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

2014-09-02孟繁慧张代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幼儿园

孟繁慧 张代玲

摘要:国内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研究、目前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基于此,对国内针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具体关注农村幼小衔接的相关问题和如何研究开发幼小衔接资源。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课程;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90-02

一、引言

以“幼小衔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能找到最早的关于我国研究幼小衔接的文章是1987年, 1989年的《幼儿教育》上,北京市六一幼儿园荣观慧发表了《我们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一文,幼小衔接工作正式进入了幼教工作者的研究视野。1991年3月31日,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由国家教委组织的有关幼小衔接研究人员的培训班,拉开了全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帷幕。

二、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视,幼小衔接的研究进入发展时代。梳理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幼小衔接课程的研究

秦振飚认为,教育的衔接要求课程的衔接,幼小衔接教育最终还必须借助于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来进行,并提出了幼儿园中幼小衔接课程建构实施的意见: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二是明确课程目标,着力于幼儿适应小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整合课程内容,选择贴近幼儿及小学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四是统整课程资源,促进课程各方面因素的互动与联系;五是加强课程管理,注意两头课程的统筹[1]。

崔吉晓从语言课程的幼小衔接这一出发点切入,对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现状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做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总结了两个学段在语文教学上的六个不同,提出了推进语言课程幼小衔接的建议:一是吸取国外经验建立合适的语言衔接课题体系,可以借鉴美国的有效衔接模式,在衔接内容上借鉴加拿大和英国的经验;二是语言教学的幼小衔接要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三是重视家长的作用,要求家长配合,在生活各环节做好幼小衔接;四是培养“双师型”教师[2]。

对于课程的研究,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从研究维度来看,主要有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品质、教学组织等,但是在具体领域的教学中,对语言、科学(数学)两个领域的研究较多,其他领域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幼小衔接课程的拓展研究,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发展,能够促进幼儿园本身对课程的深入探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建构园本课程、地域课程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关于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

我国研究者比较热衷于对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从幼儿园、小学、家长、幼儿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文将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1幼儿园与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平稳的过渡和衔接。幼儿园作为基础阶段,对幼小衔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伟认为,幼儿园大班在管理上应该实行幼小一体化,让幼儿园教师定期参加一年级教师的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有意识在大班阶段对幼儿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可以调整幼儿园作息制度,为幼儿适应小学时间做铺垫[3]。赵敏认为,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可以利用各种现成材料让幼儿手脑并用,以手促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编写适合本园的教材,避免幼小衔接中教学内容重复[4]。陈景凡认为,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切实做好幼小衔接[5]。

2小学与幼小衔接

小学在幼小衔接中处于延续阶段,是幼儿教育阶段的延伸。苏伟认为,小学应合理调整低年级作息时间,目前小学都是“一刀切”,低年级与高年级同样是每节课40分钟,这违背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应努力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专门为低年级幼儿园设计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注重动静结合[3]。徐海棠认为,小学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小学应全面了解幼儿,熟悉幼儿园工作,小学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父母的态度、家教环境,指导家长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好必要的准备[6]。

3幼儿与幼小衔接

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有必要对其自身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陈景凡认为,要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重视情商的发展,以能力衔接为重点。要把个性化和社会化紧密结合起来,为孩子进入小学后的社会适应早作准备[5]。王薇则认为,幼小衔接应着眼于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包括注重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发展独立性、发展幼儿的主动性、树立自信心[7]。李生滨认为教师应遵循幼儿成长规律的发展关键期[8]。

4家长与幼小衔接

家长在幼小衔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和幼儿一同经历幼儿园阶段,更要陪伴幼儿走进小学,经历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角色转变。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应该有意识地对家长进行引导,指导家长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赵敏认为应依托家长学校,完善“新婚夫妇学校——母亲学校——幼儿家长学校——小学生家长学校”一体化的农村家长教育网络,以有计划的教学培训为主要方式,扩大家长学校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力争在农村实现家庭、学校(幼儿园)和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性[4]。

如何去实施这些策略?哪些策略适合本地区的幼儿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有些策略实施有偏差就会出现“小学化”的现象,比如在幼儿园大班进行听说读写的早期训练,教师要掌握好度,过度学习不但做不好幼小衔接,还会适得其反。小学一年级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情况,才能在入学时让孩子顺利过渡。还有小学学校的配合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制度、政策和积极指导,几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作为教科研部门,要深入研究本地区的幼小衔接现状,为当地幼儿园提供专家支持、研究支持,多开展交流活动,成果共享,互相借鉴,形成良好的地区教研氛围。在家长指导方面,幼儿园和小学要取得共识,争取先让家长顺利过渡,完成家长的角色转变,再去帮助幼儿进行幼小衔接。endprint

三、关于幼小衔接的再思考

1农村幼小衔接现状及思考

黑龙江省农村幼儿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目前的现状急需改变:个别乡镇幼儿园没有完整的三年学龄教育,由于农村的客观原因,导致幼儿随意入园,幼儿年龄参差不齐,班级管理难度大,教育活动难以开展,几乎没有幼小衔接的内容;师资来源复杂,整体素质偏低,虽然近几年培训力度加大,但是想从根本上整体提高教师水平任重而道远;农村幼儿园缺乏资金扶持,各项硬件设施、玩教具严重不足,导致幼儿园以开展识字、拼音、算术等课本学习为主,小学化问题极为严重;农村幼儿园管理、办园理念落后,需要行政、业务部门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指导力度,同时需要加强视导和教研指导方面的培训,从上到下树立正确观念,才能进行科学的指导;农村幼儿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引导,在幼小衔接方面注重知识的衔接,忽视其他方面;幼小衔接不能只幼儿园一头热,小学也应该努力与幼儿园对接,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农村幼儿教育已经纳入到了国家要大力发展的行列,需要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形成合力,对农村幼儿教育给予政策、制度、指导、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村幼儿园自身提高办园品质。

2关注幼小衔接资源的开发

作为行政部门、教研管理部门,应要求幼儿园要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但对此的研究和资源挖掘远远不够,事实上,尤其是农村,可以依靠当地现有的资源,依靠网络资源,打开视野,从宏观上考虑,联合小学,共同开发,资源共享。无论是生态学理论,还是从社会文化视角,幼小衔接都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幼小衔接,同时,也能利用社会、社区、家庭、文化背景等大资源,充分挖掘和开发有效的教育资源,让其为幼小衔接服务。

参考文献:

[1]秦振飚.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崔晓吉.幼小衔接视角下的语言教学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苏伟.幼小衔接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2,(19).

[4]赵敏.毕节地区幼小衔接的策略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0,(9):97-107.

[5]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54-55.

[6]徐海棠.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6):16.

[7]汪薇.基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幼小衔接问题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3,(3):68-69.

[8]李生滨.尊重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基础教育参考,2011,(7):18-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小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