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4-09-03余丽娜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

余丽娜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内瘘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对比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61-03

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维持性血透属于常用方法,是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因多方面原因而致内瘘后易出现出血、感染、肿胀手、血管瘤及形成血栓等并发症[1-2]。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院为进入维持性血透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9例,年龄42~68岁,平均(52±7.3)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高中以上学历31例,高中以下学历12例;造瘘部位(低位)36例,造瘘部位(高位)7例。实验组:高中以上学历30例,高中以下学历13例;,造瘘部位(低位)35例,造瘘部位(高位)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①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②合理选择抗凝剂,针对血管条件良好且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宜采用常规剂量肝素进行透析;针对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则应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方案。③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与血常规等。④维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始终处于良好水平。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详细介绍动静脉造瘘的治疗过程、目的及术中配合事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告知本院近年来成功案例,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3-5]。②动静脉造瘘术通常选取患者非习惯用手,减少对患者生活的不便;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动静脉造瘘非习惯用手的功能锻炼,使手臂头静脉变粗。③告知手术侧手臂应杜绝量血压、抽血及输液。④术后告知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且嘱其关注伤口变化,手术侧手臂切勿使用重力,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伤口渗血、渗液增加,需立即更换敷料;术后1~2 d内切勿伸直肢体及屈肘,且维持患肢高于心脏位置,注意患肢的保暖;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握拳训练,视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握拳力量。

1.3 疗效评判标准[6-9]

制订《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获取两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栓、血管瘤及肿胀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虽动静脉内瘘被视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的永久性通路,但因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患者于造瘘术后易出现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内瘘并发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造瘘术的应用效果[10-13]。

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院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护理结果显示,患者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3%,出血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9.3%、7.0%、18.6%及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0.7%,对照组满意度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早期护理干预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原因在于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利于为手术维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手术依从性;术前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手术侧手臂血管壁的完整性,确保造瘘术的成功率;术后健康教育利于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可促进动静脉的回流状况,利于改善微循环及减轻肢体肿胀。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2] 吴春燕,王国红,王文娟,等.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9-30.

[3] 刘雁凌,郑璇,周昌娥,等.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64-65.

[4] 胡莉莉,陈芳.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2):122.

[5] 姚秀野.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03-204.

[6] 张英,韩咏梅,李小萌,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1-1723.

[7] 胡留春.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与临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3):227-228.

[8] 单新莉,刘丽,李虹.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非常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2,10(2):39-42

[9] 楼娜飞.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38-139.

[10] 刘建英.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1):125-127.

[11] 陈海平.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109-110.

[12] 孙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36-1037.

[13] 阚艳玲.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92-93.

(收稿日期:2014-05-06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内瘘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对比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61-03

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维持性血透属于常用方法,是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因多方面原因而致内瘘后易出现出血、感染、肿胀手、血管瘤及形成血栓等并发症[1-2]。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院为进入维持性血透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9例,年龄42~68岁,平均(52±7.3)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高中以上学历31例,高中以下学历12例;造瘘部位(低位)36例,造瘘部位(高位)7例。实验组:高中以上学历30例,高中以下学历13例;,造瘘部位(低位)35例,造瘘部位(高位)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①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②合理选择抗凝剂,针对血管条件良好且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宜采用常规剂量肝素进行透析;针对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则应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方案。③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与血常规等。④维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始终处于良好水平。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详细介绍动静脉造瘘的治疗过程、目的及术中配合事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告知本院近年来成功案例,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3-5]。②动静脉造瘘术通常选取患者非习惯用手,减少对患者生活的不便;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动静脉造瘘非习惯用手的功能锻炼,使手臂头静脉变粗。③告知手术侧手臂应杜绝量血压、抽血及输液。④术后告知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且嘱其关注伤口变化,手术侧手臂切勿使用重力,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伤口渗血、渗液增加,需立即更换敷料;术后1~2 d内切勿伸直肢体及屈肘,且维持患肢高于心脏位置,注意患肢的保暖;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握拳训练,视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握拳力量。

1.3 疗效评判标准[6-9]

制订《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获取两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栓、血管瘤及肿胀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虽动静脉内瘘被视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的永久性通路,但因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患者于造瘘术后易出现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内瘘并发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造瘘术的应用效果[10-13]。

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院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护理结果显示,患者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3%,出血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9.3%、7.0%、18.6%及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0.7%,对照组满意度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早期护理干预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原因在于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利于为手术维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手术依从性;术前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手术侧手臂血管壁的完整性,确保造瘘术的成功率;术后健康教育利于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可促进动静脉的回流状况,利于改善微循环及减轻肢体肿胀。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2] 吴春燕,王国红,王文娟,等.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9-30.

[3] 刘雁凌,郑璇,周昌娥,等.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64-65.

[4] 胡莉莉,陈芳.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2):122.

[5] 姚秀野.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03-204.

[6] 张英,韩咏梅,李小萌,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1-1723.

[7] 胡留春.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与临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3):227-228.

[8] 单新莉,刘丽,李虹.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非常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2,10(2):39-42

[9] 楼娜飞.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38-139.

[10] 刘建英.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1):125-127.

[11] 陈海平.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109-110.

[12] 孙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36-1037.

[13] 阚艳玲.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92-93.

(收稿日期:2014-05-06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内瘘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对比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的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7(b)-0161-03

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维持性血透属于常用方法,是患者赖以生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因多方面原因而致内瘘后易出现出血、感染、肿胀手、血管瘤及形成血栓等并发症[1-2]。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院为进入维持性血透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7例,女39例,年龄42~68岁,平均(52±7.3)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高中以上学历31例,高中以下学历12例;造瘘部位(低位)36例,造瘘部位(高位)7例。实验组:高中以上学历30例,高中以下学历13例;,造瘘部位(低位)35例,造瘘部位(高位)8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学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透常规护理。①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②合理选择抗凝剂,针对血管条件良好且无出血倾向的患者,宜采用常规剂量肝素进行透析;针对伴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则应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方案。③行常规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胸部X线片与血常规等。④维持患者的心理状态始终处于良好水平。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详细介绍动静脉造瘘的治疗过程、目的及术中配合事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告知本院近年来成功案例,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3-5]。②动静脉造瘘术通常选取患者非习惯用手,减少对患者生活的不便;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动静脉造瘘非习惯用手的功能锻炼,使手臂头静脉变粗。③告知手术侧手臂应杜绝量血压、抽血及输液。④术后告知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目的,且嘱其关注伤口变化,手术侧手臂切勿使用重力,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伤口渗血、渗液增加,需立即更换敷料;术后1~2 d内切勿伸直肢体及屈肘,且维持患肢高于心脏位置,注意患肢的保暖;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握拳训练,视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握拳力量。

1.3 疗效评判标准[6-9]

制订《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表》获取两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栓、血管瘤及肿胀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虽动静脉内瘘被视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透的永久性通路,但因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患者于造瘘术后易出现出血、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内瘘并发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而且影响造瘘术的应用效果[10-13]。

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院实验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护理结果显示,患者感染、血管瘤、血栓及肿胀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3%,出血发生率为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9.3%、7.0%、18.6%及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0.7%,对照组满意度为7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了早期护理干预具有临床应用意义,原因在于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利于为手术维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手术依从性;术前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手术侧手臂血管壁的完整性,确保造瘘术的成功率;术后健康教育利于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可促进动静脉的回流状况,利于改善微循环及减轻肢体肿胀。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2] 吴春燕,王国红,王文娟,等.血液透析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9-30.

[3] 刘雁凌,郑璇,周昌娥,等.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64-65.

[4] 胡莉莉,陈芳.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2):122.

[5] 姚秀野.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203-204.

[6] 张英,韩咏梅,李小萌,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1-1723.

[7] 胡留春.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与临床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5(3):227-228.

[8] 单新莉,刘丽,李虹.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非常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12,10(2):39-42

[9] 楼娜飞.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138-139.

[10] 刘建英.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3,(1):125-127.

[11] 陈海平.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2):109-110.

[12] 孙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1036-1037.

[13] 阚艳玲.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92-93.

(收稿日期:2014-05-06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干预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康复的优化作用
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疼痛中的运用探究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儿童及青少年血压高值人群饮食结构的影响分析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