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报道的反思
2014-09-12肖瑶
肖瑶
【摘 要】央视的东莞扫黄事件报道引发一系列网上的吐槽批评,从中可以看出近些年传统媒体报道的不足,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唯有坚守自身,以更专业、更谨慎的态度选择、报道、回应,才有可能突破或者说避免新媒体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新媒体 东莞扫黄 反思
2014年2月9日上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曝光,广东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存在招嫖卖淫行为,并播出了一段暗访视频,内容包括五星级酒店裸舞选秀等违法现象。针对央视曝光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东莞市从2月9日下午开始,共出动6525名警力对全市所有桑拿、沐足以及娱乐场所同时进行检查,并针对节目曝光的多处涉黄场所进行清查抓捕,相关媒体对此做了进一步跟踪采访。这本是一次无论是站在道德法律的高度还是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角度都堪称成功、应该引发民众鼓掌叫好的报道,但是没想到的是,新闻播出后,网上唏嘘一片,“东莞不哭,东莞加油!东莞挺住!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等言论充斥网络。甚至有人打趣说,“没看新闻之前,很多人误以为东莞地震了”。而类似网友@BD神吐槽:“如果你村里的小芳今天告诉你,她不出去打工了,愿意嫁给你,千万不要答应她!”这样的奇谈怪论也是层出不穷。以前扫黄禁娼,社会舆论是一边倒地拥护,如今“东莞扫黄”,却引发了吐槽不断,这究竟是社会风气日渐低下,还是民众对这种运动式的扫黄失去了信心?可能很难用一两句话解释清楚。但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在受众的吐槽调侃声中,传统媒体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遭遇的桎梏暴露无疑。
一、针对央视报道网友集中吐槽的几点问题
针对央视的报道,从网友的吐槽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恶意攻击和瞎起哄的人外,大部分网友的吐槽不满集中在以下三点:
1、对招嫖细节的披露过多,有失央视大台风范
对于“招嫖卖淫”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央视此次的新闻调查一改往日遮遮掩掩的态度,给予了十分详尽的报道,其中包含不少记者冒充嫖客现场暗访场景。在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引来不少批评之声,认为央视此举有哗众取宠满足观众猎奇心态之嫌,其中不少不良招嫖画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甚至有替东莞色情业免费做了一把广告的反效果,微博网友@蓝旭俊EPR就戏称,“面对南海淡水桑拿业的崛起及春节返乡潮的双重打击,近期东莞业绩持续下滑。会议气氛沉重,大佬一咬牙:‘上央視。2月9日广告于黄金时段首播,广告开播则引发全国热议,2014年东莞创收在望。”虽然有调侃挖苦之嫌,但是一定程度也反映出网友对此次过度报道造成负面影响的担忧和不满。
2、卖淫女的脸没有打马赛克,新闻专业意识不强
可能是为了突出现场效果,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的暗访视频中,很多卖淫女的脸没有打马赛克,一些丑态百出的招嫖画面也未加修饰清晰的暴露在观众面前,这种极度不尊重当事人的不专业行为在观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遭到吐槽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后进一步引发了一部分受众对卖淫女的同情和对报道事实真相的怀疑揣测。
3、对“东莞扫黄”的相关报道不够,缺乏全面及时的后续报道
东莞招嫖卖淫报道播出后,社会震动,随即引发一系列质疑,报道这起事件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大规模的招嫖卖淫一直存在?招嫖卖淫的对象是哪些人?等等。虽然有些问题已经不属于媒体调查的范畴,但是公众对于通过媒体寻求答案的诉求很强烈。在得不到及时回答时,一部分演化成为对当前报道的不满,甚至传出央视替幕后黑手打掩护的谣言。
二、从吐槽中反思传统媒体报道的不足
央视此次有理有据的报道遭致网友大规模吐槽实在令人始料未及,但是从近些年传统媒体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遭遇的桎梏角度来看又是一次必然会发生的结果。
1、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不可撼动
在网友的声势浩大的“声讨”中,值得一提并为之高兴的是,虽然报道引发负面评价,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央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仍无可置疑,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影响力。也正是因为这样,观众对其报道内容和形式等有“吹毛求疵”的要求和期望,认为作为央视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媒体应该更加慎重,用更加权威专业的方式报道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因而在东莞事件报道中央视用大量画面播放暗访情景之后,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央视用这种形式报道具有淫秽色情信息的新闻不妥当,甚至有替东莞色情业“做宣传”的反效果,而且丢失了一个大台应有的风度与立场,对自身的权威严肃性造成莫大的伤害。@谢先富: 动用数千警力,抓回来好几十所谓的违法犯罪人员,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完全是亏本买卖,央视大动干戈,为的就是把一年数百亿的经济产业跟毁了吗,这是某些人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干的活吧!@张凤歧: 东莞扫黄引来网民对央视的吐槽,因为央视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和资源,而他们没有把这种资源恰到好处的利用,他们对制度问题对腐败问题不敢触及,对底层民众的诉求视而不见!却往往充当扫黄的马前卒,东莞扫黄也可能有政府的政治目的,但这种黄色泛滥恰是政府不作为而引起的!是瘪脚式改革开放的衍生物!
2、对传统媒体的专业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暗访是否合法,是近几年新闻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虽然争论不断,但是暗访过程一定要有理有度是公认的。央视此次报道中对于卖淫女没有打马赛克的处理确实不太妥当,对于暗访画面的播出限度也有待商榷。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融合进步使得传统媒体的报道能够实现重复多次播放,以前一闪而过的小失误造成的不良影响现在都有可能被发现并通过转载到互联网的方式放大。央视的这次不专业很快就被“眼尖”的观众发现,卖淫女画面等暗访视频也被单独节录下来放到各大网站大肆传播,更有别有居心的网站或个人将一些淫秽信息链接与其放在一起供网友选择,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新闻专业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只会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对以专业而著称的传统媒体报道来说。
3、传统媒体面临全时全景式报道的挑战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版面空间的限制不复存在,一个事件报道的背后,必然跟随着一大批相关信息的链接,习惯这种模式的受众比之以前更加喜欢“刨根问底”,而传统媒体显然并没有适应这种改变,或多或少因为版面时长的限制或者更多的是理念上的固化,将一个个事件报道独立开来,缺乏对前因后果的调查,缺乏对受众疑问的互动,久而久之,必然引发受众不满。此次“扫黄报道”就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话题触及人们道德伦理的底线迅速引发了大众热议,但很多观众对这样一次报道的内容并不满足,大家对东莞此种现象成因的探求、对卖淫女生活现状的好奇以及对幕后黑手的种种猜测等等汇聚到一起都急需解答,虽然之后央视包括其它一些社会频道也做出了一些后续的抓捕新闻,但显然没有满足受众的胃口。一些网站个人趁虚而入,谣言四起的状况也就不足为怪,更难怪受众寻求解答“四处无门”的时候埋怨央视报道不尽不实、偏袒政府而谣言四起了。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需坚守自身优势
曝光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历来是负有社會监督责任的媒体应该做的事情,从这一点说,央视这次东莞事件报道的出发点没有任何问题,哪怕引发一系列吐槽批评,也不应该就此停下脚步。而且以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此次报道引发社会剧烈反响,并为之后警方的扫黄做了很好的铺垫。或许也可以说,央视此次报道的中的转变与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不无关系,想以更加详尽和具有现场感的报道抓住观众的眼球,调动受众的胃口。但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似乎忽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差异,一味的追求新媒体新鲜刺激等方面的特性,放弃了自身的权威、专业优势。
事实证明,新旧媒介之间的固有沟壑并不容易跨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受限于时长版面无法像网络媒体那样详尽完备的讲清楚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更不可能将所有相关信息都一股脑的呈现在受众面前任之选择,短期内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网络媒体这种信息不加以挑选就发布的形式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使得传统媒体的权威发布地位更加不可动摇。从另一方面说,这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人们信赖传统媒体,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期望要求就更高。网络媒体给了受众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受众无法选择的时候就要求传统媒体给出指引和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报道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失误都会被放大并引起批评。在新媒体进一步发展的态势下,传统媒体报道可能还会遭遇更多的瓶颈,但是从此次新闻报道遭遇的吐槽中看到,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唯有坚守自身,以更专业、更谨慎的态度选择、报道、回应,才有可能突破或者说避免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冲击。□
(作者: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博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