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以实习教学为主导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计算技术课教学
2014-09-04赵惠
赵惠
职教学校是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的学校。计算技术是各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密切配合,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计算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计算技术课的内容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学习热情就不会持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珠算课,边讲边练,打算盘讲究姿态、速度和技巧,很符合青年学生争强爱动的心理。每讲完一个例题,学生都急不可耐地要自己打算盘运算。而每一种算理、算法的讲解,都是由浅入深,突破难关,多次举例示范运算,巡回辅导,使学生感到珠算很容易学,一学就会,从而立即自己动手用算盘算出结果,收效很快。
二、课堂教学为教学任务
1.以实习教学为主导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实习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为实习教学服务是职教学校教学的方向。每学期开始,我都根据所教学科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同时把所教学课的教材理解好,吃得透,操作的要领、关键、难点、重点、疑点完整地解剖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方向、练有目标。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与练有机结合,实现教与学的结合。
2.分类指导,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豪感,为实习教学做好“技术理论、技术技能”准备。由于职教学校学生的来源基础差,加之学习方法不科学,对于操作技术技能掌握不牢固,成绩不理想,以致逐渐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操作不感兴趣。为此,我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操作练习时分两个步骤进行:先要求学生按质量完成,时间可放宽一些,使其独立完成。然后在他们树立自信时把时间缩短,以至于与级别要求的时间相同。对于学生某程序不对、方法不准确而造成的质量不符、时间过长的学生也不批评一通了事,而是先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向他们介绍操作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有时也向他们介绍他人掌握运用操作要领的诀窍,同时把学生分几组,使各层次生结合在一起,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教师应随时关心学生的进步,发现后进生在操作中的进步应及时表扬,并让其当场向学生示范表演,给他们以自信心与成功感。对操作中的尖子生除要求达到相应的技术等级标准外,还可以让其适当地向上一级别靠拢,并向全班推广。这样能使学生由兴趣发展成爱好,再由爱好到精通。
3.为实习教学服务,讲练综合的课堂三环节。计算技术是基于手指操作的技术学科,称之为计算技能,这是它和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这种计算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紧张而漫长的练习过程。教学中始终讲究结合,以练为主,提倡“一分学,九分练”,重在“练”。
课堂结构,采用新的教学三环节。第一环节“温故”。一种计算技能初次学到,立即加以练习,仅能做到“懂”字。懂后不加练习,那些影响速度、拖泥带水的副动作,不会自行丢掉,所以就要让学生丢掉副动作,使正确的计算形成条件反射。第二个环节“知新”。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要把教材编得合于学生自学的能力,一步紧接一步,学生就会稳步前进,有困难也会克服。老师多讲,有害无益。第三环节“初练”。当一种新知识或新技能刚学到以后,紧接着就布置学生进行练习。心理学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开始遗忘较多,以后逐步减少。”
三、以珠算技术等级鉴定考核为动力,培养学生计算技能
我校为了培养合格的计算技术人才,使学生掌握娴熟的计算技术,从1985年开始对学生施行珠算技术等级鉴定考核,并已经形成制度,每学年至少考核两次,以达到普通五级标准。
珠算技术等级鉴定考核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是推动学生学习计算技术的强大动力。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自愿地参加考核,把取得珠算技术等级合格证作为奋斗目标。
计算技术教学就以培养学生计算技能并在实践中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紧紧地围绕这一教学目的服务。如在教材选择上,不拘于某一种版本,而是博采诸家之长,采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算理算法简单明了,学生容易接受的作为教学内容,编写教材。
四、实施“分层教学”,坚持“分层优化,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体现层次性,突出实效性,通过“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计算技术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主体分层。根据高职生入学后的实际情况调查,把学生的珠算水平定为A(高级组)、B(中级组)、C(初级组)三个组别,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为基础,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根据三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讲授。
在“分层教学”中因材施教,同时要求每个A层的学生负责帮助、辅导一个B层和C层的学生,B、C层学生的进步和成绩是评价A层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合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