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27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司酮甲氨蝶呤异位

浙江嘉兴南湖区凤桥镇卫生院,浙江 嘉兴 314007

米非司酮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27例临床观察

王晓鸣

浙江嘉兴南湖区凤桥镇卫生院,浙江 嘉兴 31400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5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8.52%;观察组甲氨蝶呤总量、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一种受精卵在宫腔外着床的疾病,其中超过90%的患者为输卵管着床,宫颈和腹腔等均是异位妊娠的高发部位[1]。导致异位妊娠的主要因素是盆腔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停经、腹痛。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妊娠破裂大出血导致休克。目前,临床治疗中主张保守治疗。为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28.5±3.4)岁,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其中17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27例表现为腹痛,10例表现为既有不规则流血同时又伴随有腹痛。经B超检查,发现患者附件包块直径均在4cm以内,且盆腔液性暗区小于2cm;患者的肝肾功能均表现为正常。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和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每组27例,两组患者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非常稳定;②经B超检查,患者附件包块直径小于4cm,且未发现腹腔内有活动性出血;③血β-HCG值<2000IU/L;④患者未合并有其他重要脏器较为严重的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对本次试验使用药物有过敏史,如试验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退出标准:①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定疗效;②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③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给药方案:甲氨蝶呤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80251)50mg,每12h治疗1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给药方案:在对照组甲氨蝶呤用药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003)治疗,100mg/次,每12h治疗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进行为期3d的治疗,服药前提前2h空腹,在治疗期间须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或过度疲劳;保障患者大便通畅,避免因腹腔压力过大导致妊娠破裂。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氨蝶呤总量,治疗后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

1.5 疗效判断标准 以《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为本次研究诊断标准。有效:无临床症状,1周后P - hCG浓度下降幅度大于用药前的50%,或者下降幅度<30%而无破裂的临床症状,重复用药,方法同前,1周后复査血hCG达到标准且出院后无破裂症状者;无效:观察期间出现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症状需手术治疗者。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胃肠道反应5例,口腔溃疡2例,肝功能损伤2例,不良反应率为33.33%;观察组中胃肠道反应2例,口腔溃疡1例,肝功能损伤2例,不良反应率为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甲氨蝶呤总量、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甲氨蝶呤总量、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甲氨蝶呤总量、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表±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较为多见的妇产科急腹症,有研究证实[2],通过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其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病率的年轻化使得保留生育功能的保守治疗法更容易受到患者的认可。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均是临床中较常使用的治疗异位妊娠药物,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药物,能够与二氢叶酸还原酸结合形成障碍,对DNA合成进行干扰,快速停止宫外孕等胚胎发育,在用药后1~24h即可杀死滋养细胞。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类药物,能够促使蜕膜细胞变性坏死。此外,米非司酮同样具有抑制滋养细胞增殖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59%。表明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连海丽.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3-74.

[2]苏琛辉,夏震.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09,17(17):2454-2456.

R714.22

A

1007-8517(2014)09-0046-02

2014.03.20)

猜你喜欢

司酮甲氨蝶呤异位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
探讨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