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脉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2014-09-12熊纭辉黄宜生洪文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内皮功能障碍肾脏

熊纭辉 黄宜生 洪文彬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3)

血压升高已成为肾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因素〔1〕,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对预防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肾脏微循环是血管最敏感和受损最早的部位。高血压患者在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作用下,出现肾微循环功能障碍,出现微量白蛋白尿(mAlb),血、尿β2- 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酸(UA)等升高现象。研究表明,这些变化是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2〕。高血压对肾脏微循环的影响相当复杂,除肾脏血流自身调节及肾血管交感神经调节外,其他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本研究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脉压(PP)和血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院心内科因高血压住院患者200例,男96例,女104例,均处于慢性病程,已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基本稳定,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体检前24 h未服用影响心血管活性药物,测定前1 h未吸烟、饮酒或喝咖啡。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风、结缔组织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影响PP的疾病,除外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组织损伤等影响hs-CRP的疾病。根据是否有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将高血压患者分为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104例和无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96例。正常对照组60例,为同期体检健康者,平均(61.8±8.66)岁。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三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对象禁食10~12 h,次日清晨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BMI,血压测定采用汞式标准袖带血压计测量。空腹静脉采血5 ml,测定血清UA(酶动力学比色法)、CysC(免疫比浊法)、血、尿β2-MG(胶乳增强比浊法)、mAlb(免疫比浊法)和hs-CRP(免疫比浊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

1.3肾微循环功能障碍判断依据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30 μmol/L)加上三项中任意两项:①以UA男性≥330 μmol/L,女性≥310 μmol/L;②血清CysC≥1.25 μmol/L; ③血β2-MG≥0.3 μmol/L或尿β2-MG≥3 μmol/L。

2 结 果

2.1三组临床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表1可见,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及无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s-CRP、PP、TG、TC、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表1 各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肾微循环障碍组和无肾微循环障碍组两组间比较,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P、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反映肾微循环功能指标比较 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mAlb、尿β2-MG、CysC、U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P<0.01)。血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和无肾微循环障碍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反映肾微循环功能指标的比较

2.3mAlb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无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和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中,mAlb与PP(r=0.391)、TG(r=0.233)、TC(r=0.174)、LDL-C(r=0.201)、hs-CRP(r=0.337)呈正相关,与HDL-C(r=-0.145)呈负相关。

2.4多因素回归表 以有无肾微循环障碍(设无肾微循环障碍为0,有肾微循环障碍病变为1)为因变量,hs-CRP、PP、TC、TG、HDL-C、LDL-C和BMI作为变量。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hs-CRP、PP、TG、LDL-C、TC,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26、0.389、0.321、0.217、0.204,P<0.05。

3 讨 论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首先表现为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然后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表现为mAlb、β2-MG、CysC和UA升高,这实际是肾微循环功能受到了损害。其中mAlb是高血压所致早期肾脏损害和血管病变的主要标志〔3〕。因肾脏微循环呈球囊形网状结构(串、并联),与其他器官微循环(串联)不同。肾脏微循环损害除受高血压本身影响外,众多因素均可影响,其中PP增大、血脂紊乱、hs-CRP与内皮细胞病变密切相关,故研究三者与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关系有重要临床意义。

老年人动脉僵硬的关键原因是其收缩压和PP升高〔4〕。已往研究指出,PP与早期肾损害有一定的关系〔5〕。近年研究显示,PP增大是大脑和肾脏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6〕。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PP增大比无肾微循环功能障碍组明显,且PP增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mAlb水平更高。PP增大对以内皮细胞和1~2层平滑肌构成的肾微循环影响可能是通过以下机制:①PP增大使血管壁所受剪切力和牵张力增大,导致内皮功能障碍〔7〕。②PP增大者波反射提前抵达中央动脉,并前向波叠加,进一步升高收缩压,使肾小球灌注流量及静脉压增加,加重肾小球损害〔8〕。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明显升高,而一氧化氮(NO)随年龄增大降低。ET与NO比例失衡,加重内皮损伤,使内皮功能障碍加剧。研究证实,除与收缩压、舒张压外,ET与NO比例失调也与PP呈显著正相关〔9〕。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现在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能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是潜在的炎症状态〔10〕。hs-CRP是诸多炎症标记物中研究最多、论证最充分的炎症标记物。近几年实验证据表明,hs-CRP可能在血管损伤中起着直接作用〔11〕。hs-CRP实际上可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和纤维增生反应时各种细胞因子信号的一种放大。本研究结果提示炎症介质可能参与高血压肾微循环损害的发生、发展进程。研究表明,应用他汀类药物能改善血管炎症状态,降低循环中的hs-CRP〔12〕,这是由于他汀类药物能降低炎症反应和改善内皮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常伴随有血脂异常,当高血压和脂质代谢紊乱同时存在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13〕。已有学者指出,高脂血症可以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本研究结果也提示HDL-C对肾微循环有保护作用。血脂紊乱包括TC、CH、LDL-C的血脂代谢紊乱,可通过下述生物效应影响肾微循环功能:①高血脂对氧自由基产生增加,内皮细胞易受损〔14〕,抑制其浸润血管壁,从而降低ox-LDL对一氧化氮合酶的灭活作用并致使血管内皮损伤。研究发现,血管、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出现在血管形态异常之前,高血脂不仅损害正常的血管内皮功能,而且使已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损害〔15〕。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有高脂血症,在两者共同作用下,肾微循环功能更易受损。

本研究提示,高血压患者肾脏微循环功能障碍与PP增大、血脂紊乱、hs-CRP关系密切。以上三个因素可能参与了高血压肾脏微循环早期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内皮损伤进程。因而降低PP、合理调脂、改善炎症状态有助于防止或延缓高血压患者肾微循环的损害。

4 参考文献

1许项主,任 昊.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90-2.

2陈光龄,苏津自.阿托伐他汀改善对比剂肾功能的短期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27(5):389-93.

3Mancia G,De Backer G,Dominiczak A,etal. 200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 and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 〔J〕. J Hypertens,2007;25(6):1105-87.

4蒋维京,杨 倩.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问题与挑战〔J〕. 中国循环杂志,2007;22(6):311-3.

5Michael D,James N,Michael W,etal.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using pulse pressure in the first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 Hypertension,2001;10(2): 793-7.

6O Rourke MF,Safar ME. Relationship between aortic stiffening and microvascular disease in brain and kidney: cause and logic of therapy〔J〕. Hypertension,2005;46(1):386-7.

7Horning B,Drexler H. Reversal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umans〔J〕. Coronary Artery Dis;2001;12(6):463-73.

8于 军,薛成相,李洪田,等.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脉压与靶器官损害〔J〕. 高血压杂志,2003;11(4):319-22.

9李世军,李长育,周素梅.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重构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及二者比例变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02;17(2):102-4.

10李建军.高血压可能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J〕.高血压杂志,2005;9(13):526-7.

11李建军.C反应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物还是兼具致病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2009;24(4):241-3.

12Riclker PM,Damielson E,Fonscca FA,etal. Reduction in C-reaction protein and LDL cholester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ates after initiation of rosuvastatin:a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JUPITER trial〔J〕. Lancet,2009;373(9670):1175-82.

13许顶立.高血压与脂质代谢紊乱〔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9):861-4.

14洪绍彩,梁衍时,尹瑞尖,等.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03;18(1):43-5.

15张绘莉,赵水平,刘 玲.冠心病患者摄入不同脂肪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1):24-6.

猜你喜欢

内皮功能障碍肾脏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哪些药最伤肾脏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