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谱成语文课堂乐章的音符
2014-09-15余燕
余燕
传道、授业、解惑,是人们对课堂教学的一种传统的认识。新课程改革下,它已经不能用来概括当今的课堂,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课堂,应该是老师用自己的师德风尚、人格魅力、学识修养,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与求知的欲望,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出的具有审美意境的艺术殿堂。
笔者认为,如果知识是文字,中学语文课堂就是师生用文字唱和成的韵味无穷的美妙诗篇;如果知识是线条,中学语文课堂就是师生联手绘制成的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画;如果知识是乐曲,中学语文课堂就是师生合力演奏出的流光溢彩的华美乐章。如果把中学语文课堂比作一篇华美的乐章,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无疑是谱成这篇华美乐章的音符。“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跌宕起伏——激越、低回甚至无声——引人入胜,“终曲”,令人回味无穷。它激荡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带入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殿堂里遨游、流连。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及教学中与同仁的教学技艺的切磋心得,谈谈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一、导语的艺术——起调,扣人心弦
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与之都有因陌生而产生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很容易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其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语文老师有责任在课堂教学始就用精心设计的导语,将学生领入情感氛围中。
笔者下面以教授《荷塘月色》的经历为例,谈谈自己对导语艺术的追求。《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经典的教学篇目。全文通过描绘素静、淡雅、冷清的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现实的一种淡淡的忧愁和苦闷的心情。课堂教学开始,笔者吟咏了一遍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名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首先为学生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荷天相接的画面,从中甚至能闻到淡淡的荷香。其次引入课文:六月的西湖莲叶满湖,别有一番情趣。那么,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清华园的荷塘边,在朦胧的月色里又是怎样一种风韵呢?由此,引导全班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用低缓而委婉的语调将全文朗读一遍,学生带着自己的遐思冥想,欣赏作品描绘的素雅朦胧的景色,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沉浸在散文所表现的意境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交融,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导语艺术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艺术的导语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激起学生探究的火花。
二、教学语言的艺术——主旋律,引人入胜
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就对语文教师的语言提出了高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准确、形象,还要充满智慧;不仅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还要随着教学节奏的展开,有急有缓,有激越,有间歇。引领学生在过桥的过程中欣赏沿路的风景,引人入胜。
白居易在名作《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的琵琶曲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美妙的旋律,融入溶溶的月色,浸染听者的内心,在戛然而止之时,把听者带进了无尽的回味与思考之中。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试想若琵琶女在弹奏琵琶曲时,没有无声的暂停,怎给诗人起伏的感情以回旋之余地?若诗人在摹写时满篇皆是琵琶曲的旋律,读者不仅无暇回味琵琶曲之美,而且对诗歌意境之美的鉴赏也将会大打折扣。语文老师在解读如此美文时,若没有恰当的语言留白,又怎能让学生领略佳作十分的美呢?作为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留白。
除了教师语言的“留白”外,还可以通过恰当的质疑问难,创设心理状态上的“空白”。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心理状态上的“留白”。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结束语——终曲,回味无穷
课堂教学这篇乐章,若求完美,则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还必须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收尾。“好头仍需好尾”。教学中,尾收得好,就更能深刻地表现课堂教学的思想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在学生心中燃起旺盛的探求的火焰,取得课虽终而意不尽的效果。笔者认为为师者有必要精心设计,荡起终课前的涟漪。甚至还可以期待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让每一节课的“终曲”都余音绕梁,为课堂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话题,也是教师课堂的永远追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读书,充实思想,丰富语言,灵活思维,以充满激情而又流畅的语言震撼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博学多知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灵活机智调控课堂。高中语文老师一定要善用语言,驾驭课堂,营造良好的审美意境,这样才能使中学语文教学,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迷惘、惆怅的困境中走出,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甚至达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佳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