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分析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感染率内科消化

江西铜业集团(德兴)医院,江西 德兴 334224

56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分析

邓晓锋白慧荣

江西铜业集团(德兴)医院,江西 德兴 334224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因素,为医护人员制定预防措施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消化内科住院感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讨论医院感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5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占患者的42.85%,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33.92%;年龄小于55岁、住院时间小于30天、使用预防型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的患者,发生感染概率明显较低。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引起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患者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问题是我国一直较为关注的卫生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果不能及时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因此,消化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本研究对在我院56例消化内科住院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718例,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共计56例(感染率为7.8%)。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在29~74岁之间,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4±1.3)岁。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必要时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56例感染患者诊断结果均符合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护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的一些信息如:性别、疾病种类、治疗方法、是否感染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统计出我院的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感染相关因素等,为制定相关政策,方法提供依据[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部位及感染率 对56例消化内科住院感染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占42.8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感染率占33.92%。56例院内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32例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株(占34%),大肠埃希菌9株(占28%),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19%),不动杆菌属细菌5株(占16%),其他真菌1株(占3%)。

2.2 感染因素及感染率

2.2.1 感染年龄 经统计,718例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56例(感染率7.8%),其中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有25例(占44.64%),大于55岁的有31例(占55.36%),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大,院内感染发生率亦随之增加。

2.2.2 感染时间 56例院内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5.5±5.4)d,其中26例发生院内感染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8±5.6)d(小于30d),另外30例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5.2±5.2)d(大于30d),提示住院时间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住院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

2.2.3 相关因素 为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我科对718例住院患者中的359例使用预防型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另359名患者未使用抗菌药物,结果发现使用预防型抗菌药物的患者有22例发生院内感染(占感染总数的39.29%),而未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有34例发生院内感染(占感染总数的60.71%),可见使用预防型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明显较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感染率(%)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虽然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部分患者自身疾病的特征再加上医院一些不恰当的手术操作使得医院感染率很高。医院的感染率大约在6.0%~17.0%左右,患者在医院感染后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3]。

消化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点:①年龄较大患者感染率较高,本组统计数据中年龄大于55岁的患者,感染率为55.36%。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能及免疫能力下降,再加上患者常年多种疾病缠身、病情反复发作、患者饮食和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够直接引发医院感染;②患者检查与治疗时一些不合理操作引发医院感染。如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安插气管、留置尿管及静脉导管,再加上医护人员在手术期间的一些不合理操作都能够增加医院感染的概率;③患者住院时间加长,医院感染率明显升高[4]。实验中患者住院天数超过30d的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住院天数少于30d患者,这是因为长时间住院会增加患者交叉感染的概率;④消化内科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为了减少消化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医护人员须根据临床经验做好预防措施。首先,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定期检查,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熟练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患者所住的病房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其次,医护人员要保持患者个人清洁卫生,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2h一次的翻身,避免发生感染;再次,医护人员还需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定期停药或者换用其他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概率;最后,医护人员还应该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并指导患者做好患者日常护理工作[5]。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且引起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中我们需加强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因素,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避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从而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1]陈刚.18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J].2012(08):1013.

[2]程科萍,王少康,孔庆芳,等.老年病房医院感染分析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8):3440-3442.

[3]杜晓艳,李玉英.老年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05):403-404.

[4]董建元,夏玉珍,戚庆辉,等.2002-2009年医院感染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04):651-652.

[5]孙各琴,张秀明,兰海丽,等.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03):200-201+204.

邓晓锋(1970-),汉族,本科,单位:江铜集团(德兴)医院消化内科。

R197.323.4

A

1007-8517(2014)09-0101-02

2014.03.09)

猜你喜欢

感染率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