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的快速鉴别
2014-09-11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商品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的快速鉴别
吴梅古今李文春桂镜生*
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目的建立快速区分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在性状及表皮细胞特征上有明显区别。结论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可快速区分,使用时应注意两者的不同,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白及饮片;水白及饮片;快速鉴别
白及又名白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曰白及[1]。白及来源于兰科白及属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的干燥块茎[2],而在我国仅有的另外三种白及属植物黄花白及(B.ochracea)、小白及(B.formosana)、华白及(B.sinensis)[3]的块茎在云南亦作白及使用,为白及的云南习用品。“水白及”是白及药材混伪品的统称,在云南药材市场十分常见且来源复杂,已知的就有兰科独蒜兰属、美冠兰属、毛梗兰属的多种植物[4、5]。本文从性状及显微特征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快速区分两者的鉴别要点,解决市场中种源植物混杂的复杂现状,以保证白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白及饮片共三批,分别购自大理三月街药材市场及昆明菊花村药材市场;水白及饮片共三批,均购自昆明菊花村药材市场。经桂镜生副教授鉴定为白及饮片和水白及饮片。
1.2 仪器 Nikon Eclipse 80i型生物数码摄影显微镜。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2.1.1 方法 外部形态特征及感官观察等方法进行药材性状特征的鉴别研究。
2.1.2 结果 白及饮片:呈不规则的薄片状,多数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的发生褐变则颜色较深,呈灰棕色或棕褐色,皱缩不明显,可见环节及棕色点状须根痕,有的顶端可见突起的茎痕,质地角质样,断面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无外露纤维,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用水浸泡后有黏性。
水白及饮片: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薄片状,无爪状分枝,表面棕黄色、黄褐色、棕褐色、黑褐色或粉红色,皱纹深或浅,可见环节及点状须根痕,质地角质样或半角质样,断面黄白色、黄棕色、棕黄色、淡灰绿色或粉红色,点状维管束散在,有的纤维外露,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用水浸泡后有黏性。
2.2 显微鉴别
2.2.1 方法 将饮片放入水中泡软,切下表皮,用刀片小心刮去内侧多余组织,常规方法制成透化片,置显微镜下观察,主要观察样品表皮特征,同时亦可观察到表皮内侧紧邻组织的部分特征。
2.2.2 结果 白及饮片:表皮细胞波状弯曲,但弯曲程度有深浅的区别,壁厚3~15 μm~(23 μm),孔沟明显,纹孔密集(见图1)。可见粘液细胞及草酸钙针晶。
水白及饮片:均可见粘液细胞及草酸钙针晶。表皮细胞有以下几种类型:①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呈连珠状增厚,内侧可见大型网纹薄壁细胞(见图二 1a 网纹薄壁细胞;1b表皮细胞)。② 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见图2)。③ 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可见草酸钙簇晶(见图2 3a:草酸钙簇晶;3b:表皮细胞)。④ 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分布有气孔(见图2 4)。(5)表皮细胞波状弯曲,壁厚,孔沟明显,未见纹孔。(见图二 5)
3 结果与讨论
3.1 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快速区分白及饮片与水白及饮片的方法。性状鉴别:白及饮片有2~3个爪状分枝,这是最显著的特征,再辅以苦味明显、无外露纤维的特征就可以与水白及饮片快速区分;显微鉴别:白及饮片的表皮细胞特征非常明显,要点是波状弯曲、壁增厚、孔沟明显、纹孔密集,而水白及饮片表皮细胞多数为平直,也有的波状弯曲,可见孔沟,但无纹孔密集的特征,所以显微特征上只需比较表皮细胞就可以快速区分两者。
3.2 白及饮片的表皮细胞波状弯曲程度不同,同时壁厚变化从3 μm到15 μm,甚至到23 μm,是否存在同属植物的混杂,尚待进一步研究;水白及饮片有5种不同的表皮细胞形态,说明至少来源于5种不同植物。
3.3 水白及主要来源于兰科多种植物的块茎,叶的形态、断面散在筋脉点、有黏性等特征均与白及相似,作者认为存在这些相似特征是水白及被当做白及误采误收的主要原因,但两者的功效不同,如水白及的一个主要来源云南独蒜兰Pleioneyunnanensis是山慈菇的来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2,6],没有白及主要的止血作用,不可混作白及使用。
3.4 水白及在云南民间仍有一定的应用,作者在昆明菊花村药材市场上调查发现出售白及药材的商铺往往会有“水白及”商品,随着白及价格的急剧攀高,水白及的价格也有较明显的增长,势必导致其植物来源更加复杂,水白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值得担忧。
[1]孙乐乐,杨永红,刘军凯,等.白及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0,33(12):1965-1968.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1,95.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8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6-51.
[4] 鞠康,刘耀武,王甫成,等.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白及品种调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7:22-23.
[5] 翟萌.白及与其混淆品、伪品的生药学对比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 王俊.云南独蒜兰的生药学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RapidIdentificationofBletillaeRhizomaSlicesand“Shuibaiji”Slices
WU Mei,GU Jin,LI Wen-chun,GUI Jing-sheng*
Colleg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
Objective:To identify Bletillae Rhizoma Slices and “Shuibaiji” Slices rapidly.MethodCharacter and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s wer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ResultBletillae Rhizoma Slices and “Shuibaiji” Slic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the characters and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epidermic cells.ConclusionRapid identification of Bletillae Rhizoma Slices and “Shuibaiji” Slices was carried out.
Bletillae Rhizoma Slices;“Shuibaiji” Slices;rapid Identification
吴梅(1975-),女,硕士,从事中药鉴定研究.E-mail:wm_jungle@sina.com
桂镜生.E-mail:469348310 @qq.com
R286.0
A
1007-8517(2014)11-0016-02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