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研究

2014-09-16

山花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叶芝悲剧痛苦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捕捉生活中美的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不可缺少的重要符号元素之一。意象不仅能够作为解密诗歌的钥匙,而且还能够对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作出探寻。在爱尔兰现代著名诗人叶芝的作品中,常常运用意象来简明描述真切的情感。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叶芝诗歌创作的情感阶段,对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叶芝的《当你老了》作品呈现出悲剧意象。

在叶芝的诗歌中,悲剧意象作为创作的主题,既让人意蕴深远,又让人难以理解。探究诗歌的悲剧意象是深入了解叶芝诗歌创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作品《当你老了》中,“变老”成为诗歌呈现悲剧意象的重要主题,主要是愤怒、邪恶,以及嘲讽等剧烈情感的突出。Aristotle认为通过恐惧和怜悯所发泄出来的情感是悲剧,但是Friedrich Nietzsche却认为悲剧并不单纯是恐惧和怜悯情感的发泄,还是超越恐惧和怜悯来自生命的喜悦。因此,叶芝在Friedrich Nietzsche的影响下,将悲剧意象设定为主观感受和客观形象之间的融合和碰撞,为客观事物赋予生命和情感。

叶芝诗歌创作中的悲剧精神

意象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精神,不仅是解读诗歌的金钥匙,而且还是诗人灵魂得以与肉体超脱永存于艺术中的火焰。叶芝在诗歌创作中,他始终以寻找爱尔兰民族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为主题素材,意象语言暗示主题。这样一来,诗歌不仅具有主观感受和客观形象的美,而且还具有悲剧精神的精华使诗歌更具悲剧色彩和哲学意义。由于叶芝诗歌中主观感受和客观形象之间并不是相分离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悲剧精神对于叶芝诗歌创作来说是艺术创作方式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作为爱尔兰20世纪最为著名的伟大诗人,叶芝用尽一生都在寻找将艺术在超越恐惧和怜悯情感发泄的基础上,与爱尔兰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合理表达出来。实现叶芝作品超越单纯情感发泄的本体,由梦境到醉境的悲剧精神状态,完成对生命的寻求。从叶芝《凯尔特的薄暮》中,诗人认为人生本就如同一场悲剧,而艺术是帮助人们脱离苦海的方舟,通过艺术为人们创造一座超越世俗烦恼与痛苦的王国,在经过艺术过滤后的悲剧人生,才更值得去经历与回味。因此,早期叶芝的诗歌作品中,不仅拥有奇幻的梦,而且还拥有面对困境绝不崩塌的勇敢与乐观精神。虽然这种精神夹杂着许多悲伤,但诗人通过揭开这层悲伤的隔阂,引领读者感受悲伤气息的同时,逐渐走向快乐。

叶芝诗歌创作的源泉来自爱尔兰神秘的传说,使诗歌充满梦境般的浪漫色彩和希腊悲剧典雅的风格。例如;叶芝1886年创作的《被偷走的孩子》,这首诗主要是精灵通过描述仙岛的美丽和无忧无虑,呼唤孩子跟随自己到仙岛。利用精灵的口吻指出人类的世界是充满烦恼、恐惧、悲伤的,即使在梦中人们也无法完全逃离这种悲剧的困扰。这首诗最印入人心和具有强烈象征性的一句是:“走吧,人间的孩子;与一个精灵手拉手,走向荒野和河流;这个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1]虽然批判了人类现实生活的残酷,且突出人们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但是在社会太多矛盾和恐惧的压迫下,人世间是如此的烦恼与痛苦。同时,在每段末尾部分,诗人反复采用类似童谣的手法呼唤人间孩子们离开“哭声太多”的现实世界。暗示着人们只有逃离了这个让人烦恼与痛苦的世界,生存才会充满快乐和希望。而一句“你不懂”暗示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无法预知、逃离、选择,甚至是无法给予希望,因此,诗人通过文字塑造的梦幻王国,试图在迷失的尘世中摆脱悲伤和痛苦,抚慰人们焦躁的心,重新踏上寻找快乐的归程。例如,绿荫小岛、星星游泳等字眼[2]。对于叶芝来说,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悲剧的唯一方式就是艺术,因为艺术能够远离现实绝望之地。从某种意义来讲,叶芝的诗歌都是利用艺术来幻想的情景,通过悲伤和快乐的想象,展现爱尔兰民族的生命活力、面对生存困境需找出口,即使是悲剧也不忘有希望。

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

在人生的舞台上,人的生活如同梦幻的戏剧般,而悲剧是将戏剧推向高潮的关键。当悲剧处于最高潮时,沉浸的苦难瞬间被极端戏剧化。剧中的人物在剥离以往痛苦生活煎熬的同时更显英雄体验的快感,悲剧意象净化了人们被隐藏的欲望,进而转化成更为高层的精神,也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正是这种态度的升华,随着诗中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诗中生命的痛苦被净化。不仅远离痛苦命运欲望的束缚,为人生点缀了一份悲剧的快感,以及对生命的解释。但诗中剧情的变化,体现的人生与生命依然快乐和坚如磐石。在叶芝的诗歌中,悲剧意象交织的痛苦和快乐,尽管人们现实生活如此让人烦恼、痛苦不堪,但是在某一瞬间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存的快乐和欲望。悲剧的本质在叶芝的诗歌创作中,不只是悲剧意象的体现,更是完美艺术饱和的再次创作力与创作状态,因此,在叶芝的诗歌中,悲剧的地位总是最为至高无上的。正因为此,悲剧除了包含痛苦外,也包含对痛苦对抗的喜悦。诗歌中具有崇尚意志的精神力量正是构造悲剧的强心针,将处于悲剧中的人物,通过他们自身的坚强使悲化喜。由于叶芝的柔弱和对柔弱的痛恨,他的诗中更加突出悲剧中的反抗勇气与力量,这种勇气与力量正是他面对、抵抗、征服人生苦难的尖锐武器,更是一种力量的肯定。例如,《旋梯》和《在本·布尔山下》,诗歌的悲剧多为死亡前的快乐。前一首诗是目击者所体现的悲剧欢笑;后一首诗是战士在最后的祈祷中,所体现的悲剧欢笑[3]。正如在Friedrich Nietzsche的影响下,悲剧被化作积极去面对和对抗痛苦的英雄气概。再如,在叶芝的诗歌《天青石》中,他利用艺术的图景将这块天青石上的每个细节进行了放大式地详细描述。石中风化形成的裂纹被描述成河道和雪花的自然景色,甚至设想小凉亭在杏花的衬托下香飘万里;设想攀登的中国人依然前行或停留在小亭休息[4]。尽管诗句中的“中途之家”暗示攀登者只在山腰,但后面的诗句暗示攀登者登上山顶的壮丽景象,极具浪漫色彩。而在诗歌中“凝望山峦和苍穹”自然让读者禁不住觉得眼前一幕,由崇高和恐惧的情感体验结合显出悲剧性,因此,具有自然的艺术被展现出来。从诗歌开始时乐器意象让事物又回到了原点,悲壮的景观和哀伤的乐曲,让读者感同身受地体验到叶芝笔下的尽管具有悲剧意象,但是通过模仿这种浪漫和悲剧的融合给诗歌注入了快乐。这足以证明,叶芝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一直紧紧抓住梦与飘统一的感受来超越现实人类的生存困境,成就诗歌悲剧与喜悦的特色。

从作品《当你老了》中呈现悲剧意象

在叶芝的诗集中,1893年创作的《当你老了》最为著名。这首诗是他为心爱的女神所创作的,不仅拥有唯美主义色彩,而且还拥有浪漫和悲剧的色彩。全诗主要分为三节。诗人在面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时候,将心中的悲伤和痛苦与诗缱绻在一起,在凄美梦幻王国的勾勒下,通过柔美曲折的手段使全诗在实现超越悲剧命运的同时,更具饱和张力美。

首先,在第一节开篇中,叶芝利用假设性的时间状语想象数年后,当他满头白发与爱人阅读诗集的场景,尽管沧桑但因有爱人的陪伴并不孤单。在爱人轻声吟诵诗歌的同时,回忆也映入眼帘,美丽的眼睛、幽深的晕影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创作《当你老了》时叶芝是29岁,他爱的人莫得·冈是27岁。在意象连接假设性的当你老了、头发变白了、在炉火边打盹等情景下,老了的场景一下就在脑海显现,既显朦胧和静止,又显生动,从内心感到震惊。在时间的映射下,面对年轻与老去的自己,你看到的是什么?这首诗足以体现叶芝在面对漫长岁月和痛苦情感经历时的感知。

其次,在第二节中,叶芝巧妙利用对比的手段描述和展现了自己对莫得·冈的一往深情。例如,《当你老了》诗中这句:“多少人爱你飞扬的青春岁月;爱你的美丽,或真或假;只有一个人爱你圣洁的灵魂;爱你那饱经风霜哀戚的容颜。”[5]表达了他人是垂涎你的容貌和青春,但是我与他人不同,我爱你那颗为民族奋斗的纯洁心灵,即使你美丽的容颜随时间老去,我依旧深爱着你,显现出叶芝对爱人的真挚与忠贞以及沉稳。爱情只有在时间的锤炼下,就算经历的时间再长也会更加鲜活、坚不可摧。

最后,在第三节的收尾中,叶芝又将意象集中在对未来虚拟的幻想中,此次的文字就如同羽毛一样轻盈和轻柔,将这对恋人带入“当你变老了”的时光隧道,这时的你已经白发苍苍、光洁的面容上多了一道道皱纹,身躯依靠在火炉边打盹,虽然我为你的老去感到悲伤、难过,但是我并没有因你的老去,而改变我对你的爱。只有在“当你变老了”才发现我对你的爱是如此真挚、忠贞、沉稳。这足以体现叶芝对现实爱情的绝望和悲伤,只能依靠设想通过“老”去的情景,希望自己爱的人看到后能够尽早明白自己的一往情深,不要等到“老”去后才发现,成为永远的伤痛。随后,叶芝又在山和星星间展现出自己的爱情并没有如同山中迷雾一样散去,而是仍在头顶流连环绕,迟迟不忍散去,最后将自己隐藏在了星星中。在这样的意象空间里,叶芝的爱情不仅圣洁美丽,而且纯净,在无限空间里永恒存在。不管是有幸还是不幸的人,当他们陷入《当你老了》时,内心深处一定不会觉得被解脱。因此,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让“变老”不再悲伤、痛苦、失落,让这种疯狂的情感更具反抗的勇气与力量,让主人公在从绝望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重生。

总而言之,在叶芝诗歌中的悲剧意象是对人生的一种信任与肯定,即使是痛苦和悲伤的。悲剧意象下诗歌描述的人生本就如同一场悲剧,就算很痛苦我们也要极具色彩地演绎这一幕幕的悲剧,绝不能让悲剧失去自身散发的绚丽与抚慰。因此,叶芝通过构建浪漫主义色彩与悲剧色彩空间,在自然和人工的雕琢下,加快悲剧抚慰真谛的节奏,使梦幻意境得到净化,获取生存痛苦的勇气与力量。

[1]李素娟.叶芝诗歌中歧义现象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丁莉.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寻找心灵的家园——解读叶芝的《茵尼斯弗利岛》[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3]程海霞.论W.B.叶芝早期诗歌中所体现的精神矛盾[D].上海交通大学,2010.

[4]李小红.叶芝诗歌象征的多元性[D].中南大学,2010.

[5]韩晴.时间那么短.爱那么长——浅析叶芝名篇《当你老了》[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叶芝悲剧痛苦
伟大的悲剧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分担痛苦
痛苦力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我是骑者 策马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