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我院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调查分析
2014-09-17刘永华苏红梅王玉平
刘永华,苏红梅,王玉平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154003)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由啮齿类动物为传染源,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性损害和肾脏损害为主,故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有病情凶险、病程较长、较高致死率等特点[1]。中国是该病发生率较高、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报告发病人数占全世界的90%以上,且在黑龙江是发现首例出血热患者地区[2,3]。佳木斯市位于我省东部,发病人数较多,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探讨本地区出血热的特征和规律,现对我院出血热疫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2010-01~2012-12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感染内科、消化科、普外科、呼吸内科、儿内科和老年病科的住院病例,上述病例资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由预防保健科汇总、并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计308例。
1.2 方法
对上述数据资料先期整理,然后建立Excel表格,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10~2012年我院累计报告出血热308例(不详地址除外),其中,男222例,女86例。病例主要来源于佳木斯市所辖市内4个行政区(向阳、前进、东风和郊区),3个县(汤原、桦川和桦南)和3个县级市(富锦、同江和抚远),以及本省内与我市临近4个市县(七台河市、双鸭山市、鹤岗市和哈尔滨市依兰县),见图1。2010~2012年间,在我院的病例报告数中,市区最少,分别为15例,15例和17例;其次为所辖县市:34例,29例和34例;本省外市县的例数最多,分别为92例,94例和122例,且2012年明显高于其他年份。
图1 2010~2012年我院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2.2 分布情况
2.2.1 时间分布:我院2010~2012年出血热报告例数月份分布情况: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夏季和秋冬交际明显,高峰在6、7月和11月,上述3个月的发病人数超过全年的65%。2.2.2 人群分布:我院2010~2012年出血热报告例数在不同人群均有病例发病,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居多,占总病例数的81.0%;待业占5.25%;学生占4.97%;文职人员占3.7%;商贸人员占2.1%,其他占2.98%。
病例在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1~60周岁年龄组,此年龄段在2010~2012年分别占总发病数的93.48%,88.30%和77.87%。男女性别比约为4∶1,见图2,年龄段发病在2010年和2012年走向相似,但2012年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
图2 2010~2012年我院出血热病例年龄别对比分析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4],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医疗费用高等特点。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发现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地区,以HTN(汉滩)型为主的HTN和SEO(汉城)型混合疫区[5],发病人数始终较多。我省宿主动物种类较多,以黑线姬鼠、褐家鼠常见[6~8]。该病不仅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有报导表明,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也不容忽视[9]。通过对我院2010~2012年出血热疫情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此时间段中本省外市县发病人数居多,且鹤岗、双鸭山等矿区发病比例较高,并有上升趋势,分析认为可能与该地区地势和居住环境有利于宿主动物生存、不利于灭鼠除害有关。因此应对该地区进行重点防控,同时,对其他地区防病控病也不要忽视。建议在根据我省特殊地理和气候特点继续开展科学灭鼠工作,做好监测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传播可能,最大限度降低传染源的感染几率。其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知水平,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有具体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主动参与到防控活动之中。同时,应根据我省东部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特点,加强防控,并注意重点人群(如农民、矿工等)的疫苗接种普及工作。我省哈尔滨市的疫苗接种工作效果显著[10],可加以借鉴,制定切合实际的防控方法。本研究显示在农村和矿区的发病人数高于市区,综合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卫生环境状况,考虑出血热发病率与该病防控知识普及、当地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等有一定关联,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1]孔令岩,陈立章.汉坦病毒疾病谱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9,8(5):938-940
[2]张文义,江佳富,姚昆,等.中国大林姬鼠携带Amur类汉坦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5):482-486
[3]嫣燕贞,姚来顺,扈光伟,等.吉林省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17(4):324-326
[4]朱相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释义[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5
[5]陈露菲,陈淑红,王开利,等.黑龙江省大林姬鼠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其S基因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12,28(5):517-521
[6]姚昆,江佳富,张文义,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宿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学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1):1-4
[7]陈淑红,陈露菲,刘彦成,等.黑龙江省1株汉滩型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基因鉴定[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10(3):224-226
[8]王世文,杭长寿,王华,等.我国汉坦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研究[J].病毒学报,2002,18(3):211-216
[9]周济华,张海林,王静林.汉坦病毒肺综合症人-人传播的研究进展[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7,34(4):262-263
[10]郭淑珍,颜洪海,周浩,等.哈尔滨市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免费接种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