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吉海反应的情况
2014-09-11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吉海反应的情况
付玉萍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吉海反应是在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在初次给药后4h内发作。文章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门诊收治的156名梅毒患者发生吉海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吉海反应在Ⅱ期梅毒患者的发生率较高,且与RPR滴度呈一定相关性。
早期梅毒;吉海反应;梅毒治疗;原因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吉海反应,又叫梅毒后增剧反应[1],是在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在初次给药后数小时内出现。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头痛、血压升高、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及原发疾病短暂恶化,相关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由于青霉素致梅毒螺旋体大量死亡,在血液中释放出大量的异种蛋白,刺激机体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另外,也可能是机体对梅毒螺旋体内毒素高度敏感所致[2-3]。晚期梅毒如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等引起的吉海反应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危害性大,已引起广泛关注[4]。而早期梅毒的吉海反应较轻微,且因为门诊病人没有系统观察,相关报道较少,作者对156例本科门诊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早期梅毒患者的吉海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早期梅毒的诊断标准[5]:病程均小于2年;Ⅰ期梅毒:硬下疳且TPPA(+)、RPR( +或 -);Ⅱ期梅毒:Ⅱ期梅毒疹且TPPA(+)、RPR( +);早期潜伏梅毒:无任何临床表现且TPPA(+)、RPR( +)。根据以上标准确诊为早期梅毒的患者共156例,其中男69例,女87例。年龄17~71岁,平均(42.28±6.34)岁。其中1期梅毒25例(男14例,女11例)、Ⅱ期梅毒92例(男37例,女55例),早期潜伏梅毒39例(男18例,女21例)。
1.2 治疗方法 常规青霉素皮试,阴性者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3周,嘱患者在首次注射药物后4h内注意观察有无寒战、发热、头痛、肌痛、乏力、皮损加重或新出现皮损等异常情况。有条件者可测量体温、心率、血压变化情况,1周后复诊。
2 结果
初次注射青霉素24h内发生上述症状或其中症状之一的患者共109例(69.87%),其中男49例(71%),女60例(68.96%)。Ⅰ期梅毒患者发生16例,其中男14例,女2例(64%);Ⅱ期梅毒患者共发生69例,其中男27例,女42例(75%);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发生24例,其中男8例,女16例(61.53%)。大部分患者症状在24h内消失,少数症状较重患者经口服泼尼松或肌注地塞米松后症状缓解。
表1 吉海反应发生与RPR滴度的关系
吉海反应在Ⅱ期梅毒患者的发生率较高,且多集中在RPR中高等滴度。
3 讨论
在梅毒的治疗过程中吉海反应的发生可使皮损加重,有高热现象(T39.5℃以上),常给人体带来不适,如妊娠妇女则可发生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还可使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患者发生主动脉破裂、病情恶化等 ,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既往文献中报道Ⅰ期梅毒吉海反应发生率约50%,Ⅱ期梅毒75%[5]。从本组资料看,早期梅毒患者吉海反应总发生率为 69.87%,男女发病率间无显著差异。除Ⅱ期梅毒外,Ⅰ期梅毒吉海反应发生率与文献报道存在一定差异,考虑与吉海反应发生的主观判定标准不同有关。另外,吉海反应的发生在Ⅱ期梅毒患者中较高,且发生于RPR中高滴度的患者较多。本人认为在驱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吉海反应,尤其是RPR处于中高滴度者,如持续时间短,症状轻微可行密切观察,如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给予及时处理,如口服泼尼松等,可以减少人体的不适及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3-520.
[2]王亚平,王颜.早期梅毒吉海反应发生情况的分析与处理[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6(3):180-181.
[3]Kojan S,Van Nss PC,Diaz-Arrastia R.Non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resulting from 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 in a patient with neurosyphilis[J],Clin Electrocencephalogy ,2000,31(3):138-140.
[4]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1.
[5]吴志华.现代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95.
[6]韩国柱.关于梅毒治疗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3):138-139.
R759.1
A
1007-8517(2014)11-0122-01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