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结课 让课堂意蕴无穷
2014-09-12赵程
赵程
【关键词】结课艺术 课堂意蕴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A-
0068-01
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智慧的课堂,无论在哪个环节我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意蕴和无穷的魅力。一节精彩的数学课以其独特的结课方式令人难以释怀,给人无尽遐思。同样,也会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自觉地延伸到课外,把知识的学习自然拓展,给学生以激励、以召唤,让数学学习变成一种充满情趣、快乐的体验之旅,达到“课已尽意悠远”的神奇境界。
一、余音绕梁,让课堂充满遐想
好的课堂结尾,不只是梳理知识,而应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学习的体验,让学习充满温馨,流淌着快乐。如果教师能关注课堂结尾的方式,让结尾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的里程碑和新的学习动力,那课堂结尾就一定能促进学生把学习带入到另一种开始。如果数学课的结尾具有余音绕梁的意蕴,那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充满活力,也会回味无穷。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结课时,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梳理学习过程,让其自觉回顾: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有什么最值得你难忘的地方?你对这样的转化是怎么理解的?图形变化后哪些在变,哪些没有变?学生会在这种框架中理清学习历程,把准圆的变化过程,找出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关键点,让知识得到重温,实现总结梳理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巧妙利用问题引领,除了把圆变成近似的长方形,它还能变成近似的三角形吗?梯形呢?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查查课外书籍、上网搜索一番,也许你会有更精彩的发现。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梳理知识,理清知识的脉络,又能突出学习的重难点,促进学习的记忆。同时,设计留有尾巴的结课,促使学生去思考老师预留的问题,让结课又演变为学生新的思考、新的探索的起点。
二、活实相济,让学习自然有序
一节课的结尾有多种选择,因学情、课型、学科等因素的制约,教师要有掌控教学局面的机智,灵活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结课形式,让课堂学习走向深远,更具意蕴。特别要用生本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果敢地让出讲台,大胆地让学生走到结课的第一线,让学生在学习的最后几分钟思维活起来,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以达到波澜迭出、引人入胜的美好境界,让学习洋溢着激情。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结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先引导学生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感悟以及收获、困惑,通过相互评议,实现知识的及时回顾。再让学生说出一些成语,并用一个合适的百分数来阐述它。比如:“百里挑一用百分数表示是1%。”“十全十美就是100%。”“喜忧参半就是50%。”……把数学学习归结为语文活动,不仅给学生一种的新奇的感受,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中的语文魅力,让数学学习充满了情趣。
创设活动情境来结课,给学生的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学生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就得认真思考,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这种做与思的融合,既让结课变得异常有趣,巩固了知识,还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数学思维的快乐。
三、打造三有结尾,让学习有效延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不断反思,课堂观也发生了质的蜕变。教学不再是表演,而是学生激情洋溢的活动,是学生走向文本、走进生活的精彩演绎。所以,我们的结课应走出画句号的误区,而应更好地创设诗意的情境,让学生生成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佳境。
打造一个眼中有生的结课。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也因学生的存在而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所以,如果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结课中来,那教学将会愈加的圆满,更加熠熠生辉。
打造一个浑厚有力的结课。“虎头豹尾”追求开课大气雄浑,结课铿锵有力,首尾呼应,相得益彰,让结课充满震撼力,留给学生一种力量,一种难以磨灭的印象。
打造一个充满哲理的结课。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让结课围绕数学体系、围绕所学的知识点,从而使结课更具条理,形成清晰的脉络,加速学习理解,促进学生记忆。如,在苏教版“圆周率”学习后,引出谚语:老木工经常说“一尺圆三寸”,你能根据今天的学习较好地揭示一下这句谚语的道理吗?这样,将结课归结为一个思考的谚语,会使学习更加富有韵味,更富有哲理。
总之,设计好每一节数学课的结尾,一定会达成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美妙境界。打造一个灵活多变、简洁明快、新鲜有趣、耐人寻味的结课,让我们的教学意深隽永,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神奇效果。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