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8例临床分析

2014-09-05徐智建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学龄儿童合并症胸片

徐智建

仙游县医院 福建 仙游 3512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8例临床分析

徐智建

仙游县医院 福建 仙游 351200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3月间108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3岁占71.3%;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77.7%,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88.8%)。外周血白细胞正常占48%,但CRP大多升高(52.8%)。胸片以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为多见,占79.6%。28例有肺外合并症,占25.9%,常见渗出性胸膜炎,贫血、肝损害等。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尚未发现耐药情况。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有利于早期诊断。

肺炎;肺炎支原体;小儿

肺炎支原体现在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以反复发热伴咳嗽为主,且常有肺外合并症。本文对2010年8月-2012年3月间我院明确诊断并治愈出院的108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08例住院患儿,其中男50例,女58例,男女之间比为1:1.16。年龄3个月~1岁8例,~3岁23例,~6岁30例,~13岁47例。

方法: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2]。MP-IgM抗体测定采用日本富士生产的试验盒,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IgM抗体,滴度≤1:40为阴性,≥1:160为阳性。108例患儿均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痰细菌培养。全部患儿均摄胸片,部分患儿作血沉,心电图,B超,胸片CT等检查。

结果

患儿大多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发热,伴或不伴咳嗽。发热多为中等度发热,16例为驰张高热;咳嗽为刺激性干咳,部分为咳嗽伴有白色或黄绿色粘痰。X线胸片一侧大片絮状阴影86例,其中右54例,左侧32例,7例有胸腔积液。13例痰培养细菌阳性,其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各4例,鲍曼不动杆菌阳性3例,阴沟肠杆菌2例。48%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正常。57例CRP升高。10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症状,体征,胸片及实验室检查,见表1。

表1 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n(%)]

MP-IgM≥1:160有96例(88.8%),MP-IgM≥1:80的12例做了双份血清标本抗体检测,而且其抗体滴度均上升4倍以上。10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IgM检测新结果,见表2。

表2 10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IgM抗体检测结果

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合并症。本组108例支原体肺炎中28例有肺外合并症,占25.9%,其中渗出性胸膜炎7例,占肺外合并症的25%,右侧5例,左侧2例,其中少量积液6例,中等量积液1例。血液系统受累:轻度贫血8例,血小板增多2例,血小板减少1例。消化系统受累6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其中4例有肝功能ALT和(或)AST升高。心血管系统2例,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均有改变,治疗痊愈后复查,二者均恢复正常。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例,表现为高热惊厥。

治疗与转归:所有病例确诊后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5天,停止3天后又静滴5天再改为口服阿奇霉素。89例(82.4%)在治疗3~5天后体温下降,咳嗽减轻;19例(17.6%)在治疗7~9天后,体温平稳,咳嗽减轻;合并其它细菌感染的13例(12.0%)同时给予头孢类或亚胺培南治疗。108例均在治疗13~15天后复查胸片,吸收好转后出院门诊随访。平均住院14.46天。

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越来越常见,已成为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受到人们的重视[3]。临床资料显示,患儿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本组资料最小为3个月,3岁以下占28.7%,但还是以学龄儿童多见,本组病例71.3%为6~13岁。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或反复发热伴干咳,本组占77.7%,早期查体大部分无明显阳性体征。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白细胞升高46例,占42.6%,48%的患儿白细胞正常,52.8%的患者CRP升高,血沉增快占33.3%。支原体肺炎除临床表现外,目前主要根据血清学检查,我们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MP-IgM≥1:160为确诊近期有MP感染,但另有12例第1次血清MP-IgM仅≥1:80,随访时均呈4倍滴度升高,足见双份血清MP-Ig测定的诊断价值。本组所有病例胸部X线检查结果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改变,大部分表现为大片状阴影,病变以单侧受累多见。我们在临床中体会到,对于持续发热伴咳嗽的学龄儿童,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或双肺呼吸音低,尤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的年长儿,应及早行胸片检查及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随着诊治支原体肺炎病例的增加,我们发现其合发症逐渐增多,且全身各系统均可受累。本组肺外合并症28例,发生率为25.9%。治疗上,随着支原体肺炎病情的好转,其合并症大多能自行好转,部分患者加用短期激术后,复查都恢复正常。推测可能是免疫因素在起作用。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0.

[3]袁壮,陆权.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72.

R725.6

A

1009-6019(2014)08-0060-02

猜你喜欢

学龄儿童合并症胸片
孩子挑食、偏食,家长该怎么做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学龄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3年后疗效调研
爱尔兰政府发布学龄儿童托管教育计划
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对45例脑出血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