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芳香,一路成长
2014-09-04钱敏
钱敏
摘 要: 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并通过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持续时间短、研究内容少,是一线教师追寻并偏爱的那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让我们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让自己享受微型课题研究的这份快乐呢?作者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我的研究是我的快乐;真的问题是我的课题;我的成长是我的目的。
关键词: 微型课题研究 幼儿教育 研究型教师
苏州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张春霞老师曾说:“研究型教师=教育理论的基本素养+工作经验的积累+个人有效反思。”我认为教师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并通过研究使问题得到解决,形成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持续时间短、研究内容少,是一线教师追寻并偏爱那种“贴身式”的教育研究。它可以让我们渐渐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并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开展微型课题时的一些感想。
一、我的研究是我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你的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
教育工作是繁琐单调的,如果教师不带着自己的思想工作,不带着研究的状态工作,那么每天的教育工作往往就是“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教育生活当然是枯燥乏味的。微型课题追求的不是科研之路上那满山的花香,而是培植出那一种芬芳,在你蓦然回首时,还会闻到那一丝芳香,这就是微型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惊喜与魅力。毋庸讳言,某些教师无缘参加一些正规立项课题的研究,而那些属于“我”的微型课题成为慷慨而幸福的选择。
针对一次班中的一位幼儿偷偷地把老师用黑板上粘贴图片的磁铁拿回家,被我班的另一幼儿检举揭发后发生的事情,我将它设为研究课题《孩子拿了幼儿园的东西回家后……》,从幼儿的这个实际案例入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仅解决自己班出现的问题,还把我的所思所想所做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着那铅印的文字,让我吮吸到教科研的甘甜,感受到满满的喜悦。
二、真的问题是我的课题
英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过: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微型课题为自己而研究,如何确立研究课题内容呢?我认为在一旁静静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或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或者偶然间的发现……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指导帮助他们。这些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课题是我研究的课题。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进行双手拍球活动时,发现幼儿兴致不高,某些孩子在拍球时有不同的消极情绪表现。于是我就开展《别让玩球变成孩子的负担》的微型课题研究活动,不仅自己研究,还请园领导帮忙。在业务学习活动之际,我以这个案例为主题,组织一些教师编排小品,让老师们在观看小品案例后,展开讨论: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这种消极情绪、消极行为并讨论解决方法。大家的智慧是无穷的,通过这样的研讨活动,让我们今后开展篮球活动从组织形式、活动反馈、评价方式等方面更有效地实施,用于指导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
三、我的成长是我的目的
以前,在我们眼里,教育科研课题是深不可测的海洋,高不可攀的山峰,望而生畏的鸿沟。但自从进行了微型课题研究,它引领我们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养成一种研究、思考的习惯,让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触摸、掌握一种本原的研究方式,实现教学与研究的最佳融合,不断地成长。
有了自己的课题,我们就会把自己的研究的课题时时挂在心上,这样的话就会不知不觉中去学习、去思考,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支撑、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的科研能力,慢慢地不再是那个只会一字不落地背诵教育名言的人,而是有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研究型教师。
我们真诚投入地研究,让微型课题成为个体专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从“小”处着眼,“实”处着手,对自己发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广泛搜集、查找资料,探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案例、论文等,打下教学功底,在做中学,在研中教,逐渐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微型课题研究,破解贴身的教育难题,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蓄积灵动的教育机智。
微型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是一路芳香一路成长,走在微型课题这座教育科研的“便桥”上,真是收获多多,喜悦满满。我们试我想试,我们做我想做,我们快乐着,我们成长着。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新观念好实践征文辅导材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