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例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调查

2014-09-04董玉楠龚林杜习羽肖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阴道内清洁度乳酸杆菌

董玉楠 龚林 杜习羽 肖力

200例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调查

董玉楠 龚林 杜习羽 肖力

目的 通过对产后阴道内菌群构成的调查, 探讨产后阴道微生态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足月阴道分娩且产后6~8周来院复查的妇女为产褥组,同期健康体检妇女100例为对照组, 检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pH值及有无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及菌群分布情况, 探讨产后阴道微生态的特征。结果 与健康妇女相比产褥期妇女阴道pH升高, 清洁度下降, BV评分异常增多, 阴道内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 阴道内优势菌由乳酸杆菌变为致病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应及早对产后复查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 并从微生态角度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恢复产后阴道微生态平衡, 预防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产后;阴道微生态;乳酸杆菌

女性阴道微生态体系是由阴道内的微生态菌群、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和解剖结构共同组成[1]。阴道内多种微生物中乳酸杆菌占绝对优势, 乳酸杆菌能够维持阴道pH呈酸性,以抑制其他致病菌的繁殖, 在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女性经过妊娠和分娩后, 阴道的微环境发生很大改变,导致阴道防御功能低下, 易患各种疾病。目前, 对产后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通过对产后阴道内菌群构成的调查, 探讨产后阴道微生态的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足月阴道分娩且产后6~8周来院复查的妇女为产褥组, 恶露干净, 产后无阴道冲洗和阴道用药史共200例, 年龄22~40岁。同期健康体检妇女100例为对照组, 年龄25~40岁。

1.2 方法 取所有研究对象阴道侧壁上1/3处的分泌物。一份标本通过革兰氏染色法, 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检测分泌物清洁度、pH值及有无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产褥组另取一份标本用于检测分泌物中菌群分布情况, 包括阴道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菌、类杆菌及染色不定弯曲小杆菌等。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的pH值、清洁度和Nugent评分。

1.3 相关指标判断标准 阴道内菌群密集度分别用0、1+、2+、3+、4+来表示, 再按照表1换算成积分。Nugent 评分法见表1[2], 正常值 0~3 分, 临界值 4~6 分, 细菌性阴道病7~10 分。阴道清洁度分级见表2[3]。

表1 Nugent评分标准

表2 阴道清洁度分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例产妇中Nugent评分0~3分有20例, 占10%; 4~6分的有116例, 占58%;>7分的有64例, 占32%;医院阴道分泌物检测1例发现念珠菌孢子, 56例诊断细菌性阴道病。100例健康妇女中0~3分56例, 占56%;4~6分35例,占35%;>7分9例, 占9%;医院检出细菌性阴道病6例,占6%;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3例, 占3.0%, 两组均未发现阴道毛滴虫。两组清洁度、阴道pH值、BV评分比较。产褥期阴道pH升高, 清洁度下降, BV评分异常增多, 与健康妇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清洁度、阴道pH值、BV评分比较

2.2 200例产妇中检出乳酸杆菌27例, 占13.5%, 乳酸杆菌菌群密集度为1+、2+、3+、4+的比率分别为1%、4.5%、6%、2%;未检出乳杆菌173例, 占86.5%;阴道内检出加德纳菌和类杆菌104例, 占52%;检出染色不定弯曲小杆菌98例,占49%。

3 讨论

阴道内存在的多种微生物与宿主、阴道内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目前, 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中已分离到29种微生物, 其中乳酸杆菌有16种,数量占95%以上。有研究显示, 健康妇女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分离率甚至高达80%~100%[4], 本研究中产后妇女乳酸杆菌检出率仅占13.5%, 86.5%未检出乳杆菌, 阴道内检出加德纳菌和类杆菌、染色不定弯曲小杆菌分别占52%和49%, 阴道内优势菌由乳酸杆菌变为致病菌。

实际临床中, 产褥期复查的产妇中, 主诉外阴瘙痒、白带异常的病例并不多见, 妇科检查发现分泌物增多、性状异常的病例也很少, 只有少部分病例发现分泌物异味伴有或不伴有外阴瘙痒。这就导致产褥期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衡的状况受到忽视。产后妇女发生细菌性阴道病与产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输卵管炎所致的异位妊娠和不孕症等有关[5]。研究发现产褥期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调检出率高达84.43%, 其中诊断明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占9%左右, 其余单纯性微生态失调占75%左右[6]。因此,产后阴道微生态失调已成为危害产后妇女生殖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 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单纯的阴道微生态失调未引起重视而进一步发展成一种或多种致病菌优势生长, 即导致阴道炎或宫颈炎。

作为临床医生, 应及早对产后复查的妇女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 而对产后妇女的治疗不但要有效,减少复发, 更要保证哺乳安全。国外研究发现, 应用乳酸杆菌治疗相关妇科疾病, 不仅对治疗阴道感染有显著的效果[7],且能调整阴道微生态失衡, 恢复阴道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虽然实际临床疗效还有赖于大量的临床研究, 但从微生态角度寻找一种方法, 恢复产后阴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生殖道感染的发生, 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1] 石一复.重视阴道微生态与阴道炎诊治的关系.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44(1):3-5.

[2] 徐廷富,石一复,邱丽.Nugent 评分系统在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5,17(6):40-41.

[3] 叶应妩,王毓三,审字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90.

[4] 廖秦平,吴文湘.女性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的临床应用.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3):163-164.

[5] 杜静平,张文静,邢开荣,等.阴道微生态亚失调状态的研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14(4):192-193.

[6] 张群英,薛映幸.482例产褥期阴道微生态调查.妇科微生态学, 2011,23(6):552-553.

[7] Cohn JA, Hashemi FB, Camarca M, et al.HIV-indu-cing factor in cervicovaginal secretions is associated withbacterial vaginosis in HIV-l-infected women.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05,39 (3):340-346.

2014-03-1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合生元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FY018)

518000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阴道内清洁度乳酸杆菌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控制标准分析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老年阴道炎患者慎用洗必泰
老年阴道炎莫要滥用抗生素
大熊猫阴道源乳酸杆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某型号旁通阀内部清洁度的清洗次数验证
显微超声技术与化学药物冲洗对根管清洁度的影响比较
口腔乳酸杆菌抑制艾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