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19起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特征分析
2014-09-04卢昌懿谢红珍
卢昌懿,谢红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护理部,广州 510010)
·预防保健管理·
某院19起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特征分析
卢昌懿,谢红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护理部,广州 510010)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发生自杀事件的特点规律,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08年4月至2012年10月发生的19起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的特点、自杀的时间、方式等。结果住院患者自杀涉及全院内、外、专、老年病科等12个科室;肿瘤患者7例、占36.8%,肾病终末期患者5例、占26.3%;跳楼16例、占84.2%;自杀时间是午后至夜间,其中晚夜间15例,占78.9%;结论自杀事件可发生在综合医院的任何科室、任何年龄、性别的成人患者中;肿瘤、肾病终末期和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患者是住院患者自杀的高危人群;晚夜间,特别是凌晨是患者自杀的高危时段;跳楼是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采取的主要方式。安全警示:应加强医护人员识别和处置意识和能力;规范管理,关注自杀高危人群的,完善病区环境安全设施。
住院患者;自杀;分析;对策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4,21(5):488-490.
住院患者自杀事件是医院的重大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不但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也极易引发医患纠纷,牵扯大量人力、精力和财力,同时,也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据WHO资料显示,中国年自杀率已高达22.2/10万,属于高自杀率国家,且绝大多数是在综合医院处理和抢救[1]。因此,探讨加强住院患者自杀安全防范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08年4月—2012年11月,科室上报的已发生的住院患者自杀事件19起,包括自杀死亡8起(42.1%)、自杀未遂11起(57.9%);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7~85岁,平均48.6岁。采用自编登记表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科室、诊断、自杀时间、自杀方式、结果等。
2 结 果
2.1住院自杀患者的基本情况(表1)。
2.2住院自杀患者自杀方式与时间(表2)。
表1 住院患者自杀的科室等分布
表2 住院患者自杀的时间与方式
3 讨 论
3.1主要特点
3.1.1 人群分布特点 19起住院患者自杀事件中,男性15起,女性4起;年龄17~85岁,平均年龄48.6岁。提示:自杀事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的成人住院患者中。
3.1.2 科室分布特点 19起住院患者自杀事件中,肾脏内科4起、神经专科医院4起、肿瘤科3起、综合科1起、泌尿外科1起,高压氧科1起、呼吸内科1起、消化内科1起、老年病科2起、骨科1起。涉及内科片、外科片、专科片和老年病科等12个科室。提示:自杀事件可发生在医院任何科室,但肾脏内科、神经专科医院、肿瘤科是高发科室。
3.1.3 疾病分布特点 19起自杀事件中,晚期肿瘤患者7起,肾病终未期5起(尿毒症4起,肾移植术后1起),另7起虽然是一般疾病,但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心理和精神障碍(其中2名患者确诊为抑郁症)。提示:肿瘤患者、肾病终未期患者和抑郁症等精神障碍患者是住院患者自杀的高危人群。
3.1.4 时间分布特点 19起自杀事件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午后至夜间。其中晚夜间15起(凌晨10起,晚间5起)占79%,中午至下午交接班时段4起。而坠楼死亡的8起中,有6起发生在凌晨。提示:晚夜间,特别是凌晨,值班医护人员少,同病房患者及陪护都在睡觉,是患者自杀的高危时段。
3.1.5 自杀方式特点 19起自杀事件中,跳楼16起(占84.2%),自缢1起,割腕1起,利器插胸1起;其中死亡的8起自杀事件中全部为坠楼身亡。提示:跳楼是医院住院患者自杀采取的主要方式。
3.2防范对策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防范住院患者自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由于患者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和复杂性,不但与患者自身有关,还与患者的家属、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医院的管理制度、环境安全设施等各方面密切相关,重在预防,需要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
3.2.1 建立完善医院防范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的管理规范 本组病例显示自杀事件可发生在综合医院的任何科室、任何年龄、性别的成人住院患者中。有报道,自杀患者首先求治于综合医院的内外各科和急诊科,绝大多数自杀患者是在综合医院处置和抢救[1]。因此,医院必须建立完善住院患者自杀事件的评估、预警和处置等管理规范,包括建立高危患者的筛查制度,将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情绪等相关内容纳入医护的入院评估中,并贯穿患者住院全过程。完善高危患者的会诊、收容和转诊制度。建立高危患者的知情同意、呈报、跟踪制度和医护交接班制度,完善高危患者的干预措施,以及发生自杀事件后的处置预案等。医院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防范自杀事件日常的检查、监督和讲评制度,持续质量改进。
3.2.2 提高医护人员防范自杀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经过精神专科的培训,对自杀识别意识和能力不高。有报道,在综合医院每6名符合诊断标准中的心理障碍患者中,仅有1名给出诊断,5名漏诊或误诊[2]。本组病例事后的医护人员访谈中,大多数医护人员也谈到重视专科疾病,对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等关注不够。且医护人员对自杀事件的认识和诊疗护理上也存在一些盲区,如医师在签收患者时,没有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一些明显存在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仍按普通患者收入科,入院后仍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没有出具精神患者防护医嘱及启动相应的防范措施等。医师与护士、医师与医师、医师与患者之间沟通不足。医护对于患者情绪变化和心理问题等没有列入交接班范围内,如本组病例中一起自杀未遂案例中,据事后分析回忆,患者当晚在血透室做血透时已有明显情绪变化,但没有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血透室与病房的医护人员并没有做好患者情绪交接班。因此,必须加强全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防范自杀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将相关管理规范列入医院新入职医护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年度常规训练中,形成常态化。
3.2.3 加强对住院患者自杀高危人群的关注 本组19例病例中,癌症7例、肾病终未期5例,共12例,占63.2%,提示癌症和肾病终未期是自杀的高危人群。研究显示,严重或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常可继发抑郁状态而导致自杀[3]。抑郁症是自杀的高危人群,高于正常人群的80倍[2],且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可贯穿整个病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自杀既往史是自杀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国外报道自杀未遂人群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90%左右[4]。本组病例中1例上呼吸道感染的27岁男性患者,就诊时家人及单位隐瞒了患者自杀既往史,入院第3天中午突然跳楼自杀。提示入院评估时要收集患者心理、精神和自杀既往史相关资料。疼痛及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Smith认为慢性疼痛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随抑郁症的缓解而消失。半数患者赴内科或其他科就诊,这些患者强调的是躯体情况,至少有一半被误诊。70%~80%的抑郁症患者主诉失眠,持续性的睡眠问题可能影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或导致自杀,自杀风险明显增高[5],本组病例中,大多数的患者或多或少存在疼痛和睡眠障碍,提示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对患者疼痛及失眠症状的认识与及时干预。
3.2.4 加强病区环境和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 综合医院多为现代化高层住院大楼,开放式住院病房,阳台和窗户等没有像专科医院一样进行封闭或半封闭,为患者跳楼自杀提供了可能。19起自杀事件中,跳楼16起,占84.2%,且自杀死亡的8起全部为坠楼身亡。表明,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方式主要为跳楼,而自杀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夜间,特别是凌晨,医护人员少、陪护和同病房患者睡觉的时间,防不胜防。因此,对病房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加强病区安全设施和设备,创造患者不容易坠楼的安全环境尤为重要。
3.2.5 加强科室安全责任管理 科室主任、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医院管理规范,教育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范落实对高危患者的评估、预警和处置制度,及时排查。一旦发现有自杀高危患者,要启动预警预案,签署知情同意书,落实干预措施和呈报制度等。护士长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每天检查评价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科主任要将高危患者的安全管理纳入每周的业务查房中。发生自杀事件时,科室主任、护士长要立即启动处置预案,积极处理,把控事态发展。
[1]吴宁颖,季建林. 综合医院中的患者自杀评估[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14(1):36-37.
[2]张慧莉,高维东. 综合医院医师防范住院患者自杀的方法与措施[J]. 中国医院管理2006,26(11):52-53.
[3]刘 华,严 谨. 7例躯体疾病住院患者跳楼自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 2009,16(3B):4-6.
[4]林云芳,邓云龙,唐秋萍. 躯体疾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的初步编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696-698.
[5]刘人申,汪作为.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对预后影响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1290-1291.
[6]周 谦,孙建军,陈大夫. 基于安全角度的住院患者自杀原因的分析[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1):21-23.
[7]刘玉馥,褚玲玲,杨国愉. 住院患者16例自杀原因分析及其安全警示[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7):64-66.
(2014-01-20收稿 2014-05-18修回)
(本文编辑 戴志鑫)
Analysison19SuicideCasesofInpatientinCertainHospital
LU Chang-yi,XIE Hong-zhen
(Nursing Department, Guangzhou General Hospital,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 Area, Guangzhou 510010)
ObjectiveTo analyze features of suicides of inpatients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uicide prevention.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9 suicide incidents from April 2008 to October 2012 in certain hospital was condu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time and methods of suicide were analyzed.ResultsSuicidal inpatients come from 12 departments, including departments of internal medicine, surgery and geriatrics. There are 7 patients of tumor, accounts for 36.8%. There are 5 patients of nephropathy at terminal stage, accounting for 26.3%. As for their methods, there are 16 patients jumping to death, accounting for 84.2%. The time of committing suicides ranges from afternoon to night. There are 15 patients committing suicide at midnight, accounting for 78.9%.ConclusionSuicides can occur in any adult patients at any age of any sex from any departments. Patients of tumor, nephropathy at terminal stage,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 are at high risk of committing suicide. Evening, especially midnight will be a extremely dangerous time for patients. Jumping to death is the main way for suicide. Precaution strategy: hospitals should improve doctor and nurses’ abilities to identify and handle suicide, enforc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patients in high risk of suicide, upgrade safety devices in hospitals.
inpatient; suicid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卢昌懿,女,副主任护师,副主任;电话:020-36653584
R 197.32
A
1008-9985(2014)05-04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