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9-04黄健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病患洛尔美托

黄健忠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健忠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患的临床用药治疗并探讨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患6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 实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 实行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分析两种药物疗法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0%, 不良反应发生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83.3%, 不良反应发生率36.6%;观察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优势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患可获得显著疗效, 且药物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向上攀升, 成为当前心血管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冠心病患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而随着年龄增长, 发病率也有所提高, 故而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老年病患[1]。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活动传导或起源受阻而引起的心脏搏动节律及频率失常,其多发生于各类器质性心脏病, 并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该病发作时, 可给心脏带来持续性负担, 造成心力衰竭, 严重时可致死亡, 故危害极大。目前, 针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较多, 而适宜的治疗方案是促进病患康复的关键。下面, 选取本院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 旨在为提高该病疗效作进一步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患64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资料与检查, 所有病患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中所列标准, 并患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 同时将存在室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或由药物导致的心律失常病患全部排除。随机将72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患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 男性18例, 女性16例, 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2.4±4.8)岁, 病程2个月~3年;交界性早搏3例,房性早搏14例, 室性早搏17例;对照组30例, 男性16例,女性14例, 年龄45~72岁, 平均年龄(53.2±5.1)岁, 病程1个月~4年;交界性早搏2例, 房性早搏12例, 室性早搏16例。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程与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首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实行常规用药治疗,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 具体方式:选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口服10~20 mg/次, 服用2次/d, 同时给予步长稳心颗粒, 每次以温水冲服9 g, 服用3次/d, 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行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口服10~20 mg/次, 服用2次/d, 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病患组均于治疗前后实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 同时对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治疗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4 疗效评估 本次研究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将临床疗效分为三个标准[3]。显效:病患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期前收缩消失或比治疗前下降≥90%,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体征恢复正常;有效:病患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期前收缩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89%, 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有所好转;无效:病患病患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期前收缩与治疗前相比下降幅度<50%, 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呈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34例, 实行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 总有效率97.0%;对照组30例, 实行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总有效率83.3%;应用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对比[n(%)]

注: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上腹部不适2例, 头晕1例,恶心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8.8%;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3例,头痛2例, 低血压6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36.6%。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作为老年常见疾病, 可引起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症状, 其中又以室性早搏最为多见, 病患往往存在头晕、心悸及胸闷等临床表现, 发病机理多与自律性增高与折返激动有联系。通常情况下, 功能性早搏病患无需使用药物即可获得较好疗效, 但对于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病患, 要取得理想预后效果, 就必须先将其诱因消除, 通过将室性早搏次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使用相应药物缓解病患心悸表现, 如此才可在促进原发病疗效的同时实现病患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第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美托洛尔属于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可有效对β-受体介导的心律失常产生缓解作用, 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度, 并能延缓房室结与窦性心律的传导, 致起搏电流下降, 最终达到抑制心律失常发生的效果。步长稳心颗粒作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离子通道证据的专利中成药物, 主要成分为三七、琥珀、党参、甘松及黄精等复方制剂。传统中医理论认为,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归属“心悸、胸痹”范畴, 是因气虚无力行血, 致心脉瘀滞而引起,属本虚标实证, 故而应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为原则给予治疗。该药成分中的三七、琥珀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党参与黄精连用则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而甘松除能行气外, 也与抗心律失常有着重要关系, 可有效延长动作电位, 促使早搏恢复正常。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法, 总有效率97.0%, 不良反应发生率8.8%;对照组采用单纯美托洛尔治疗法, 总有效率83.3%, 不良反应发生率36.6%。两组虽然均在治疗中采用美托洛尔药物, 但组间差异明显, 证明相对于单纯美托洛尔治疗,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更能促进药物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用药安全性高, 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 白海君.胺碘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21(06):20.

[2] 王立英.可达龙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81例疗效观察.哈尔滨医药, 2011,31(01):8-9.

[3] 洪云玉.稳心颗粒与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1,6(27):151-152.

510470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卫生院

猜你喜欢

病患洛尔美托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普萘洛尔治疗桥本病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