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小儿营养性贫血

2014-09-12夏乐敏

家庭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巨幼类食品性贫血

夏乐敏

由于铁、叶酸、维生素B12摄取不足所引起的贫血,叫作营养性贫血,是婴幼儿贫血的主要原因。

预防A计划: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好发年龄在6个月至3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小儿的发病率似有下降,但轻度缺铁性贫血者仍旧不少。个别地区患病率较上个世纪80年代没有明显下降,仍在30%以上。

胎儿从母体获得铁的时间,是妊娠期的最后3个月。除非母亲患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足月儿都可以从母亲体内得到足够的铁。但是,早产儿提前出生,难以从母亲体内获得足够的铁。另外,婴儿的出生体重与体内的铁含量成正比,体重越小,体内铁含量越少。因此,低出生体重儿体内的铁含量也比较少。

一般认为,足月儿出生时体内的铁含量可以满足其体重增加1倍的需求。然而,婴儿出生后第1年体重增长非常迅速,6月时体重超过出生体重的2倍,1岁时为出生体重的3倍以上。也就是说,出生时体内的铁量,最多满足出生后4~6个月的需求。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体内含铁量少,在4~6个月前铁已不能满足身体生长的需要。此后,婴儿所需的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但此时小儿的饮食仍以奶类为主,母乳所含的铁已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牛奶铁含量比母乳少,更不能满足需求,其他的奶类食品亦不能提供足够的铁。因此,及时添加辅食是为婴儿提供铁的重要来源。

预防缺铁性贫血,主要是提倡对婴儿做好喂养上的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母乳中的铁含量虽然不算十分丰富,但容易吸收,足月儿如果母乳喂养,在4~6个月期间不会出现缺铁。此后如不添加辅食,即使母乳喂养也会缺铁。因此,小儿4个月后就应当添加辅食。辅食中的铁含量和吸收度影响小儿铁的摄入量。动物类食品含铁丰富且易于吸收,如动物肝脏,每100克猪肝含铁25毫克,可将动物肝脏加工成肝泥,蒸熟后食用;鸡蛋黄含铁丰富,吸收度较低,但加工及食用方便,并可提供很多其他营养成分,也是常用的补铁食品。动物血和瘦肉是理想的补铁食品。植物类食品中的黄豆、芝麻、黑木耳、蘑菇、海带及紫菜含铁量多并易吸收,可以选用。食物合理搭配可以增加食品中铁的吸收,如动物类食品与新鲜蔬菜、水果共同食用。要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素全面。若膳食均衡,一般不会出现缺铁。

预防B计划:巨幼细胞性贫血

由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引起的贫血,叫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病儿骨髓或血中的红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还可以出现巨幼红细胞,故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类食品中,植物类食品中含量甚微。所幸人体维生素B12的需求量很少,日常饮食很少引起维生素B12缺乏。但不爱吃肉的孩子可能会发生维生素B12缺乏。在母乳喂养的小儿中,如果母亲长期素食,则乳汁中维生素B12含量极少,也可使小儿缺少维生素B12。如果母亲妊娠期维生素B12摄入量不足,可以造成新生儿体内维生素B12贮存量减少,不能满足生长需要。

叶酸主要存在于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中,母乳喂养的小儿很少有叶酸缺乏。但蔬菜加热时间过久,或经过不适当的腌制、长时间贮存等,可造成叶酸分解破坏,使母乳中叶酸含量不足。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对叶酸的需求量明显超过成人。6个月后的小儿如果不添加新鲜蔬菜及水果,或者采用不适当的烹调方法,都可以造成叶酸摄入量减少。

采用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维生素B12及叶酸含量丰富的辅食,可以防止维生素B12及叶酸摄入量减少,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猜你喜欢

巨幼类食品性贫血
偶氮类食品着色剂诱惑红与蛋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四种临床表现
浅谈丸类食品的发展现状
茶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条件分析
深圳地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紫外吸收剂的特定总迁移量
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细胞形态学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