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画中的视知觉与影片表现形式
2014-09-11黄梅娟徐俊杰
黄梅娟,徐俊杰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 安徽 合肥 231131;2.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三维动画中的视知觉与影片表现形式
黄梅娟1,徐俊杰2
(1.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 安徽 合肥 231131;2.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三维动画片与所有影片一样,最终都要通过四边画框(电脑显示屏、电视荧屏或电影银幕)来呈现动态影像。在三维动画创作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四边封闭空间来组织和排布角色、场景及道具,以求更完美、更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思想与人生感悟。
三维动画;心理力场;完形压强;视知觉
三维动画片虽然是用电脑三维软件在完全虚拟的数字世界创作的,其技术手段、表达方式、意识形态均有独到的特性,但其本质仍是声音和画面的艺术。三维动画软件所创造出的一切动态影像,最终放映时都必不可少地需要一个播放介质,因此都脱离不了四边画框(电脑显示屏、电视荧屏或电影银幕)的势力范围。这个四边画框与影片表现主体之间的属性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四边封闭空间来组织和排布角色、场景及道具,以求更完美、更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思想与人生感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心理力场:镜头构图的心理影响范式
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根据大量心理试验与艺术研究认为,任何视觉式样Form或者Shape实际上是一个力场(心理力场),且构成了吸引力与排斥力的中心,影响每一个角落。
独立的形体是这样,四边形画框的每一条边际线也是这样。讨论如何在一个正方形中摆放黑色正圆图形时,根据人们视知觉感受到的图形与边框的相互作用,得到一个正方形边框对内部图样所产生的力场(磁场)的影响效果心理图示。这个原理可以推演到动画影片的角色在镜头内部构图的形式,同时可以分析镜头内不同位置的角色对观众知觉的心理影响范式。运用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影片的画面构成,根据剧情和镜头内容的需要排布角色与场景,达到所需要的平衡(安静)或者动态(躁动)的视觉构成,使影片形式感与故事情节统一,以增加影片的艺术性和观察性。在推导这个理论的时候,阿恩海姆使用的是正方形和黑色正圆图形来研究绘画艺术的构图。在我们讨论的三维动画影片构图中,需要将正方形调整成为影片显示方式的长方形。图1(a)中的黑色圆面和长方框是一个典型的影片主体与屏幕边框的最基本构成元素。我们可以感受到图中一种强烈的不安定性,黑圆似乎有要离开原来所处位置的趋势,周围的边框和角点好像正在对它产生一种推和拉的力量,即一种屏幕边框对内部主体所产生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并不是物理世界真实的力,而是一种心理力。当主体在某些位置时,视知觉感受到它是静止的;在其他位置时,似乎又向着某一特定的方向移动,摇摆不定,模棱两可。当黑圆离边线极近时,就产生出一股要从边线退却的力。因力之间的空白处好像被压缩起来,似乎要挣扎着去获取更多“喘息”的空间[1](如图1(b)所示)。如果某一个特定方向产生的力占绝对优势,向这个方向的运动感就产生了。如果主体所处的位置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差别不大,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摇摆不定、模糊不清的感受。观众无法接受到某种清晰的运动趋势,于是踌躇不定,不愉快的心理情势就产生了。
图1 “心理力场”研究图示
分析上面不同的构图形式对观众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绪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为烘托影片不同情调效果画面的构成形式,这些与视知觉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在影视创作方面有效地应用起来,影片中如果需要安静平和的意境,可以选择平衡稳定的构图;如果需要体现动荡不安的激烈镜头,便可采用充满张力和运动感的构图。依此类推,影片的形式与内容就得到了协调和统一。
根据已有的研究分析,心理学家们最后得到一个类似于磁场的四边形力场图,如图2做了更接近于影片构成的调整。根据这个力场图,我们可以分析主体在镜头内部画面每一个位置所受的力,并由此分析观众的视知觉及心理反映,从而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更好地为影片内容服务。我们可以看到,图中黑色圆除了受到边框影响外,还要受到四边形两条对角线及垂直中心轴和水平中心轴相交而成的十字形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当镜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时,除了上面的影响同样存在以外,它们相互之间还会产生影响,而当它们距离很近几乎成为一个整体时,相互间的力则可以忽略。
图2 四边形力场图
二、完形压强:简洁完美构图的知觉意识
阿恩海姆还提出,人的知觉存在一种对简洁完美视觉式样追求的内在动力,即“完形压强”。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心理实验中发现,人们总是更喜欢一些看上去相对简单、对称和圆满的形体。在要求他们对不满意的对象进行修改时,他们总是会补足一些间断的缺口、纠正偏斜,让杂乱不规则的部分圆滑且流畅起来。如图3(a)所示,观众往往会补充三角形的缺口,当人们看到略大于或小于90度的角时,常会忽略成为90度的直角(如图3(b)所示)。经分析发现,人的知觉中表现出的这种“简化”倾向是一种知觉意识的需要,是一种对现有形式存在的主观需求,人的知觉意识里的这种需求便可以得到满足。美国三维电影《冰河世纪》《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怪物史莱克》,其角色、场景和构图都趋于简洁明了。这些影片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深受欢迎,也是因为这些与生理、心理有关的人性本质的东西没有种族和国界的区别。
图3 “简化”倾向心理实验图示
虽然简洁完美的形总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受,但也必然会给观众造成一种对美的主动追求的惰性和依赖。一旦失去这种优秀的图示,观众就会无所适从,将会迫使他主动去追求那些迷人的完形。而非简洁的不规则形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则可以造成一种紧张感,即产生“完形压强”,虽然让人不愉快,却可以引发进取追求的内在张力,产生不平衡和运动感。不完美的形会造成强烈的审美心理效果,引起视知觉中强烈地追求完整、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换言之,不完美的形会激发起将它补充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使视觉兴奋程度大大提高。在真正的艺术创造中,如何通过不完整的形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是艺术家创造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这样的理论将为影片特定的镜头画面构成提供最佳的依据。比如角色在寻求真理的艰苦过程中,可以用这种具备高“完形压强”的构图增加影片的张力,增加镜头的运动与不稳定感,同时也可以起到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为最终美好的结局(简洁完美的构图)奠定坚实的视知觉基础。
对非简洁的不规则形体研究还发现,人们往往忽视极为常见的简单和规则的内容,对于太过陌生和复杂的方面无法感受。而对观众来说,那些相对复杂、陌生、不对称、无组织性的模式则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不管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如此。这些稍微陌生的内容首先很快唤起观众的注意和紧张,继而主观参与进来,进行积极的分析思考和组织,与影片角色一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大量紧张不安的构图后,最终繁杂、动荡的图示消失(影片角色成功),画面回归简洁、自然、宁静的完美构图图示,人的视知觉与故事情节发展同步进行并达到最后的和谐。观众将在影片情节故事发展(思想)与画面构图(视知觉)中感受高潮起伏的过程,最终得到思想和情感视知觉两方面的心灵体验,从而增加观众审美愉悦广度和深度。因此,影片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会伴随故事进入低谷和高潮,在影片构图上人为地加入一些不稳定、杂乱和动荡不安的非和谐因素,如重心不稳、方向歪斜等等,为增加完满的结局作强烈对比,就会大大增加影片的张力。心理学研究发现,真正感染力是不完全的形,并不是看上去模棱两可的,而是有清晰且鲜明的个性的。通过省略那些冗长的、繁杂的装饰,突现意义明确、性格鲜明的关键部分,并进一步让这些突出部分蕴含某一种完形运动的压强或张力[2]。
三、结 语
电影、动画的本质都是讲述故事,构图作为一种内容的形式外观,必须为内容服务,必须有利于推动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角色个性的表现,否则都是肤浅的浮华,没有实质的意义。
电影是大众的艺术,三维动画片的受众主体是青少年,但不乏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佳作,因此三维动画电影本身也是大众的艺术。大众艺术属于社会,最终要受到社会行业市场的检验。因此,从市场的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产品消费都是创造者的上帝,那么动画片的观众就是动画创作者的上帝,从业人员除了要提高动画技术、艺术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分析和了解观众,更多地从心理学、文化传播与受众研究学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和把握那些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观众族群。
[1]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 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
[2] 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5-16.
责任编校:徐希军
VisualPerceptionandFilmFormsof3-DAnimation
HUANG Mei-juan1,XU Jun-jie2
(1.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hui Business Vocation College, Hefei 231131, Anhui, 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246133, Anhui, China)
Like other films, 3-D animations show dynamic images through the quadrilateral frame (computer screens, TV screens or projection screens). In the creation of 3-D animations, designers should consider how to organize and arrange roles, scenes and properties by using limited and enclosed quadrilateral space. More considerations help to deliver messages,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on life to the audience perfectly and effectively.
3-D animation; psychological force field; gestalt pressure; visual perception
2014-05-20
黄梅娟,女,浙江衢州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讲师;徐俊杰,男,安徽桐城人,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时间:2014-8-28 15:45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40828.1545.030.html
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4.030
J90-05
A
1003-4730(2014)04-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