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心理干预对ERCP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2014-09-03邓淑红黄孟娟江小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舒适度心理干预

邓淑红++++++黄孟娟++++++江小霞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ERCP患者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106例选择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术前心理干预不仅可降低ERCP患者术中的不适,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心理干预;舒适度;术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46-03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务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不仅成为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1],而且成为目前治疗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众多胰胆管疾病患者,都是在ERCP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如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在ERCP基础上开展的微创手术,和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不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2]、可重复,而且疗效肯定,但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不了解,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再加上ERCP操作难度大,在操作过程中纤维十二指肠镜必须经咽喉、食管、胃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活动度,而ERCP能否顺利进行往往又与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确保ERCP的顺利进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3年12月行ERCP诊治的患者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29~82岁,平均(45.3±7.4)岁;胆总管结石87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3例,胰腺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均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护理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口头告知ERCP的大致方法及术前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实验组除常规术前护理外,还针对患者入院时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忧、疑虑、恐惧、住院环境不适应、疾病知识缺乏感等心理,实施术前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运用晕轮效应原理进行干预 入院时护理人员除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病区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责任医师、责任护士等常规入院须知外,还应主动关爱患者、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3],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生活背景及面临的困难等,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使患者从心理上产生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消除其入院时的紧张、恐惧及对住院环境感到陌生的心理。

1.2.2 利用现身说法进行干预 针对患者不了解ERCP的相关知识、害怕手术带来疼痛、担心手术失败等心理,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安排患者和患有同类疾病,且治疗非常成功、恢复较好的患者住同一病房或相邻病房,让成功案例的患者直接向其讲解治疗、手术等过程的经历与感受,通过患者的现身讲解,建立其对治疗的信心、消除其对治疗的担忧和疑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5]。

1.2.3 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等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6],详细讲解ERCP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操作程序中要注意的事项、体位、如何配合医生以及检查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等,使患者十分清楚地了解ERCP治疗的过程和重要性。

1.2.4 情绪干预 在患者焦虑烦躁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给予关心、理解和支持,避免其情绪波动。患者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活动度,而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与否将会直接影响ERCP的成功率[7]。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多关心,给其以情感支持,不断增强治病的信心。

1.2.5 亲属干预 对于十分依赖家人的患者,要重点向其家属交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恢复及护理的程序,让家属明白后,再向患者转述,这样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忧虑情绪[8]。

1.2.6 行为干预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左侧卧位或俯卧位等术中所需配合体位的训练,练习张口呼吸、吞咽动作,以减轻术中或术后不适感,告诉患者如果在插十二指肠镜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不用紧张、记住不要憋气,按照医师、护士指令深呼吸,就能降低术中的不适。

1.3 评估指标

术中患者舒适度(痛苦表情、恶心呕吐、呃逆),术后24 h及48 h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舒适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痛苦表情、恶心呕吐、呃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术后24、48 h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48 h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3 讨论

ERCP是一项微创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可重复、疗效肯定等优点,解决了以往需开腹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但在检查过程中,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须经咽喉、食管、胃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9-10],又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认识不够,普遍存在紧张、担忧、疑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进而影响到ERCP的顺利进行。术前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ERCP的认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而且能提高患者在ERCP过程中的配合度,减轻患者术中的痛苦感及疼痛感等,增加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等,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同时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临,李兆申.诊断性ERCP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24(3):178-181.

[2] 王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108-109.

[3] 任浩.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122.

[4] 张竞秋,陈凤琴.ERCP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8(15):147.

[5] 甘元琼.心理护理在当代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和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17.

[6] 田志毅,周翠玲.术前心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焦虑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90.

[7] 李秀娟.ERCP术前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04.

[8] 苏靖涵,郭豫吉,霍巍.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9):3905.

[9] 杨嫦娥,刘变英,王文英.静脉麻醉在ERCP诊疗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2007,7(1):33-34.

[10] 唐涛,李伟平.鼻胆管冲洗对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6-148.

(收稿日期:2014-05-16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ERCP患者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106例选择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术前心理干预不仅可降低ERCP患者术中的不适,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心理干预;舒适度;术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46-03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务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不仅成为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1],而且成为目前治疗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众多胰胆管疾病患者,都是在ERCP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如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在ERCP基础上开展的微创手术,和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不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2]、可重复,而且疗效肯定,但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不了解,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再加上ERCP操作难度大,在操作过程中纤维十二指肠镜必须经咽喉、食管、胃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活动度,而ERCP能否顺利进行往往又与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确保ERCP的顺利进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3年12月行ERCP诊治的患者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29~82岁,平均(45.3±7.4)岁;胆总管结石87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3例,胰腺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均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护理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口头告知ERCP的大致方法及术前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实验组除常规术前护理外,还针对患者入院时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忧、疑虑、恐惧、住院环境不适应、疾病知识缺乏感等心理,实施术前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运用晕轮效应原理进行干预 入院时护理人员除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病区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责任医师、责任护士等常规入院须知外,还应主动关爱患者、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3],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生活背景及面临的困难等,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使患者从心理上产生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消除其入院时的紧张、恐惧及对住院环境感到陌生的心理。

1.2.2 利用现身说法进行干预 针对患者不了解ERCP的相关知识、害怕手术带来疼痛、担心手术失败等心理,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安排患者和患有同类疾病,且治疗非常成功、恢复较好的患者住同一病房或相邻病房,让成功案例的患者直接向其讲解治疗、手术等过程的经历与感受,通过患者的现身讲解,建立其对治疗的信心、消除其对治疗的担忧和疑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5]。

1.2.3 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等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6],详细讲解ERCP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操作程序中要注意的事项、体位、如何配合医生以及检查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等,使患者十分清楚地了解ERCP治疗的过程和重要性。

1.2.4 情绪干预 在患者焦虑烦躁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给予关心、理解和支持,避免其情绪波动。患者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活动度,而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与否将会直接影响ERCP的成功率[7]。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多关心,给其以情感支持,不断增强治病的信心。

1.2.5 亲属干预 对于十分依赖家人的患者,要重点向其家属交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恢复及护理的程序,让家属明白后,再向患者转述,这样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忧虑情绪[8]。

1.2.6 行为干预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左侧卧位或俯卧位等术中所需配合体位的训练,练习张口呼吸、吞咽动作,以减轻术中或术后不适感,告诉患者如果在插十二指肠镜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不用紧张、记住不要憋气,按照医师、护士指令深呼吸,就能降低术中的不适。

1.3 评估指标

术中患者舒适度(痛苦表情、恶心呕吐、呃逆),术后24 h及48 h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舒适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痛苦表情、恶心呕吐、呃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术后24、48 h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48 h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3 讨论

ERCP是一项微创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可重复、疗效肯定等优点,解决了以往需开腹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但在检查过程中,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须经咽喉、食管、胃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9-10],又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认识不够,普遍存在紧张、担忧、疑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进而影响到ERCP的顺利进行。术前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ERCP的认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而且能提高患者在ERCP过程中的配合度,减轻患者术中的痛苦感及疼痛感等,增加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等,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同时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临,李兆申.诊断性ERCP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24(3):178-181.

[2] 王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108-109.

[3] 任浩.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122.

[4] 张竞秋,陈凤琴.ERCP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8(15):147.

[5] 甘元琼.心理护理在当代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和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17.

[6] 田志毅,周翠玲.术前心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焦虑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90.

[7] 李秀娟.ERCP术前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04.

[8] 苏靖涵,郭豫吉,霍巍.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9):3905.

[9] 杨嫦娥,刘变英,王文英.静脉麻醉在ERCP诊疗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2007,7(1):33-34.

[10] 唐涛,李伟平.鼻胆管冲洗对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6-148.

(收稿日期:2014-05-16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ERCP患者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将106例选择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舒适度及术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采用术前心理干预不仅可降低ERCP患者术中的不适,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心理干预;舒适度;术前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46-03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务人员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不仅成为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1],而且成为目前治疗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众多胰胆管疾病患者,都是在ERCP的基础上,才得以顺利进行,如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内支架引流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在ERCP基础上开展的微创手术,和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不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2]、可重复,而且疗效肯定,但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不了解,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再加上ERCP操作难度大,在操作过程中纤维十二指肠镜必须经咽喉、食管、胃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活动度,而ERCP能否顺利进行往往又与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充分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有助于确保ERCP的顺利进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普外科2011年2月~2013年12月行ERCP诊治的患者106例,其中男56例,女50例,年龄29~82岁,平均(45.3±7.4)岁;胆总管结石87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13例,胰腺癌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均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护理进行一般的健康指导、口头告知ERCP的大致方法及术前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实验组除常规术前护理外,还针对患者入院时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忧、疑虑、恐惧、住院环境不适应、疾病知识缺乏感等心理,实施术前心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运用晕轮效应原理进行干预 入院时护理人员除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病区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责任医师、责任护士等常规入院须知外,还应主动关爱患者、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3],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生活背景及面临的困难等,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给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使患者从心理上产生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消除其入院时的紧张、恐惧及对住院环境感到陌生的心理。

1.2.2 利用现身说法进行干预 针对患者不了解ERCP的相关知识、害怕手术带来疼痛、担心手术失败等心理,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安排患者和患有同类疾病,且治疗非常成功、恢复较好的患者住同一病房或相邻病房,让成功案例的患者直接向其讲解治疗、手术等过程的经历与感受,通过患者的现身讲解,建立其对治疗的信心、消除其对治疗的担忧和疑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5]。

1.2.3 认知干预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等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6],详细讲解ERCP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操作程序中要注意的事项、体位、如何配合医生以及检查治疗时可能出现的不适等,使患者十分清楚地了解ERCP治疗的过程和重要性。

1.2.4 情绪干预 在患者焦虑烦躁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给予关心、理解和支持,避免其情绪波动。患者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活动度,而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与否将会直接影响ERCP的成功率[7]。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多关心,给其以情感支持,不断增强治病的信心。

1.2.5 亲属干预 对于十分依赖家人的患者,要重点向其家属交代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恢复及护理的程序,让家属明白后,再向患者转述,这样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忧虑情绪[8]。

1.2.6 行为干预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左侧卧位或俯卧位等术中所需配合体位的训练,练习张口呼吸、吞咽动作,以减轻术中或术后不适感,告诉患者如果在插十二指肠镜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不用紧张、记住不要憋气,按照医师、护士指令深呼吸,就能降低术中的不适。

1.3 评估指标

术中患者舒适度(痛苦表情、恶心呕吐、呃逆),术后24 h及48 h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舒适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痛苦表情、恶心呕吐、呃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术后24、48 h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48 h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3 讨论

ERCP是一项微创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可重复、疗效肯定等优点,解决了以往需开腹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但在检查过程中,纤维胃十二指肠镜须经咽喉、食管、胃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对胃肠道刺激非常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9-10],又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认识不够,普遍存在紧张、担忧、疑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度,进而影响到ERCP的顺利进行。术前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对ERCP的认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疑虑等心理,而且能提高患者在ERCP过程中的配合度,减轻患者术中的痛苦感及疼痛感等,增加患者术中的舒适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等,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同时医疗服务质量也得到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临,李兆申.诊断性ERCP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24(3):178-181.

[2] 王恺.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5):108-109.

[3] 任浩.术前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122.

[4] 张竞秋,陈凤琴.ERCP术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8(15):147.

[5] 甘元琼.心理护理在当代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和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17.

[6] 田志毅,周翠玲.术前心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焦虑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90.

[7] 李秀娟.ERCP术前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04.

[8] 苏靖涵,郭豫吉,霍巍.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9):3905.

[9] 杨嫦娥,刘变英,王文英.静脉麻醉在ERCP诊疗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中华消化内镜,2007,7(1):33-34.

[10] 唐涛,李伟平.鼻胆管冲洗对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46-148.

(收稿日期:2014-05-16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舒适度心理干预
吕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辅助应用多功能保暖护肩装置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舒适度及体温保护效果的影响
间断吸唾技术对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沥青路面早期裂缝的处治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新鲜世界的豪华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