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六方面”尝试

2014-09-09吴友华

考试周刊 2014年57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活动数学

吴友华

何为兴趣,兴趣就是兴致,就是对事物的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组织数学兴趣小组的目的就是通过小组活动激发學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兴趣小组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具体学习习惯,再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六方面”展开。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离不开课堂数学知识的背景介绍。

从七年级代数开始,数学进入了式的运算阶段。字母代替数,使数学一下子抽象了许多。怎么让学生牢牢掌握教材中新出现的知识,如单(多)项式、一元一次方程等,我认为应通过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的产生背景。学生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后,不但能更好地理解结论,而且能逐渐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虽然不可能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发现重大问题,详细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但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介绍知识背景,学生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记结论了。

刚开始学几何时,学生会感到几何似乎离生活很远。其实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几何,几何就在身边。骑自行车时,想过为什么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的,而不能是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吗?轮子有大小,同一辆自行车的轮子大小相同;两个轮子安装的位置必须合适,骑车时才方便。这些说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这正是几何这门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学习动机逐步向较远较高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富有社会意义。要想激发学生可持续性的学习动机,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求解经验,经历的活动过程,都是在品尝各种感受,如焦虑、惊奇、失望、兴奋、满足、喜悦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学生在兴趣小组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学习,会受到教风、学风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各种因素中,数学教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从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来看,学生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常常是因为师生感情比较融洽。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精力,倾注在学生身上,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期望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要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挫折;多一些对数学问题的深入分析、少一些照本宣科。教师的爱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事等。

在小组活动中,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历史,让学生沉醉于人类数学发展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取为约率,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称作“祖率”。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乱兵之手后(死前他正在地上演习几何题,并对乱兵说:“不要弄坏我的圆。”)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的著名定理。

类似以上的故事数不胜数,结合教材,根据所学内容总能找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讲解给学生听,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发现并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美。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数学充盈着我们的生活,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并用心体验,枯燥的数学也有它不一般的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快乐无忧的童年早已远去,只剩童年的歌谣还在传唱。数学中的三角形也是我们生活的常客,T台上总可以看到各式图案的衣服,当然,运用得更普遍的还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海印桥的结构就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既美观又安全,那些爱美的女士也要感谢三角形,不信,看看脚下,高跟鞋是不是与地面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让她稳稳地站着?线段的黄金分割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此而构成的长方形给人们以“匀称美”的感觉。然而数学的发展已经证明,黄金分割及其有关应用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成为初等数学中对称,和谐美的典型例子。人体中有着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比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在口腔比较解剖学范畴内,符合0.618,这个比例的六龄牙(六岁时萌出的第一颗大磨牙)。由于其牙冠大、牙尖多、咀嚼面积广、牙根分叉结实等特点,显出它“与众不同来”。它不仅在咀嚼食物时发挥作用最集中、担负咀嚼压力最大,而且在维持颜面下三分之一部位的端正(面容),和保持上、下牙弓间的咬合关系,均起着重要作用。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学生自己制作课件,感受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缩小等,从而欣赏数学的趣味性、对称美,激发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增强他们的操作、观察和创造能力。

五、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生活中存在大量丰富的数学问题,将它们生动而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接触和思索这些问题时,不断调整和搜集自己已有的和需要的数学知识,运用已经掌握和尚未掌握但需要掌握的能力,使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融为一体,通过概括、抽象、反复思考、构建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魅力。

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不仅可以介绍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联系,还可以适当介绍数学在建筑,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及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在兴趣小组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数学是有用的,是很神奇的,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会数学的第一推动力。初中数学是学生一生的基础,只有扎实学好了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的后续学习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笔者从以上六个方面尝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于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