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381例报告)
2014-09-14王丹汤献忠
王丹 汤献忠
(东莞市人民医院肛肠科 广东东莞 523000)
复杂性肛瘘的传统治疗中采取探针探查、美蓝实验等方法寻找内口、瘘管,存在内口定位不准确、支管漏诊等缺点,导致术后手术失败率高、多次手术可能。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对诊断明确肛瘘的患者行盆腔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肛瘘患者381例,其中男性284例,女性97例;年龄19~65岁,平均37.7岁;病程2 d至16年。其中两个以上外口者95例;56例有两次以上手术史。
1.2 研究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导型MR成像仪,SENSE体线圈,取仰卧位,头先进,磁场中心定位于耻骨联合。扫描序列包括:①轴化快速场回波(FFE)T1WI:TR 210 ms,TE 4.6Ills。NEX2,矩阵480×480,FOV 200mm×200mm,层厚3mm,层间距0.3mm。②冠状位及轴位快速自旋回波(TSE)T2WI:TR 701ms,TE80ms。③轴位频谱预饱和翻转恢复(SPIR)T2WI:TR2574ms,TE 80ms。④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采用T1高分辨力各向同性容积激励(THRIVE T1W)序列,TR 4.5ms,TE 2.2ms,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以3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0.2mL/kg体质量。
影像学结果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阅片,明确瘘管走向,内口位置,有无存在支管及主要瘘管与肛门括约肌之间关系。
术中采取探针、探条探查,美蓝双氧水试验及指诊,明确瘘管走向,内口位置,有无存在支管及主要瘘管与肛门括约肌之间关系。每次手术都必须要求有一名有经验的副主任医生参与,以保证寻找瘘管、内口的准确性。以手术中具体探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肛瘘的分型采用1976年的Parks分型法。
将381例患者依据术中检查肛瘘瘘管与括约肌关系进行分型,将影像学结果与术中检查结果进行对照。
1.3 结果 381例肛瘘中肛管括约肌间型为256例(67.19%),经肛管括约肌型为91例(23.88%),肛管括约肌上型为26例(6.82%),肛管括约肌外型为8例(2.10%)。各型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及术中探查主管、支管、内口结果详见表1至表4。
表1 256例肛管括约肌间型MRI与术中探查结果对照
表2 91例经肛管括约肌型MRI与术中探查结果对照
表3 26例肛管括约肌上型MRI与术中探查结果对照
表4 8例肛管括约肌外型MRI与术中探查结果对照
2 讨 论
提高复杂性肛瘘的治愈率与维护肛门正常的控便功能一直是对肛肠外科医师的挑战。手术中内口处理不当是肛瘘复发的主要原因,存在未处理的支管和脓腔增加了复发的危险。传统检查方法有瘘管造影,腔内超声等。但文献报道与手术结果相比,瘘管造影诊断准确率不及16%[1]。腔内超声能清晰分辨肛瘘主管走向,支管的分布和数量,内口位置。但由于某些患者的肛门外括约肌难于探测,使得该超声技术无法区分炎性病变与纤维组织,并且在一些患者中由于超声的穿透深度不够,以致无法明确瘘管分支的走向。既往研究显示MRI对肛瘘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均明显优于瘘管造影和腔内超声[2、3]。而核磁共振成像能从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片获得理想的影像图片,充分显示肛管直肠周围肌肉、瘘管与疤痕存在不同的影像学信号而能准确分辨,MRI已成为肛瘘术前检查的金标准。
本研究将381例肛瘘患者按Parks分型法分为四型,其中肛管括约肌间型最为多见。为低位肛瘘,256例患者中仅有3例存在支管。本组患者中核磁共振检查对于此类型内口、主管、支管的判断准确率均为100%。核磁共振检查对于经括约肌间型肛瘘其内口的判断准确率(96.72%)高于肛管括约肌上型(76.92%)及肛管括约肌外型(66.67%)。而对于所有分型肛瘘其主、支管判断准确率均较高(>90%)。说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判断瘘管走向,是否存在支管方面具有优势。
MRI由于软组织间的高分辨率,所以其对肛瘘中残留的脓腔分辨率和敏感度都极高。MRI具有多个成像参数(T1WI、T2WI、pdWI),人体不同组织以及病变具有不同的T1、T2值和质子密度,从而根据图像上不同的信号强度表现为不同的灰度,MRI检查就是根据这些灰度变化来分辨软组织间的差异,组织信号越强,图像上相应部分就越强,反之,图像相应部分就越弱,脓肿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在图像上比较容易判断。
[1]Morris J,Spencer JA,Amborse NS.MR imaging classification of perianal fistulas and ist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 management[J].Radiographics,2000,20(3):623-625.
[2]Maier AG,Funovics MA,Kreuzer SH,et al.Evaluation of perianal sepsis:comparison of analuhra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Magn Reson Imaging,2001,14(3):254-260.
[3]Buchanan GN,Halligan S,Bartram CL,et al.Clinical examination,endosonography,and MR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fistula in ano:comparison with outcome-based reference standard [J].Radiology,2004.233(3):67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