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2014-09-12李洁
李洁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毛泽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对此问题提出了重要论述。毛泽东的“三农”思想,不仅对于中国革命获得胜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三农”思想;新农村建设;启示
一、毛泽东“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结合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并且长期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等具体国情,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时期,毛泽东主要从事农民问题和革命道路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重点转移到研究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中,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提出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对农民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于1925年12月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农民阶级,肯定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①充分肯定了农民的革命性,明确指出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的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贫农是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②
(二)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同时,根据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殊国情,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1928年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并在1930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向我们阐述:“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③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土地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革命道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以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报告。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要同资产阶级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三)提出要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国民经济水平落后以及农民生活困苦两大难题。毛泽东认为,要继续推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全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且在三十条明文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④这就极大的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使农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为社会主义的改造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提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
在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出现了小农经济的泛滥。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毛泽东提出了要领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要克服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就必要有步骤的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动员农民,组织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化的道路。”⑤毛泽东坚持采取“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由临时互助组发展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社的由低到高的过渡方式,领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五)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占到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基于这样的国情,毛泽东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论十大关系》中在论述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时,提出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中国工业化道路”这一节明确指出:“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肯定我国经济建设要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础上,“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⑦这就将农业提高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位,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今后“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主张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非常注重生产关系的变革问题,他试图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共产主义的道路。毛泽东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在中国大范围内掀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要相适应的原则,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此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到195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后,毛泽东开始逐步纠正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所犯的错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吸取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变革生产关系要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不能单方面的只追求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全面发展。
二、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特征
(一)深入调查研究,遵循农村经济客观规律
毛泽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正确认识到农民的重要地位,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并且通过对农村的调查研究,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通过对农村阶级关系和土地关系的调查,继续推行土地改革。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依然非常重视调查研究,他为了挽救人民公社化运动所造成的灾害,前往各地的农村,深入调查,修订农业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热情。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农民主体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是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农民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他认为,农民不仅是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生产的主力军。毛泽东正是认清了农民的重要性,进行了各种有利于农民的改革,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
只有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位置,才能保证农村和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毛泽东在早期就意识到,要想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必须从经济和生产上出发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保障农民的利益。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带领农民走上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实行合作化,保证农民的切身利益,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endprint
三、毛泽东“三农”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 “三农”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源。在现阶段,“三农”问题依旧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党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发挥毛泽东“三农”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视和促进农业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仍面临农业生产落后以及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要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必须要重视和促进农业的发展。毛泽东在建设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就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个现阶段是农业大国的我们来讲,农业依然处于基础地位。从农业对人类的重要性来说,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从农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农业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坚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扶持,推动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
(二)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的收入问题,关系到农村的整个发展,只有多渠道的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早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除了遇到特大自然灾害以外,我们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百分之十的社员的收入能够不增不减,如有减少,也要及早想办法加以解决。”⑧毛泽东试图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现阶段,虽然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差距仍然过大,农民收入水平依然不高。党和政府要继续多渠道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三)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进步
要想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深化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让农村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从而推动农村的进步。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提出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领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思想,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提出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找到适合我国发展的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个思想。但是毛泽东在实践中,没有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原则,最终导致高指标、浮夸风和左倾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严重泛滥。因此,在当今我们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要吸取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采取积极引导、稳步推进的方针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四)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也要着重注意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毛泽东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认识到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他大力倡导普及文化知识,扫除农村文盲,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在现阶段,我们仍然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问题。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保证。不仅要使农村适龄人群全部接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要多形式的开展培训,向农民传授基础的职业技能,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注释]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M],1950年.
⑤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⑥ 《论十大关系》[M],1956年.
⑦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1957年.
⑧ 《论十大关系》[M],1956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4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沈宁:《毛泽东“三农”思想探析》[J],学术纵横,2009(4).
[4]陆万昌,黄震:《论毛泽东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及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
[5]孙海林:《毛泽东“三农”思想概述》[J],湖南社会科学,2004(6).
[6]庄林:《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12).
[7]周玉:《论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历史功绩》[J],社会科学家,2008(7).
[8]翟会盘:《毛泽东农民观及其对“三农”问题的启示》[D],2010年.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0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