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4-09-15石海平
石海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知识积累,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心灵之窗,塑造灵魂,培养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情感,使人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做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一、阅读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能否顺利学习,圆满完成各科学业,首先取决于能否正确阅读。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是关键。
二、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教师要塑造较完美的自身形象——语言美、道德美、行为美、仪表美。注意让学生从教师的良好修养中感受美、接受美、启迪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教师范读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有表情地范读能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语言,并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强弱高低,节奏的长短快慢,将课文所表现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意境中。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思想认识和素质。三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三、明确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浏览、快读、粗读、精读是最常见的。浏览,就是大概地翻阅。如在考试中,我们要求学生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手,要先浏览一遍,有大致了解,做到难易、轻重心中有数。快读,就是快速阅读,它是用尽量短的时间获取必要信息的阅读方法。粗读是按作品顺序粗略地看一遍,目的在于抓住文中的主要段落、语句、人物等,以便扩大知识面。精读,就是按照文章结构顺序进行全面仔细的阅读,不受时间和次数的限制。目的在于加深作品字面表达意思和对作者隐含于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阅读方法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如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或介绍书中喜欢的一个人物;有时让学生朗诵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学生沉浸在书海中,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
四、把握阅读环节
1.严格执行阅读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养成阅读习惯,学生必须制订个人读书计划,严格执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2`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中,注意不同阅读方法的结合。
在散文教学中,要把朗读贯穿于全过程,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染力。如《白杨礼赞》等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构思巧妙,只有加强朗读,才能把握主题,找出疑点,开拓思维;在议论文教学中,要把泛读和默读相结合,泛读速度快,把握大意,首先了解文章框架,明确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获取主要信息。重要段落通过默读,对文章反复揣摩、体会,边读边思考,加深理解;在古文教学中,要把朗读和背诵有机结合,加深对古文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当今世界,在学习大环境巨变的情况下,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学生要广泛阅读一些好书,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当然这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读物、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内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另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景名胜、地理环境等读物、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总之,所推荐的读物,尽可能多种类型,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畅销的通俗小说、流行的热门作品,如《杨红樱小说》、《爱的教育》等进行赏读,从语言的准确性、合理性、审美性等方面体会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
总之,阅读能力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