,既浪费了有限的实验教学实践,又造成理论与实验的脱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大二结束时,许多学生都不能对成本会计的实际运用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三)课程考核评价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匹配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会计问题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运用中的应变能力。[3]可是,目前《成本会计》的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考查,评价方式基本上是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虽然设置了《成本会计》实验课程,但是实验课程的考核也是以考查为主,所占学分和比例不高,对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考核总评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卷面成绩。而闭卷考试通常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学生只要死记硬背书上的公式理论,把课本上或者老师上课讲过的例题做熟练,甚至不需要理解这些例题中的原理就能基本突击应付期末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实际能力,不能发挥以考助学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弊端。
二、学生“学”中反映出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薄弱,知识点的掌握系统性差
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之前通常需要系统学习《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这两门课程的特点是为学生夯实会计学科的基础理论,建立起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框架、概念和思辨的素养和思维习惯,为后面的《成本会计》以及其他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但是,从表1的教学计划中可见,进入到《成本会计》课堂教学后,学生在“学”中出现的情况是:相当多的学生由于《会计学原理》的教学缺乏会计学观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级财务会计》的理论结合实际、书本结合实践的时间不够,当这些知识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出现时,学生反映出对单个计算方法的掌握比较容易,对于各个方法产生的原理却很难归纳出共性,也不能对各个计算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形成系统的认识。相当生疏、甚至一脸茫然,不知所以然,很难把过去的奠基知识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系统应用。
(二)账证意识模糊,产品成本计算难以与账簿结转对应
账证意识是会计学专业人员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形成的一种专业素养。[4]一般地,是经过《会计学原理》的学习就初步建立的一种专业思维模式。但是,在《成本会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常见的是账证意识模糊。例如:由于产品成本的构成设计材料、人工以及制造费用等多个项目支出的对象不同,通常会有不同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程序,其间可能还需要借助各种费用的计算表格以完成庞杂的数据处理。学生在填制产品成本分配表格,将分配表的计算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的时候,很难掌握和处理好不同的分配表格、产品成本计算单和帐簿结转的对应关系,费用转入和转出的判断上经常出现失误。他们缺乏产品成本核算的全局观,难以将账证的知识在这里灵活运用,常常把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的计算,陷入费用分配计算关系的混乱中。
(三)对企业生产流程不了解,缺乏管理观念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成本会计》的时候,由于从未直接接触过实际成本在企业中产生的过程,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缺乏具体的产品形象的感性认识,个别学生甚至连半成品和产成品都难以区别,没有建立起成本管理的宏观意识和观念,于是将成本计算这项重要的实用性技巧,当成了纯粹的数学计算方法,对其采用分配方式的原理和各自的利弊也处于模糊不清的认识状态。当然也就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费用采用恰当的分配方式。
三、改进《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
在对上述《成本会计》教与学中反馈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中,笔者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材”不是便于学生学习的“学材”;整个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配,以及教学模式还没有从“书本导向”向“行动导向”转变;教学班额较大,不利于学生的行动学习,评价机制没有体现会计专业的操作性特点。为此,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
(一)“教材”要成为“学材”,满足学生“学”的需要
首先,颠覆传统的“教材”观,向“学材”转变。随着2006年新会计准则出台和成本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现行的大部分《成本会计》的教材多半还是便于教师教学,却不便将满足教师教学的“教材”编写为满足学生“学”的“学材”。这不仅是一字之差的变化,而是整个教学理念“是以教学为主导,还是以学习为主导”的根本变化。在形式上,类似过去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但又不同于学生用书。在“学材”中,要类似作文本那样的编排,留出学生可以随时添加的学习注解、或者编写者引用过去旧知识的旁注。对于教学重难点、案例等,可选择性的留出一些空白表格,方便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练习,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甄选和构建上,《成本会计》教材的编撰,首先必须在细节上寻求精准和规范,目前市面上不少教材审核不严谨,部分教材的成本分配表格中甚至有错误,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误导。与此同时,还应该增加成本核算案例帐务环节处理的普遍实用性,比如:材料分配过程中涉税的问题,工资费用分配中非工资性的津贴补贴等。结合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对每一章的重难点进行总结提示、知识梳理、图示汇总,帮助学生对各章的内容形成系统的轮廓。
第三,“学材”应有课后练习的设置,对知识点的练习采取直接考察和变通性搭配的方法,最好能够引入一些会计职业考试的真题精选,避免题目简单的堆砌,这也能帮助会计和财务专业的学生树立考取相关资格证书的信心。
(二)教学计划要从“书本导向”向“行动导向”转变
现代成本会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生产企业的成本计算、轨迹和分析,更多的体现在对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更为综合的问题上。[5]因此,我们的教学计划的设置应当从企业实践的客观需要入手,要从“书本导向”向“行动导向”转变:在《会计学原理》学习伊始,就要设置真实环境中观摩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去企业的一线车间、或者我们模拟的市场经济各类活动的成本运转的真实环境中观摩;在《中级财务会计》的实验教学环节,也要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进入《成本会计》学习,不管是做成本前的准备,还是做完成本后的分析,都要设置去“车间”的教学环节,这就是“行动导向”。
教师要通过教学中“书本导向”向“行动导向”的转变,营造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去调查和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以及帐户设置和结转,最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将枯燥的表格和计算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自我推导和求证的兴趣,从而掌握计算公式和方法,摆脱死记硬背公式的局面,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这种导向让学生的“成本会计”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表格的计算上,让我们的“教材”与“学材”、以及整个教学课程的设计,都要结合国内外成本会计新的研究成果、模拟的市场经济各类活动的成本运转的真实环境进行调整。
如果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中,我们始终以“行动导向”贯穿其中,学生对会计专业诸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才会调动起来,教学质量才谈得上提高。
(三)创建新的考核体系,让“学生”成为“会计”
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堂知识的考核应该和实验课程的成绩结合起来。[6]实验课既然有单独的课时和学分,考核方式虽然是考查、学分虽然少,所占比重仍然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百分制考核成绩独立计入,以此引起学生对实践性学习的重视,改进现在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状。考核内容也可以改进为由单一的课堂知识延伸至与实际财会案例相关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察。另外,为了避免学生考前临时报佛脚对考试内容进行突击性的死记硬背,可考虑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如:从30%上升到40%。甚至像国外一样,注重每一次小的实验报告的学术交流,平时成绩甚至占到50%-60%,并且可以通过随堂测验的方式对平时成绩进行考核,也能辅助促进学生在平时进行复习预习,提高到课率和学生对成本会计的重视。通过完善考核方式和丰富考核内容,促进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
另外,本课程由于其特殊性,建议不进行合班教学,小班教学学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根据各个班的具体情况控制教学进度,在建立小组学习进行行业扩展和成本会计前沿开发等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学习带到课堂以外,老师只提供方向性指导,更多内容的获得和掌握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阅或小组讨论获得,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将“学生”角色向专业的“会计”角色转化。
[1]尹 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72-74.
[2]庞碧霞.《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41-144.
[3]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会计之友,2009(1):60-61.
[4]南顺女.关于《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2):100-101.
[5]黄 爽.对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162.
[6]俞 宏,夏 鑫.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略构想[J].会计之友,2006(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