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4-09-03曹刚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曹刚

【摘要】目的分析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清除Hp,加快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修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3.3+1 【文献标识码】B

在临床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定植以及各种理化因素而使胃黏膜出现炎性充血、糜烂以及粘膜受损。我国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上有着独特的优势[1]。我院对4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8.5±5.6)岁,其中包括16例胃窦部、15例胃底部、13例胃体部。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70.1±6.1)岁,其中包括14例胃窦部、17例胃底部、13例胃体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同时活检,均被确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检查C14尿素试验同时显示为阳性。本次研究中排出癌变者、幽门梗阻、穿孔以及十二指肠手术史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治疗,1次/d,2片铝碳酸镁片,3次/d。同时给予阿莫西林1.0mg。1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黄连12g、半夏12g、厚补8g、10g苏叶、15g麦芽、9g生姜、7g甘草。用水煎服,分2次服用。共治疗1疗程(1疗程均为4w)其中肝胃不和者加12g郁金、12g佛手、8g柴胡;脾胃虚弱加12g白术、12g太子参;胃阴不足患者:12g麦冬以及15g石斛。

1.3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将治疗效果范围4个标准,即:痊愈: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全部消失,且临床症状消失。显效:通过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病变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过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出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经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我国中医的痞证、胃痛范畴,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湿热等是临床发病机制。同时可能含有多种病机和病因,雍滞伤络以及气滞血瘀。患者舌苔通常较为厚

在我国《丹溪心法》中就有左金丸记载,其主要目的为止痛、和胃、疏肝。针对呕吐酸水、脘胁疼痛、肝火犯胃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体内虚寒可以使用温散,体内焦躁者可以以黄连为引,以苦寒为药用之,根据患者之温寒病理用药,可阴阳互补,冷热相抵,随症调节加减剂量比例[3]。黄连药性苦寒,主治脾胃焦躁、湿热,具有清热解毒、去温除湿、润肠排毒之功效,故有古书曰:"黄连性寒,可除焦躁、失火、益气养血通便除湿,疏通心络之功效。"黄连味苦,但气味具厚,可升可降[4]。

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半夏厚朴汤属梅核气常用方,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而言,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呕恶、呃逆、嗳气、胃脘胀痛以及胃气上逆,在临床中通常以胃窦炎患者较为常见,针对此类患者半夏厚朴汤治疗效果显著。有文献报道在对32例患者治疗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半夏具有化痰开结,降逆和胃之功效;而厚朴则助半夏散降逆化痰;茯苓则具有健脾之功效[5]。

除此之外有文献也报道,在对HP的清除中,效果最好的中药为黄连,其次便是甘草、厚朴等,抑菌方剂为左金丸。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更能说明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清除Hp,加快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修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兴华,江玉,郝小鹰.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55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5(3):293-297.

[2]吴东伟. 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3,20(3):56-57.

[3]张鹏飞.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13(2):256-259.

[4]吕翠岩,丁舟. 加味平胃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1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13,11(3):731-732.

[5]马春. 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4(2):4918-4919.

【摘要】目的分析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清除Hp,加快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修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3.3+1 【文献标识码】B

在临床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定植以及各种理化因素而使胃黏膜出现炎性充血、糜烂以及粘膜受损。我国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上有着独特的优势[1]。我院对4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8.5±5.6)岁,其中包括16例胃窦部、15例胃底部、13例胃体部。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70.1±6.1)岁,其中包括14例胃窦部、17例胃底部、13例胃体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同时活检,均被确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检查C14尿素试验同时显示为阳性。本次研究中排出癌变者、幽门梗阻、穿孔以及十二指肠手术史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治疗,1次/d,2片铝碳酸镁片,3次/d。同时给予阿莫西林1.0mg。1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黄连12g、半夏12g、厚补8g、10g苏叶、15g麦芽、9g生姜、7g甘草。用水煎服,分2次服用。共治疗1疗程(1疗程均为4w)其中肝胃不和者加12g郁金、12g佛手、8g柴胡;脾胃虚弱加12g白术、12g太子参;胃阴不足患者:12g麦冬以及15g石斛。

1.3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将治疗效果范围4个标准,即:痊愈: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全部消失,且临床症状消失。显效:通过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病变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过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出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经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我国中医的痞证、胃痛范畴,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湿热等是临床发病机制。同时可能含有多种病机和病因,雍滞伤络以及气滞血瘀。患者舌苔通常较为厚

在我国《丹溪心法》中就有左金丸记载,其主要目的为止痛、和胃、疏肝。针对呕吐酸水、脘胁疼痛、肝火犯胃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体内虚寒可以使用温散,体内焦躁者可以以黄连为引,以苦寒为药用之,根据患者之温寒病理用药,可阴阳互补,冷热相抵,随症调节加减剂量比例[3]。黄连药性苦寒,主治脾胃焦躁、湿热,具有清热解毒、去温除湿、润肠排毒之功效,故有古书曰:"黄连性寒,可除焦躁、失火、益气养血通便除湿,疏通心络之功效。"黄连味苦,但气味具厚,可升可降[4]。

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半夏厚朴汤属梅核气常用方,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而言,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呕恶、呃逆、嗳气、胃脘胀痛以及胃气上逆,在临床中通常以胃窦炎患者较为常见,针对此类患者半夏厚朴汤治疗效果显著。有文献报道在对32例患者治疗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半夏具有化痰开结,降逆和胃之功效;而厚朴则助半夏散降逆化痰;茯苓则具有健脾之功效[5]。

除此之外有文献也报道,在对HP的清除中,效果最好的中药为黄连,其次便是甘草、厚朴等,抑菌方剂为左金丸。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更能说明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清除Hp,加快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修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兴华,江玉,郝小鹰.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55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5(3):293-297.

[2]吴东伟. 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3,20(3):56-57.

[3]张鹏飞.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13(2):256-259.

[4]吕翠岩,丁舟. 加味平胃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1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13,11(3):731-732.

[5]马春. 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4(2):4918-4919.

【摘要】目的分析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清除Hp,加快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修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中图分类号】R573.3+1 【文献标识码】B

在临床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最为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定植以及各种理化因素而使胃黏膜出现炎性充血、糜烂以及粘膜受损。我国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上有着独特的优势[1]。我院对4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8.5±5.6)岁,其中包括16例胃窦部、15例胃底部、13例胃体部。观察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70.1±6.1)岁,其中包括14例胃窦部、17例胃底部、13例胃体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过胃镜检查同时活检,均被确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检查C14尿素试验同时显示为阳性。本次研究中排出癌变者、幽门梗阻、穿孔以及十二指肠手术史者。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性别、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治疗,1次/d,2片铝碳酸镁片,3次/d。同时给予阿莫西林1.0mg。1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黄连12g、半夏12g、厚补8g、10g苏叶、15g麦芽、9g生姜、7g甘草。用水煎服,分2次服用。共治疗1疗程(1疗程均为4w)其中肝胃不和者加12g郁金、12g佛手、8g柴胡;脾胃虚弱加12g白术、12g太子参;胃阴不足患者:12g麦冬以及15g石斛。

1.3疗效判定

本次研究将治疗效果范围4个标准,即:痊愈: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全部消失,且临床症状消失。显效:通过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病变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过胃镜检查,胃黏膜病变出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经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我国中医的痞证、胃痛范畴,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湿热等是临床发病机制。同时可能含有多种病机和病因,雍滞伤络以及气滞血瘀。患者舌苔通常较为厚

在我国《丹溪心法》中就有左金丸记载,其主要目的为止痛、和胃、疏肝。针对呕吐酸水、脘胁疼痛、肝火犯胃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体内虚寒可以使用温散,体内焦躁者可以以黄连为引,以苦寒为药用之,根据患者之温寒病理用药,可阴阳互补,冷热相抵,随症调节加减剂量比例[3]。黄连药性苦寒,主治脾胃焦躁、湿热,具有清热解毒、去温除湿、润肠排毒之功效,故有古书曰:"黄连性寒,可除焦躁、失火、益气养血通便除湿,疏通心络之功效。"黄连味苦,但气味具厚,可升可降[4]。

在《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半夏厚朴汤属梅核气常用方,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而言,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呕恶、呃逆、嗳气、胃脘胀痛以及胃气上逆,在临床中通常以胃窦炎患者较为常见,针对此类患者半夏厚朴汤治疗效果显著。有文献报道在对32例患者治疗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半夏具有化痰开结,降逆和胃之功效;而厚朴则助半夏散降逆化痰;茯苓则具有健脾之功效[5]。

除此之外有文献也报道,在对HP的清除中,效果最好的中药为黄连,其次便是甘草、厚朴等,抑菌方剂为左金丸。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35/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更能说明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清除Hp,加快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修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兴华,江玉,郝小鹰.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55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5(3):293-297.

[2]吴东伟. 左金丸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3,20(3):56-57.

[3]张鹏飞. 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13(2):256-259.

[4]吕翠岩,丁舟. 加味平胃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1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13,11(3):731-732.

[5]马春. 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4(2):4918-4919.

猜你喜欢

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探析
金铃调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52例疗效观察
含呋喃唑酮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隔姜灸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与评价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奥美拉唑合胃康灵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