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及疗效的影响

2014-09-17吴淑芳袁丽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依从性康复

芮 雪,吴淑芳,周 芳,袁丽英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脑卒中因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尤其是我国脑卒中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和日本,而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脑卒中患者(<45岁)约占10%,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已受到广泛关注[1-2]。有研究认为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是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及健康宣教等有机整合,以患者的功能预后和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作为护理目标,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主动接受治疗”,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青年脑卒中首初次发患者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旨在探讨该模式对低龄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初次发作的青年脑卒中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37~45(41.39±4.25)岁。均经头CT或MRI证实,且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其中急性脑梗死43例(72%),脑出血(出血量幕上<20 mL、幕下<40 mL)17例(28%),所有患者均无意识障碍、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无手术史、精神病史,能配合调查。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2组临床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治疗、简单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基本的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入院后客观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具有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组成心理护理小组对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入院时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自己及主管医生,初步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感;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掌握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因素,纠正其不合理认知,指导患者学会身心放松,鼓励其主动完成自己可以或经努力可完成的日常活动,强调不良情绪对康复的影响;在交流过程中要鼓励并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倾述,并给予同情、安慰和鼓励。积极与患者的家属沟通,鼓励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积极陪伴,合理安排朋友及同事探视,并给予关心和鼓励[5]。②健康宣教。每个患者和家属发放脑卒中相关知识宣传手册,病房墙上张贴脑卒中相关知识宣传画,组织患者和家属观看脑卒中视频资料,每周组织1次专家讲座,由恢复较好的病友实施“现身说法”,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脑卒中的病因、发展、转归、预后及导致脑卒中的各项危险因素,强调良好心态和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规范健康行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等[6]。③康复训练。第1阶段为卧床期:定时翻身、变化体位,预防压疮、坠积性肺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侧肢体保持正确体位以预防肌肉痉挛。④帮助患者定期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同时嘱患者行关节的主动运动;早期即可行坐位和平衡训练;帮助患者行翻身、移动、躯干活动和坐卧体位变换等床上运动训练[7]。第2阶段为下床期:病情稳定允许下床后即开始立位平衡训练、步行基本动作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1~2次/d,30~45 min/次,同时可配合针灸治疗及认知训练等,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项训练的目的、原则及方法,对训练时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鼓励和肯定,使患者增强坚持训练的信心[8]。语言训练先实施强听觉刺激,之后再行视、触、嗅觉等刺激,反复刺激使二者相互促进,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训练[7]。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指导、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均指导患者自行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评分>50分提示存在焦虑和抑郁[9]。②治疗2周及出院45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活动能力情况[7]。③依从性的评价标准: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康复训练者为完全依从,在他人劝说和督促下可配合康复训练者为部分依从,拒绝康复训练者为不依从[4]。④护理满意度:出院前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满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一般(70~79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量表评分变化 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2组患者对护理依从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护理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比较 例

2.32组患者治疗2周和45 d的NIHSS和ADL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入院时、治疗2周和45 d的NIHSS和ADL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入院时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3 讨 论

青年脑卒中定义目前仍不十分确切,一般将发病年龄<45岁的卒中称为青年脑卒中。青年脑卒中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3%~20%,以缺血性卒中为主,其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国与各地区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差异较大,我国35~45岁男性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8/10万~142/10万,女性为23/10万~95/10万,而且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0]。青年是每个人一生中的最关键时期,由于脑卒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发病后可能残留患肢功能障碍及语言障碍等,导致生命质量降低,甚至社会劳动力丧失,将给其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卒中后康复情况已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广泛关注[10]。

表4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卒中单元”是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但“卒中单元”既不是药物也不是一种新手法,而是一种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和健康宣教等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全新的多单元护理模式,其改变了传统常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只是单纯执行医嘱配合治疗的护理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3]。青年脑卒中患者因缺乏相关医学知识、担心预后等因素,发病后常常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8],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宣教,并给予饮食指导、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提高疗效,改善预后[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早期康复护理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发病后最初4周的康复训练。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出院后给予定期随访指导,治疗2周和45 d后的NIHSS和ADL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不仅可改善患者预后,而且通过沟通交流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青年脑卒中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值得在脑卒中尤其是青年脑卒中患者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燕,金奕,赵岳. 青年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58-60

[2] 侯东哲,高晓刚,孙岩伟,等. 青年脑卒中分布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7):1156-1157

[3] 庞积岚,高荣慧,王桂芳.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5):746-747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5] 姚福娣,张运生,黄志红,等. 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2012,52(20):99-100

[6] 刘岩,孙艳杰,高力频,等.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应用于卒中单元的效果[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41-542

[7] 张玲. 卒中单元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38-39

[8] 陈清莲,邓书梅,黄平,等. 引用卒中单元理念综合治疗脑卒中的护理体会[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6):600-602

[9] 田德财,张新卿,周景升,等. 自行编制的社区抑郁状态电话筛查问卷与常用抑郁和焦虑评定量表的一致性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0):618-619

[10] 韦云飞,赵伟佳. 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J]. 医学综述,2008,14(15):2315-2317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依从性康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