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控
2014-09-03刘伟
刘伟
摘要: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际出发,分析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研究其形成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以期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履职情况、促进勤政廉政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56—02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管理暂行办法》等为法律依据,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实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由于审计时间跨度长、涉及业务范围广、责任界定难度大等特点,经济责任审计比一般审计的难度、风险更大。审计风险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防可控的。所以如何正确认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就成为审计人员必须关注的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由于未能获取相关信息或审计证据不真实、不全面等原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评价意见从而导致用人不当、伤害干部积极性、影响审计机关形象等损失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可能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审计的各个环节中。
1.1审计准备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是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没有得到完全坚持,造成审计发现问题的效果不高、受重视度不高;二是未按审计前规定程序开展审前调查,对被审计个人和单位的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审计实施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三是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在审计前未对评价什么、怎么评价形成共识,导致工作中难以操作,尤其是当对责任归属的认定存在分歧的时候,无法下结论。
1.2审计实施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是被审计单位承诺提供的资料不真实可靠,审计人员未加充分验证即采用,审计证据不完备就不能满足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二是因专业技能、政策水平、综合素质等原因,取得的审计证据不完备,抽样检查时的样本量不够,可能会遗漏违纪违法的审计事项,导致审计结果产生偏差;三是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进行评价的证据仅限于任职期间而忽视其经营行为的长远影响所产生的风险。
1.3审计报告阶段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是未按规定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造成被审计对象对审计公信力质疑的风险;二是因法律法规在不断颁布、修订或废止,同时审计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完整,存在引用法律法规不当或引用被废除法律法规的风险;三是由于对审计事项把握不全面,造成审计评价内容选择不当、偏离客观事实或评价措词不当的风险;四是由于问题认定错误或被审计单位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对经济责任的划分存在加重或减轻的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是经济责任界定和评价缺乏操作标准或标准不科学。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在于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由于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审计人员主要依据单位内部的评价标准,但是这些目标和指标的不明晰或不科学;由于对领导干部离任时的交接内容和手续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及监管,对任职期内经济责任的界定缺乏客观依据,只能凭审计人员的经验和素质,不同的审计人员也许会出现不同的审计结论。
二是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信息渠道有待拓宽。大多数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老化,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偏低,工作中仍沿袭传统的“就账论账”的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没有抓住重点,不能够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审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依赖于财务账簿和报表,财务资料反映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缺乏召开座谈会、设意见箱等获取信息的形式,信息渠道闭塞,对深入揭露领导干部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很难有所突破。
三是任期时间跨度大,但离任审计滞后。由于任期时间跨度大,经营周期长,任期内的经营成果是积累形成的,被审计对象的许多做法都有合理的解释,对形成的损失责任实际无人承担,审计难以评价;先离后审的做法明显制约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造成离任审计难以开展,审计结论难以落实,查处的问题拖而不决,审计走过场等问题。
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控
3.1建立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审计评价指标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政策、法令、规章制度为准绳,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给出财务、经济效益、管理等基本评价指标范围并附参考值,为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提供依据,有效避免评价标准不准确导致审计结论失当而形成的审计风险。其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所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重点是直接经济责任,不得盲目扩大审计评价范围、滥用审计职权。再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系统化、规范化,指标选取应尽量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经济指标相吻合,并且能够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最后,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杜绝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以外的多余评价。
3.2提高人员素质、强化风险意识
首先,确保参与审计的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持严谨、稳健、负责的职业态度;其次,确保参与审计的人员必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和审计业务素质培训,使其不但
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还具有较高的,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最后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范围的基础上,遵循谨慎、客观、全面性的原则进行审计评价。
3.3提高管理层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切实做到“先审后离、先审后用”,摒弃那些履行程序的形式主义,把审计结果的运用与领导干部的职务任免,奖惩结合起来,有效促进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审计监督,使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真正成为组织人事部门对被审计对象离任、留任、提拔、免职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干部考核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4规范审计程序,合理选择审计方案
审计程序是为保证审计质量而制定的必须经过的法定工作顺序,程序的违背和遗漏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增加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既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程序,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处罚。首先,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对在审计中未涉及到或虽然已涉及但未获得充分证据或难以分清责任的事项,不做任何评价。其次,规范工作程序,从确定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计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到最终审计结论等每个环节都要按法定程序和要求进行,预防程序不当引发风险。第三,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查账与查实有机结合,避开表面信息的干扰,减少风险。第四,加强复核、征求意见、化解风险。对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力求措词适当、评价公正,经得起推敲。最后,在审计的各个阶段应评估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预计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同时实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控制、防范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Z].2010.
[2]刘世林,方伟明.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3]李四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