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4-09-03吕红艳

关键词:小儿脑瘫临床治疗

吕红艳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结果通过治疗与评价,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1岁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1~3岁患儿有效率为90%,3~7岁的患儿有效率为80%,<1岁的患儿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患者显效显著,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322.81【文献标识码】B

小儿脑瘫简称脑瘫,患者出生前1个月内,受到各个因素影响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语言障碍等并发障碍,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了1.8%~4%[1]。小儿脑瘫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患儿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2]。我院在小儿脑瘫临床治疗上运用了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成效,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儿,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者20例,<1岁患儿30例,1~3岁患儿20例,3~7岁患儿10例。CP早产40例,窒息12例,核黄疸8例。痉挛型22例,共济失调10例,不随意运动10例,肌张力失调10例,混合型8例。3个月内诊断为超早期诊断,诊断标准有高危因素、五大症状以及体验三要素。五大症状指异常哭闹、头后背姿势异常、惊厥、哺乳困难、少动。体检三要素指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以及Vojta姿势反射异常。

1.2方法

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

1.2.1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运用Bobath方法,首先使患儿肌张力恢复正常,其次对患儿进行平衡反射发育与立直反射训练,最后对患儿进行随意动作训练,根据环境指导患儿练习正常动作姿势。Bobath疗法主要包括关键点控制、易化技术、反射性抑制模式以及本体与皮肤刺激。重点强调反射性抑制,抑制患儿姿势、运动以及异常反射,改善患儿肌张力,促进肌张力恢复正常,运用正确运动模式,产生正确的运动,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1.2.2药物治疗

对患儿进行神经节苷酶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时间为6~8个疗程。

1.2.3物理治疗

运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络导评议、水疗以及蜡疗等临床治疗。

1.2.4按摩

运用推、拿、按、揉、捏、叩、拍、抹等按摩手法,结合整体按摩和局部按摩,按摩患儿头颈可以醒脑、开窍、提神,四肢躯干则能提高肌力,下肢重在屈膝分髋动作,能够松解内收肌群。

1.3疗效评定

显效:总分≥20。有效:总分≥10。无效:总分<10分。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结果显示,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类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不随意运动型10811肌张力低下型10082痉挛型2212100共济失调型10641混合型8431合计60302552.2<1岁的患儿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3.3%。1~3岁患儿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0%。3~7岁患儿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年龄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1岁301316193.3%1~3岁20108290%3~7岁1071280%2.3<1岁患儿治疗后ADL评分(76.3±4.3)分,1~3岁患儿治疗后ADL评分(65.3±4.4)分,3~7岁ADL评分(60.3±3.7)分。各个年龄组的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水平与智能发育水平均有提高。如表3所示。

年龄例数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岁3042.3±4.076.3±4.31~3岁2041.2±4.065.3±4.43~7岁1042.3±3.860.3±3.73讨论

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病因研究集中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三个环节,发病过程比较复杂,多因素作用导致的结果[3]。早产低体重是当前被认证的主要致病原因,产妇孕龄越小,婴儿出生体重就越低,脑瘫患病率就会加大。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运用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4]。

脑残患儿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环节中,运用Bobath神经发育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肌张力,抑制原始反射[5-7]。上田法与Vojta Peto都是当前普遍运用的治疗技术与方法。脑蛋白水解物可以激活腺苷环化酶,刺激脑蛋白合成,增强脑细胞能量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与脑组织抗缺氧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恢复脑细胞功能[8-10]。本次治疗运用了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92%。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综合康复对各年龄段小儿脑瘫患儿均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Deng Xiaoqing.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J]. Chinese Medical Engineering,2014,02(02):148-149.

[2] You Zhongmi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Report of 230 cases) [J].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Shandong Medical,2011,14(02):103-104.

[3]景国栋,张炜.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5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3(02):36-37.

[4]程凤花.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15(02):2382-2383.

[5]唐强,李雪静.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现状研究[J]. 中国康复,2009,04(02):269-271.

[6]李娅,吴建军.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05(02):37-39.

[7]李文军.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07(02):1122-1123.

[8]刘蓓,范晓华.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 中国康复,2009,04(02):224-225.

[9]刘冬芝,尚清,马彩云. 综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9(02):59-60.

[10]胡莹媛. 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02(02):72-74.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结果通过治疗与评价,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1岁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1~3岁患儿有效率为90%,3~7岁的患儿有效率为80%,<1岁的患儿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患者显效显著,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322.81【文献标识码】B

小儿脑瘫简称脑瘫,患者出生前1个月内,受到各个因素影响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语言障碍等并发障碍,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了1.8%~4%[1]。小儿脑瘫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患儿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2]。我院在小儿脑瘫临床治疗上运用了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成效,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儿,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者20例,<1岁患儿30例,1~3岁患儿20例,3~7岁患儿10例。CP早产40例,窒息12例,核黄疸8例。痉挛型22例,共济失调10例,不随意运动10例,肌张力失调10例,混合型8例。3个月内诊断为超早期诊断,诊断标准有高危因素、五大症状以及体验三要素。五大症状指异常哭闹、头后背姿势异常、惊厥、哺乳困难、少动。体检三要素指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以及Vojta姿势反射异常。

1.2方法

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

1.2.1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运用Bobath方法,首先使患儿肌张力恢复正常,其次对患儿进行平衡反射发育与立直反射训练,最后对患儿进行随意动作训练,根据环境指导患儿练习正常动作姿势。Bobath疗法主要包括关键点控制、易化技术、反射性抑制模式以及本体与皮肤刺激。重点强调反射性抑制,抑制患儿姿势、运动以及异常反射,改善患儿肌张力,促进肌张力恢复正常,运用正确运动模式,产生正确的运动,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1.2.2药物治疗

对患儿进行神经节苷酶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时间为6~8个疗程。

1.2.3物理治疗

运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络导评议、水疗以及蜡疗等临床治疗。

1.2.4按摩

运用推、拿、按、揉、捏、叩、拍、抹等按摩手法,结合整体按摩和局部按摩,按摩患儿头颈可以醒脑、开窍、提神,四肢躯干则能提高肌力,下肢重在屈膝分髋动作,能够松解内收肌群。

1.3疗效评定

显效:总分≥20。有效:总分≥10。无效:总分<10分。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结果显示,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类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不随意运动型10811肌张力低下型10082痉挛型2212100共济失调型10641混合型8431合计60302552.2<1岁的患儿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3.3%。1~3岁患儿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0%。3~7岁患儿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年龄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1岁301316193.3%1~3岁20108290%3~7岁1071280%2.3<1岁患儿治疗后ADL评分(76.3±4.3)分,1~3岁患儿治疗后ADL评分(65.3±4.4)分,3~7岁ADL评分(60.3±3.7)分。各个年龄组的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水平与智能发育水平均有提高。如表3所示。

年龄例数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岁3042.3±4.076.3±4.31~3岁2041.2±4.065.3±4.43~7岁1042.3±3.860.3±3.73讨论

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病因研究集中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三个环节,发病过程比较复杂,多因素作用导致的结果[3]。早产低体重是当前被认证的主要致病原因,产妇孕龄越小,婴儿出生体重就越低,脑瘫患病率就会加大。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运用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4]。

脑残患儿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环节中,运用Bobath神经发育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肌张力,抑制原始反射[5-7]。上田法与Vojta Peto都是当前普遍运用的治疗技术与方法。脑蛋白水解物可以激活腺苷环化酶,刺激脑蛋白合成,增强脑细胞能量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与脑组织抗缺氧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恢复脑细胞功能[8-10]。本次治疗运用了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92%。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综合康复对各年龄段小儿脑瘫患儿均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Deng Xiaoqing.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J]. Chinese Medical Engineering,2014,02(02):148-149.

[2] You Zhongmi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Report of 230 cases) [J].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Shandong Medical,2011,14(02):103-104.

[3]景国栋,张炜.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5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3(02):36-37.

[4]程凤花.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15(02):2382-2383.

[5]唐强,李雪静.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现状研究[J]. 中国康复,2009,04(02):269-271.

[6]李娅,吴建军.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05(02):37-39.

[7]李文军.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07(02):1122-1123.

[8]刘蓓,范晓华.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 中国康复,2009,04(02):224-225.

[9]刘冬芝,尚清,马彩云. 综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9(02):59-60.

[10]胡莹媛. 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02(02):72-74.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结果通过治疗与评价,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1岁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3%,1~3岁患儿有效率为90%,3~7岁的患儿有效率为80%,<1岁的患儿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患者显效显著,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322.81【文献标识码】B

小儿脑瘫简称脑瘫,患者出生前1个月内,受到各个因素影响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以及语言障碍等并发障碍,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了1.8%~4%[1]。小儿脑瘫给患儿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也给患儿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2]。我院在小儿脑瘫临床治疗上运用了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成效,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儿,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者20例,<1岁患儿30例,1~3岁患儿20例,3~7岁患儿10例。CP早产40例,窒息12例,核黄疸8例。痉挛型22例,共济失调10例,不随意运动10例,肌张力失调10例,混合型8例。3个月内诊断为超早期诊断,诊断标准有高危因素、五大症状以及体验三要素。五大症状指异常哭闹、头后背姿势异常、惊厥、哺乳困难、少动。体检三要素指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以及Vojta姿势反射异常。

1.2方法

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

1.2.1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运用Bobath方法,首先使患儿肌张力恢复正常,其次对患儿进行平衡反射发育与立直反射训练,最后对患儿进行随意动作训练,根据环境指导患儿练习正常动作姿势。Bobath疗法主要包括关键点控制、易化技术、反射性抑制模式以及本体与皮肤刺激。重点强调反射性抑制,抑制患儿姿势、运动以及异常反射,改善患儿肌张力,促进肌张力恢复正常,运用正确运动模式,产生正确的运动,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

1.2.2药物治疗

对患儿进行神经节苷酶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时间为6~8个疗程。

1.2.3物理治疗

运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经络导评议、水疗以及蜡疗等临床治疗。

1.2.4按摩

运用推、拿、按、揉、捏、叩、拍、抹等按摩手法,结合整体按摩和局部按摩,按摩患儿头颈可以醒脑、开窍、提神,四肢躯干则能提高肌力,下肢重在屈膝分髋动作,能够松解内收肌群。

1.3疗效评定

显效:总分≥20。有效:总分≥10。无效:总分<10分。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结果显示,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类型例数显效有效无效不随意运动型10811肌张力低下型10082痉挛型2212100共济失调型10641混合型8431合计60302552.2<1岁的患儿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3.3%。1~3岁患儿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0%。3~7岁患儿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年龄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1岁301316193.3%1~3岁20108290%3~7岁1071280%2.3<1岁患儿治疗后ADL评分(76.3±4.3)分,1~3岁患儿治疗后ADL评分(65.3±4.4)分,3~7岁ADL评分(60.3±3.7)分。各个年龄组的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水平与智能发育水平均有提高。如表3所示。

年龄例数ADL评分治疗前治疗后<1岁3042.3±4.076.3±4.31~3岁2041.2±4.065.3±4.43~7岁1042.3±3.860.3±3.73讨论

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病因研究集中在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三个环节,发病过程比较复杂,多因素作用导致的结果[3]。早产低体重是当前被认证的主要致病原因,产妇孕龄越小,婴儿出生体重就越低,脑瘫患病率就会加大。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诊断,运用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4]。

脑残患儿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环节中,运用Bobath神经发育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肌张力,抑制原始反射[5-7]。上田法与Vojta Peto都是当前普遍运用的治疗技术与方法。脑蛋白水解物可以激活腺苷环化酶,刺激脑蛋白合成,增强脑细胞能量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与脑组织抗缺氧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恢复脑细胞功能[8-10]。本次治疗运用了药物治疗、神经发育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推拿按摩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92%。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综合康复对各年龄段小儿脑瘫患儿均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Deng Xiaoqing.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J]. Chinese Medical Engineering,2014,02(02):148-149.

[2] You Zhongmi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Report of 230 cases) [J].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Shandong Medical,2011,14(02):103-104.

[3]景国栋,张炜.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5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03(02):36-37.

[4]程凤花. 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15(02):2382-2383.

[5]唐强,李雪静.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现状研究[J]. 中国康复,2009,04(02):269-271.

[6]李娅,吴建军.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05(02):37-39.

[7]李文军.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影响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13,07(02):1122-1123.

[8]刘蓓,范晓华. 综合康复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J]. 中国康复,2009,04(02):224-225.

[9]刘冬芝,尚清,马彩云. 综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9(02):59-60.

[10]胡莹媛. 小儿脑性瘫痪的综合康复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02(02):72-74.

猜你喜欢

小儿脑瘫临床治疗
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康复辅具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应用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温和灸法联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
小儿脑瘫患者BTX—A注射治疗小腿肌痉挛的解剖学研究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小儿脑瘫的临床护理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