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味道
2014-09-09魏鸿志
魏鸿志
摘 要: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但目前阅读教学依然存在诸多困惑与问题,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了见解与主张。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反思
毛泽东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伟人和名人的论述,都论证了一个道理:阅读在人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阅读的重要性,2011年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标》有重要的表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各地中考語文试卷中,阅读题约占二分之一的比重,足见其重要性。
要阅读,就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是初中语文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培养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近几年,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确立。
但是,只要中考的指挥棒依然存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思想不彻底根除,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从古代的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精品、明清小说到外国的优秀作品,可谓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可为什么有学生却对课文不感兴趣,对语文越学越厌学,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呢?针对此,我们必须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阅读教学,本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生无疑是主体,教师无疑是导师,但现在却本末倒置。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问老师:“《诗经》上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可为绚兮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像绘画一样,先绘上彩色,再用白色修饰。”子夏有所悟地说:“学礼要放在仁义后面,是吗?”孔子说:“给了我启发的是子夏啊!这就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在这里,学生提问题,孔子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点破,让学生自己领悟。学生领悟了,孔子及时给予肯定。孔子,真不愧为“万古师表”。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阿·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这至理名言用在阅读教学上同样合适: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是应用的前提和准备阶段,教师的阅读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找寻真理”,而不是给学生“灌输真理”,归根结底,要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为什么学生厌学,为什么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高?症结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没有像孔夫子那样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而是满足于本本教学,满足于照本宣科的“一言堂”。所谓“本本教学”,就是为了教课本而教课本。也就是说教师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简单地教学课本,完全没有把课本展开到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之中。所谓“一言堂”,就是老师的一句话即为答案。因此,教师上课时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学习生字词,一成不变地分析文章中的段落,一成不变地分析文中优美的语句,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最大的误区。
例如《愚公移山》这篇传统教材,不少教师上这一课时,很少有独立的见解和主张,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搬自教参,诸如寓言的特点、愚公的形象、愚公的精神、作品的主题等。教师只是一味地灌,即使提问题,答案也是唯一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为什么不能是“一千个读者有一个愚公”呢?相同是不正常的,只有不同,才能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培养创造力。
阅读教学主要是阅读主体的领悟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应当进行适当点拨,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敢于指出文章中与自己思维不同的地方,放手大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
二、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急功近利心理,导致了阅读教学长期难以走出误区,课改难以进行。
考试,作为检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中考成了“指挥棒”,老师被“指挥棒”转晕了。
语文学科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着眼于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标对此有明确的规定: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良好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化底蕴;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把整个初中语文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而不应该为了适应中考而教学。否则,不但教材被搞得支离破碎,而且会把阅读教学带向模式化的死胡同。
魏书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是成功的。他会多,事务多,一些专家曾怀疑他的教绩,多次在他外出开会期间进行抽考,结果每次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超过同年段的其他班级,令专家们叹服。魏书生的成功,有两点最值得肯定:一是教学目标明确,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二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能力强,老师不在,会自学语文。
毋庸置疑,目前,中考的“导向”作用影响教师的教学,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在新课改的最初几年内,由于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考试在新课程评价中还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看了一篇邑人写的文章,很有意思。他把中国历代的状元郎的一长串名单和落魄文人的一长串名单进行了分析对照,发现:曾经风光一时的状元郎,其结果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鲜有人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些落魄文人,如李白、杜甫、吴敬梓、曹雪芹、蒲松龄等,却一个个颇有建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光照千秋。
为什么?因为中国这个国度,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读书,背“四书五经”,为了考试做官;写文章,习八股,还是为了考试做官。学习课文,教师是“一言堂”;那经义,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在“一切为了考试”的刻板教学和训练中成长起来的“尖子”,没有独立见解,思想僵化,能有创造性的文化遗产吗?
反观这些落魄文人,因清贫而接近百姓;因灰心科举而放弃八股,没有了为考试而阅读、而写作、而考试的束缚,旁猎群书,随心所欲,其创作贴近生活的诗歌、文章和小说,岂能不光照千秋?
古人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zhuàn),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愿初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热爱阅读,读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