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单位大院空间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2014-09-18刘天宝柴彦威

南京社会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二厂大院职工

刘天宝 柴彦威

中国城市单位大院空间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刘天宝 柴彦威

单位大院是理解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空间的重要对象。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单位大院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单位大院是由产品生产空间和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组成的、具有轴线和中心-边缘结构的封闭性院落空间。空间的生产活动由产品生产循环及其派生出的单位职工日常活动循环、单位职工生命历程、职工子女日常活动循环和职工子女成长历程构成,不同活动之间相互交织并实现了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从生成机理来说,单位大院是计划经济时期以项目为依托进行生产组织、生活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的空间化,是现代化建设目标、传统文化及革命经验继承和资源有限等现实条件约束的结果。

单位大院;政治经济视角;空间生产;京棉二厂

一、问题的提出

单位体制主导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并塑造出了相应的空间形式。单位大院作为典型的空间形态成为了理解中国城市转型前后空间变迁的重要分析对象。从研究的关注点来看,已有的研究可以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种视角。物质空间方面对单位大院的分析包括对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大院特征的分析和对转型期单位大院的空间变化两个方面。前者以Duanfang Lu为代表。〔1〕作者将单位大院置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从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组织和政府与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单位大院的形成。空间结构方面认为单位大院的特征包括墙与大门的围合、内部循环体系、职住接近、社会服务设施的供给和合理的建筑布局等五个方面。从总体上而言,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空间表现形成了一种单位城市主义(work unit urbanism)。相对而言,转型期单位大院空间变化的分析最为常见。总体而言,这一类的分析将单位大院视为中国城市市场化转型期城市空间变迁的表现来看待,文中运用了较多的案例来展开解释〔2〕〔3〕〔4〕,单位的类型也涉及企业、大学、医院等多种类型。空间变迁主要围绕边界及围墙调整、用地结构改变以和设施构成变化等展开。此外,在物质空间的分析方面,还有部分研究从规划的角度比较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和TOD社区的空间组织〔5〕〔6〕、单位制与分区制的碳排放影响〔7〕等内容。

社会空间分析方面,早期的研究以Bjorklund为代表〔8〕。作者将单位大院视作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分析。从具体内容而言,主要涉及空间结构及其社会影响两个方面。认为单位大院的空间包括工作区、居住区和社会服务区三个相对独立但又不是严格区分的组成部分。指出围墙和封闭性的院落导致了具有单位属性的身份识别和心理归属,但同时也构成了内外交流的限制。此外,还分析了单位一词的起源以及单位的组织机构。总体而言研究内容是对单位大院社会空间特点的综合性和总体性特点的介绍。社会空间近期视角的分析以 Bray为代表〔9〕。作者着重从规划设计思想的源头以及空间结构分析了单位大院的特点。前者的分析运用了福柯的系谱学方法,认为单位大院的思想有两个源头。一支源自以新和谐村等为代表的欧洲乌托邦思想,经过苏联的社会浓缩器(social condenser)等新的实践影响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的空间规划思想。另一支来自国内传统的院落,并指出其在具有集体主义特点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塑造方面的相通之处。空间结构方面的分析与前述相似,侧重从功能角度进行划分。如将某高校的空间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学生宿舍区和教工宿舍区。总体而言,作者将单位大院置于城市整体的社会治理体系中进行理解,展现的是社会治理的空间化。另外,将单位空间视作小福利国家和封闭的生活空间〔10〕、单位居住区的过滤及构成异质化〔11〕〔12〕等也属于社会空间视角的分析。

总体而言,物质空间的分析对单位大院的设施构成、土地利用以及空间形态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对空间的社会性关注不足。社会空间方面的分析对单位大院中蕴含的空间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但对空间结构的分析局限在从功能角度对其进行拆解,分析的结果是社会空间的碎片化。本文尝试将单位大院视作一个社会空间系统,运用政治经济视角的空间生产作为分析工具,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分析单位大院的空间结构及相应的社会关系生产过程。在分析中,还将阐述单位大院与社会生产模式之间的联系,理解单位体制下社会实践的空间化特点。具体分析以京棉二厂为案例展开。

二、城市空间考察的政治经济视角

政治经济视角的城市空间分析是新都市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方法论而言是结构主义的分析。其产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实证主义范式下的地理学及传统城市社会学对196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及种族和社会阶层分化等城市问题的解释性不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实证主义及人类生态学对经济与政治制度、社会阶层或种族以及人种与性别差异的回避〔13〕。对新都市社会而言,大多数新理论源于古典社会学家的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尤其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理论基础,因而也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或复兴的政治经济学派〔14〕。

在政治经济视角的城市空间分析中,空间生产理论最具代表性。法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是空间生产理论的首创者〔15〕。在对空间概念进行全面哲学考察和批判将空间视为容器和“场”的传统观点的基础上,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的核心观点〔16〕。这一观点扩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将空间中的生产扩展为空间的生产。即,每一个社会,每个生产模式,每个特定的生产关系都会生产出自身独特的空间〔17〕。这里的空间是社会性的空间,是空间作为不同社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而被其形塑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生产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既然每种生产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空间,那么从一种生产方式到另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必定伴随新空间的产生。因此,这里所讨论的社会空间是具体化的、时间性的、历时性的。从变迁的角度来看,同一空间会被不同的意义所反复的浇铸,空间的命运也就在历史中反复的震荡〔18〕。反过来,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也依赖空间的改变,只有在空间上“烙印”才是真实具体的。

空间生产理论带动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和城市社会学者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有大卫·哈维、爱德华·苏贾、曼纽尔·卡斯特尔以及尼尔·史密斯等等,并形成了许多关于城市发展与空间分析的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分析。如哈维对城市与社会正义和城市空间与资本循环的分析、卡斯特尔对城市集体消费与城市社会运动的分析等等。相对而言,国内学界对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较为迟滞,基本处于引介和初步应用的阶段,但却引起了多学科的共同关注〔16〕。应用研究中,对全球化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生产的分析〔19〕、对上海新天地消费空间生产的分析〔20〕以及对广州城乡结合部空间生产的分析〔21〕等都得到了对中国城市空间更为深入的理解。总体而言,空间生产及其对应的政治经济分析已经逐步成为中国城市空间分析的新视角。

三、单位空间结构的政治经济解构:以京棉二厂为例

1.京棉二厂的物质空间构成

京棉二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紧邻东四环。1953年纺织工业部和北京市委筹建。1954年开始建设,1955年正式开工生产,是我国第一个全部采用国产设备装备起来的现代化大型棉纺织厂,与原京棉一厂、三厂、印染厂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构成了纺织城。1955年末该厂拥有职工3600多人,1980年代中期职工人数最多,有9500多人。建厂之初,京棉二厂就配套了教育、医疗、食堂等生活设施,此后不断完善和调整,空间随之相应变动。1970年代末的京棉二厂空间包括北部的生活区和南部的厂区(图1)。生产区包括办公楼、厂房(内部食堂)、生产区浴室、车库、托儿所、育婴室以及厂区内部食堂等设施。生活区包括礼堂/食堂、幼儿园、小学、中学、纺织工业学校、职工医院、商业服务、邮局、合作社、母子宿舍、浴室以及大量的住宅楼等,住宅楼分为单身宿舍和供家庭居住的单元楼两种类型。

2.京棉二厂空间结构的政治经济解构

图1 1970年代末期京棉二厂设施构成

通过对单位大院空间的政治经济透视,可以得到更为简洁和清晰的京棉二厂空间结构(图2)。可以看出,空间结构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功能分区。京棉二厂以朝阳路为界,分为南部的产品生产空间(生产区)和北部的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生活区)。两部分功能相异,但密切联系。产品生产空间是整个单位大院的核心,也是单位得以存在的根本理由。正如《京棉二厂厂史》所述,筹建京棉二厂就是为了满足首都人民对纺织品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与计划经济时期单位的形成是工业化建设项目的结果相一致。相对而言,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则处于从属的地位,是产品生产空间需求的结果。从逻辑关系上来说,产品生产产生了对劳动的需求,进而导致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正是其空间化形成了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建厂之初,京棉二厂的干部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来自上海纺织基地、北京及华北局的机关等,而工人来自纺织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及面向中学生和社会的招工。这些人既是产品生产空间的劳动供给者,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的使用者。京棉二厂空间结构的第二个特点是轴线的运用。在单位大院中,从北到南依次布局了礼堂、主路、北门、南门、主路、办公楼和厂房等设施,构成了纵贯整个院落的轴线,从而将重要的功能通过空间格局的形式进行表达。

图2 京棉二厂空间的政治经济解构

再者,分别从产品生产空间和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的内部来看,都存在中心-边缘的空间结构。产品生产空间的中心是由办公楼和厂房构成的管理与生产空间,而边缘则是由库房、生产区浴室、车库、托儿所及维修设施等构成的生产支撑空间。办公楼构成的管理部门位于产品生产空间进入后的首要位置,显示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9〕。边缘的生产支撑空间从功能上来说分为直接服务与生产的库房、维修间等设施和服务于劳动者的浴室、托儿所及食堂等设施。后者通过方满足劳动者的需求而间接服务于产品生产活动。

劳动力再生产的中心由礼堂、幼儿园及小学等公共设施构成,边缘主要由住宅构成。从空间格局来说,劳动力再生产空间是按周边式街坊空间思想进行布局的〔22〕。该布局在空间上一般有强烈的轴线,建筑沿街道走向布置,住宅有南北走向,也有东西走向,服务性公共建筑位于居住区中心,表现出强烈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秩序感。在京棉二厂的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的中心,礼堂/食堂是重要的集体活动场所。除集体就餐外,礼堂还是会议、电影及其他集体活动的场地。因此,也就构成了单位内部管理及集体主义塑造的重要场所。而幼儿园和小学是对下一代单位人的进行思想和文化知识教育的场所,同样属于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住宅构成了劳动力再生产的边缘,居民以个人或家庭的形式进行生活活动,相对而言生活活动的集体性要弱化许多。另外,从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功能来看,空间中心具有文化思想的指向性,而边缘的住房、医疗以及操场等设施具有生理和身体指向的特点。

四、单位空间的生产循环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前述部分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京棉二厂的空间结构及其组织联系,接下来从动态的活动循环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活动循环的核心是产品生产循环,并在其需求的基础上派生出了劳动力再生产的循环。后者进一步根据代际和时间尺度的差别分为当代职工的日常活动循环、当代职工的生命历程、职工子女的日常活动循环和职工子女的成长历程等四种类型(图3)。在不同循环互动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1.产品生产循环

棉纺织是京棉二厂产品生产循环的基本内容,该活动在产品生产空间组织和展开,并构成了该空间组织的核心。产品生产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厂房内相结合的过程,是劳动者(单位职工)通过劳动工具(机器设备)加工劳动对象(原材料)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分批次以劳动对象的形式进入产品生产空间,并转换为工业产品。此过程的一端是劳动对象的连续输入,另一端是工业产品的连续输出。厂房和机器设备等构成的劳动资料为一次性投入,以固定资产的形式为产品生产过程提供空间和平台,在生产过程中被连续使用和维护更新。京棉二厂职工以劳动者的身份进入产品生产空间,通过操作机器加工原材料实现劳动力作用的发挥。受生理因素限制,劳动者以“三班倒”的形式组织,每班8小时,中间有半小时就餐时间,内容包括开关机器、就餐及短暂休息等①。从1979年12月24日开始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劳动时间安排,简称“四三制”。其做法是在原来三个班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班,每天有三个班运转,一个班轮休,做到人休息机器不休息。产品生产循环中,与主要棉纺织相对应的还有支撑性的生产活动,包括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及储藏、机器及厂房的维护等等。

图3 京棉二厂的生产循环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2.单位职工日常活动循环

职工的日常活动包括工作活动和为其进行脑力和体力准备的生活活动两部分。前者发生在产品生产空间,后者主要在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完成,包括睡眠、就餐、休闲、医疗等等,两种活动的时空分界点是上班和下班。从关系上来说,工作是单位职工日常活动的核心,其刚性的时空间制约主导了单位职工的整日活动,表现为三班倒的工作安排对睡眠、就餐等日常活动的支配,并形成了相应的跨越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和产品生产空间的时空间利用模式。与生产活动形成的时空间制约相对应的是劳动力再生产空间中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和城市服务设施相对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职工从外部获取日常生活用品的必要性,而增强了对产品生产空间的依赖。这里,职工几乎可以获得劳动力再生产的所有需要,涵盖了思想意识及身体恢复和发展的方方面面。与京棉二厂职工日常活动循环相对应的是,在外单位工作的京棉二厂职工家属的日常活动循环。其形成过程同样是工作活动支配的结果,区别在于工作活动在外单位空间实现,时间制约也有所区别。

3.单位职工生命历程

单位职工主要通过招工、分配以及调动等形式进入企业,并由此开始其具有鲜明单位特征的生命历程。在此过程中经历的重大生命事件主要包括就业、结婚、抚养子女、退休乃至死亡等。从计划生产的组织来看,职工单位化生命历程的原动力来自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起点是单位的就业。这反映了单位生产活动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从过程来看,整个生命历程都有深刻的单位烙印,是一种单位化的生命历程。具体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单位提供证明。即单位证明职工身份和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23〕,是生存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单位提供资源。单位不仅为职工支付工资和退休金,还以福利的形式提供住房、医疗、教育等多种多样的生活设施,是职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单位组织、参与活动与事件的发生。除单位组织职工参与生产形成产品生产循环外,单位还在其他方面有广泛的组织和参与。具体包括物质资源的配置、职工的学习和教育、集体活动的组织等等。

4.职工子女日常活动循环

该循环指职工子女在参加工作或外出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所经历的日常活动模式的重复。从日常活动的安排和时间来说,该循环始于起床,终于晚上睡眠,中间的活动主要包括就餐、教育、休闲、医疗等等。对不同成长阶段的职工子女而言,会经历差异化的日常活动。如幼儿阶段、小学及中学阶段之间的不同。但从空间来看,这些活动基本在京棉二厂的劳动力再生产空间依托单位提供的多样化设施实现,相对于职工的日常活动范围而言更加集中。根据职工子女日常活动陪护的差别,可以将其分为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活动和与单位公职人员(教师等)在一起的活动。后者得以主要在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实现的重要依托是单位提供的教育设施及其相应的单位职工服务。相对住房而言,单纯面向下一代劳动力再生产的设施更全面的体现了单位的社会职能,同时也是当代职工顺利投入工作的重要支撑。从源头来说,单位办社会的形成同样是依托项目集中投资的结果。

5.职工子女成长历程

对京棉二厂的职工子女来说,从其出生伊始便开始了单位化的成长历程。由于京棉二厂提供了从幼儿园一直到中学阶段的全部教育功能和设施,职工子女依托单位大院的成长历程会一直持续到中学教育结束。在这一过程中,要经历出生、接受抚养、接受不同阶段的教育等具有阶段性的过程。与单位职工的生命历程相似,其过程同样深受所在单位的影响,包括获得身份与资源和接受单位的组织与安排等等。依托单位大院的成长经历结束后,职工子女下一阶段的历程基本有三种开始的选择,即外出接受高等教育、外单位就业和本单位就业。其中本单位就业将替代上一代单位职工的生命历程,形成单位内部代际之间的劳动力循环,而前两种情况则会形成单位之间的劳动力循环。据统计在京棉二厂,1981年到1984年职工子女顶替进厂工作的就有403人②。整体而言,职工子女的成长经历受单位社会功能的深刻影响,而就业的选择要受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选择。1980年代的子女顶替很大程度上是就业压力的一种灵活做法,后期则随着就业制度的变革而结束〔24〕。综合而言,京棉二厂空间内部不同的活动相互组合,形成了封闭性很强的空间模式。产品生产循环与劳动力再生产循环相互依赖,大大降低了对城市空间的需求。对设施完备型的单位而言,相对外部的独立性更加明显。

五、单位大院的空间生产机理

上述内容从政治经济的视角具体分析了京棉二厂的空间组织及生产循环。下面从更加一般的意义上,将京棉二厂视作典型的单位大院,分析其与社会生产模式的关系,从空间生产的角度阐释单位大院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空间化表征的机理(图4)。

图4 京棉二厂的空间生产机理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国家发展目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是其实现的路径和依托。就现代化目标的具体化来说,集中体系为以工业化为代表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另外,社会秩序方面是要将全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与此想对应的另一面是对历史的继承,包括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念、空间规划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等方面。国家观念是“家”对“国”观念的渗透,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居民的全面的管控和多方面的照料。传统空间规划思想中轴线的象征意义、里坊及院落等空间形式在单位大院设计中得到了继承〔9〕。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供给制和企业生产经验对单位社会福利的形成和生产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25〕。

从现实条件而言,冷战的国际背景强化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赶超心态,苏联的发展经验形成了中国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示范。国内方面,物质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工业化和城市建设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人口众多的现实是影响人力组织和调控人口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发展目标、历史继承和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形成了中国工业发展的独特策略,即集中资源以工业项目的形式优先推动重工业发展的社会生产模式。这样就形成了围绕工业项目的生产组织和生活安置,并在空间上形成了相应的产品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政府根据计划需求确定生产的规模和区位,并通过政府投资、劳动力配置以及相应的空间规划和涉及初步构建以生产为核心的单位大院空间。此后,政府通过生产计划以及工资、住房等消费的调节和社会管理将单位大院的生产活动与社会再生产纳入到整个的计划体系中,形成其中的一个组成模块。

从单位大院本身来讲,空间具有设施完备、功能互补及内部循环的特点。但从城市空间的尺度来看,单位大院之间则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和横向的封闭性,呈现了一定程度的空间分割。从纵向来看,单位大院则与主管部门有很强的联系,涉及了单位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的方方面面。这样,对政府来说单位大院就构成了生产组织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对居民来说,则是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并形成了较强的心理归属和单位情结。

六、结论与讨论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是“单位城市”,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是依托单位进行的。国家通过单位制一方面实现了有限资源的集中利用,另一方面实现了城市居民的组织和管理,通过两方面的互动构建了追求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基本组织模式。城市空间是单位化的空间,是计划经济体制在城市的空间化,而单位大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以京棉二厂为例,透过政治经济视角对单位大院进行解读,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1)京棉二厂单位大院是由产品生产空间和劳动力再生产空间组成的、由轴线和中心-边缘结构等空间要素构成的院落式空间。其中产品生产空间居于主导地位,通过空间设计凸显了党的领导和集体主义思想。(2)京棉二厂的生产活动以产品生产循环为核心,并由劳动力需求派生出了单位职工日常活动循环、单位职工生命历程、职工子女日常活动训和职工子女成长历程等不同人群和时间尺度的活动循环。几种循环活动相互交织与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3)从空间生产角度来说,单位大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以项目为依托进行生产组织、生活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的空间化,其形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传统文化与革命经验的历史依赖和资源不足等现实条件约束的结果。

本文主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单位大院的空间结构、生产循环及其生产机理,并得到了部分对单位大院的新理解。未来研究可以将政治经济视角空间分析的其他理论运用到单位大院及城市空间的研究中,从而拓展对中国城市空间的认识。如通过资本循环理论来分析生产性资本和生活性资本的配置对建成环境生产的影响,进而理解单位制下空间生产的特性。再如通过集体消费理论来分析单位生活区的形成、管理及其在转型期的变化,进而透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变迁及其相应的问题。

注:

①三班倒的时间分别为:早班:6:30——14:30,就餐及休息时间为10:00——10:30;中班:14:30——22:30,就餐及休息时间为17:00——17:30;晚班:22:30——6:30,就餐及休息时间为 2:00——2:30。

②数据来源于程建勋等:《京棉二厂厂志》,1985年,第47页。

〔1〕Duanfang Lu.2006.Remaking Chinese Urban Form:Modernity,Scarcity and Space,1949-2005.London:Routledge.

〔2〕张艳、柴彦威、周千钧:《中国城市单位大院的空间性及其变化:北京京棉二厂的案例》,《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5期。

〔3〕王乐、梁江:《单位大院的形态演变模式分析》,《华中建筑》2010年第7期。

〔4〕张纯、柴彦威:《中国城市单位社区的空间演化: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5期。

〔5〕于文波、王竹、孟海宁:《中国的“单位制社区”vs美国的TOD社区》,《城市规划》2007年第5期。

〔6〕杜春兰、柴彦威、张天新等:《“邻里”视角下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空间比较》,《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5期。

〔7〕柴彦威、张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新审视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1期。

〔8〕Bjorklund E M.1986,“The Danwei:Socio-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Work Units in China's Urban Society”,Economic Geography,62(1)pp.19-29.

〔9〕Bray D.2005.Social Space and Governance in Urban China the Danwei System from Origins to Refo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揭爱花:《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空间》,《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1〕塔娜、柴彦威:《过滤视角下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变化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5期。

〔12〕孙炳耀:《社区异质化:一个单位大院的变迁及其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13〕【美】马克·戈特迪纳、雷·哈奇森:《新城市社会学》,黄怡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62页。

〔14〕黄怡:《新城市社会学:19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的范式转变》,《同济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15〕Neil Smith:Uneven Development:Nature,Capit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Blackwell,1984,p.90.

〔16〕叶超、柴彦威、张小林:《“空间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经济地理》2011年第3期。

〔17〕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1991,p.31.

〔18〕汪民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19〕黄宗仪:《都市空间的生产:全球化的生活》,《台湾社会研究季刊》2004年3月。

〔20〕包亚明:《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21〕刘云刚、王丰龙:《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生产与黑色集群——广州M垃圾猪场的案例研究》,《地理科学》2011年第5期。

〔22〕【法】华揽洪:《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李颖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3页。

〔23〕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

〔24〕王爱云:《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子女顶替就业制度》,《中共党史研究》2009第6期。

〔25〕路风:《中国单位制度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第4期。

〔责任编辑:秦 川〕

Danwei Compoundspace and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 in Urban China:An Example of Beijing No.2 Textile Factory

Liu Tianbao&Chai Yanwei

Danwei compound is a suitable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in urba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planned economy.Based on analysis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perspective,this paper finds Danwei compound is composed of product production space and labor reproduction space,having spatial elements of axis,core-periphery 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compound.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include product production cycle and those related cycles of daily life cycle of workers,workers’life process,daily life cycle of workers’children and their grown up process.The reproduc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 is completed in those interweaved cycles.As for formation mechanism,Danwei compound is the spatialization of project-based model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life service and social governance,a result of constraints from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im,depend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volutionary experience and realistic conditions.

danwei compound;political economic perspective;production of space;Beijing No.2 Textile Factory

C912.81

A

1001-8263(2014)07-0048-08

刘天宝,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 北京100871;柴彦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北京100871

* 本文是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单位制度的演变及其空间与社会响应研究”(11AZD0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城市单位空间形变与社区杂化的过程、机理与优化研究”(410711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二厂大院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二厂汽水
郭文虎:社区『热心人』
职工摄影(2)
中国大院故事多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中国大院故事多
从“二厂”的全世界路过
当初小善救小厂 后来大厂反被救
崔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