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辨治心得
2014-09-03江承书
江承书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作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经验。提出了对病人要全面把握病因病机,审症求因;概括心衰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淤血水停或挟痰浊等为标;治疗上要分清虚实,辨明标本主次,做到病证结合,把握细节,注重治未病。
【关键词】心衰;病因病机;本虚标实;病证结合;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B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以下简称"心衰")是由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导致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末期导致心功能不全,是一种进行性病变。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近,[1]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今将其辨证论治经验介绍于后,以求抛砖引玉。
一、病因病机
心衰的主要原因有外邪侵袭,劳欲所伤,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2]。病因可单独致病,亦可以多因素同时致病。其病因既是致病因素,往往也是病情加重因素。本病病位在心,关乎于肾,涉及肝、脾、肺、,与气(阳)、血、水关系密切。《内经》云:"五脏相通",五脏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心衰的发展、演变中相互为患。针对每一个病人,要详察其致病病因及其传变特点。如肺病久深,肃降无能,治节失利,通调水道无功,水津不布,瘀、水、痰內结,遏伤心阳,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发为心衰。肾精久亏,命门火衰,火衰则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水不济火,心体失养,心气亏虚,瘀水停聚,水饮凌心而成心衰。又如"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日已久,脉道不利"。水湿、痰饮停聚,耗伤心阳,久成心衰。对于心衰病人,必须详察病因,把握心衰的病情脉络,这样才能在治疗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病病机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淤血水停为标。水饮停聚,久聚为痰浊,故痰浊亦可看做是本病之标,提示着心衰病程缠绵顽固与病情凶危。心阳亏虚是心衰之内因,是心衰发病及转归预后的决定因素。标实是本虚发展的结果,也是本虚的加重和恶化因素。本病常虚实夹杂,兼夹症多,总的来看,仍要抓住虚实两端。虚以阳气虚为主,有时并存阴虚;实以血瘀为首,其次水饮,其次痰浊。虚实之间常相互为患,互为因果。阳气亏虚,瘀水停聚,形成水肿,水肿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相关,"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心衰水肿的根本原因在心阳不振,瘀、水、痰继发于心阳不足,形成后又反过来损伤心阳,形成由虚致实,进一步造成由实致更虚的恶性病理循环。不同的病人或同一病人在不同的时期其病因病机不尽相同,辨证时必须审症求因。
二、辨证论治
本病的辨证要弄清虚实,辨明标本主次,理顺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以及心脏与何脏亏虚为主。心衰以心阳亏虚为本,往往兼夹肺气虚、肾阳虚、气阴亏虚等。同时要分清标实在哪?与何脏相关?以何为标?或瘀血、或水饮、或痰浊、或气滞。虚则补之,实则泻其有余,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心主血脉,心气亏虚,心阳不振,血脉不利,为瘀为水。故气(阳)虚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理证型。心衰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脉瘀滞,故其治疗重点是调补心脏气血阴阳,以温补益气为根本,以活血化瘀为主干,以利水、祛痰、除湿等之法作为结合不同病证的随机选项。对于水饮凌心射肺、阴阳离绝之急危重症,应急则治标,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病证结合
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疾病的发展演变因个体差异而证型不一,临床上往往存在多证相兼的复合证型。故治疗上要方案个体化,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诱因下证型有差异,辨治时要仔细审察,灵活应对。结合西医学的检查、诊断和用药,使中西医在治疗上有机结合,做到辨病与辩证相统一。如冠心病心衰者,多有冠脉痹阻,多见气虚挟痰、痰瘀互结、寒凝气滞,宜在益气活血中,佐以理气祛痰、通阳散结之品。风心病心衰者,常有风寒湿邪伏留,反复发作,治宜加用祛风除湿之品如:威灵仙、桑寄生、豨签草、防风、鸡血藤等。肺心病心衰者,常伴顽痰、伏饮,肺肾亏虚,宜加用祛痰化饮、温肾纳气、降气平喘之法。扩张型心肌病心衰者,宜重用益气温阳之黄芪、人参、淫羊藿、制附片等品。高血压心衰者,大多肝阳偏亢,治宜佐用平肝潜阳之法,挟痰浊者宜祛痰降浊。伴糖尿病者,多挟气阴两虚,治宜佐益气生津、滋阴润燥之品。重视心衰病人的基础性疾病的治疗,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不仅能使方案更完备,有时能取得意外的疗效。
四、治未病,防传变
本病发展演变迅速,在不同的发展转变阶段存在不同的主要矛盾和兼证,且在治疗中有时主次易位,标实更替。治疗中要把握主证,重视细节,知其传变,要有治未病的思想,提前防范。如肺心病右心衰病人,经温阳利水后,水肿消退,喘息好转,但痰瘀表现突出,此时应重视祛瘀化痰,水、痰、瘀标实去除,但心肺气虚又为突出证,又宜温心阳、补肺气,此时若天气变化,应防外感引动伏痰,提前干预。有的心衰病人病情缓解期向急性加重期转变时,征兆不明显,常以纳差、腹胀或"心下痞"为信号,此时不宜从脾胃论治,而应温阳、利水、活血,心阳振,水饮除,血脉利,则腹胀、纳差、痞满消失。另外,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愉悦的情志,定期的医疗随访,可减缓病情加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这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2] 蔡光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8(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