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2014-09-04马彩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外伤性本院体征

马彩娜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马彩娜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以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整理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护理, 患者的血红蛋白、心率、血压等各项临床指标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 使得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较快的缓解恢复, 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案,值得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及推广。

外伤性脾破裂;护理干预;非手术治疗

脾脏位于左上腹腔, 虽有胸壁和肋骨保护, 仍比其他腹腔脏器易于受损。本次研究中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病例均为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28例, 女8例, 年龄为20~54岁,平均年龄为33.6岁。致伤原因为:车祸19例, 打架6例,高空坠落11例, 其中伴有肋骨骨折9例, 肾脏损伤1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CT 检查或B 超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腹腔穿刺所抽出的血性液体无法凝固[1];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严重外伤史, 特别是左季肋区和左上腹部外伤的患者;生命垂危必须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护理措施

1.3.1 病情观察 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时, 医护人员有必要做好患者的病情的监护, 明确患者意识清晰状况, 是否存在刺激反应不敏感、昏迷以及休克情况;其次, 详细记录观察血压值, 初期为每0.5 h测量一次, 待血压水平稳定后, 可延长测量时间, 直至血压完全平稳。若检查可见患者血压偏低, 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症治疗, 并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尿量、皮肤湿度[2]。

1.3.2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外伤性脾破裂常表现出恐惧、暴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为此医务人员应悉心观察患者情绪及心理发展, 做出正确的引导与纠正。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服务时, 应态度良好、自然大方、阳光自信。发现患者情绪有不良倾向时, 要耐心、用心、贴心。

1.3.3 饮食护理 患者在急性发病期要完全禁食, 此时需要一定程度补液输血来维持患者基本营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可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 待身体允许情况下依次替换为软食、正常饮食。饮食类型主要为方便消化、高热量、蛋白以及维生素食物, 以加强营养从而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同时食用高纤维素食物, 以防便秘。

1.3.4 基础护理 在禁食期间以及胃肠减压同时, 医护人员应注意引导患者做好必要的口腔护理以及健康指导, 引导患者正确咳痰, 注意防止患者出现肺炎疾病。若患者长期卧床, 医护人员应辅助患者进行定期翻身, 防止出现压疮并发症。加强患者病房的巡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保持患者的房间整洁干净, 如果发现患者发生腹腔疼痛, 则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情况, 血红蛋白、心率以及血压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时间例数血红蛋白(g/L)心率(bpm)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治疗前36145.83±10.0774.5±13.7104.4±6.7158.5±14.2治疗后36152.35±16.0370.3±10.382.3±3.7128.3±12.5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脾切除术后可能引发凶险性感染, 所以现在医生在治疗脾破裂时的主要方案由“切脾”转变为“保脾”, 逐渐地形成了脾外伤的处理原则:①抢救生命第一, 保留脾脏第二;②年龄越小越倾向于保脾手术;③保留脾脏的质和量须具备足够的脾功能;④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选择恰当的保脾术式或联合应用几种术式[3]。本次研究符合现代医学治疗皮外伤的处理原则, 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采用护理干预。在检查方面, 本院主要以血常规化验辅以腹部X片、腹部CT、腹部超声来确诊脾破裂。确诊后判断患者是否合适保守治疗,对于一些包膜下或浅层脾破裂的患者, 如出血不多、生命体征稳定、无合并伤, 可在严密的动态观察下行保守治疗。具体适应证为:①按AAST分级(或我国脾外科学组分级)标准为Ⅰ级;②年龄小于50岁;③无腹腔内其他脏器的合并伤;④除外病理性脾破裂, 无凝血功能异常;⑤血流动力学稳定,输血量不超过400~800 ml;⑥影像学(B超、CT)动态监测血肿不扩大, 积血不增加, 脾动脉造影无或极少量造影剂外溢;⑦具备中转手术与重症监护的条件。在上述适应证中, 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也是决定是否行保守治疗的先决条件[3]。

脾破裂非手术治疗后, 给予患者必要的临床护理, 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患者的血压以及脉搏变化情况,并检查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临床主要采用B超血常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了解疾病变化的动态情况, 并给予患者补液治疗,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且患者应注意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总之, 临床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时, 应注意采取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健康以及保留脾脏功能免受损伤。

护理过程中, 本院发现对于患者心理方面的疏导对于病情的好转起积极作用, 所以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帮助患者重新树立信心, 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在日常饮食方面, 本院结合临床经验和营养专家的建议, 制定了合适的饮食方案, 如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口味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等。

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1] 王伟.外伤性脾破裂抢救99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8):7038.

[2] 金彩霞.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z1):49.

[3] 乐飞琳 ,黎玮.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29(z1):71-72.

467000 平顶山,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猜你喜欢

外伤性本院体征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